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清整自動線上的鑄件緩存臺的限位裝置。
背景技術:
清整自動線上的緩存臺,是用來存放從鑄型中取出的鑄件,清除掉本體以外的多余部分,放在并打磨精整鑄件內外表面的案臺。主要工作有清除型芯和芯鐵,切除澆口、冒口、拉筋和增肉,清除鑄件黏砂和表面異物,鏟磨割筋、披縫和毛刺等凸出物,以及打磨和精整鑄件表面等。
緩存臺上限位裝置的作用是檢測有無產品,之前利用行程開關來發訊,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由于鑄件夾取的不確定性,導致在放件時,經常會造成限位桿的變形或限位桿的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種種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鑄件緩存臺限位工裝,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鑄件緩存臺限位工裝,包括限位桿,所述限位桿頂端設有用于與產品接觸的支撐板,所述限位桿下端插入緩存臺上設置的套筒內,對應支撐板與套筒之間的限位桿的桿體上套設有彈簧,限位桿下壓時,所述限位桿底端穿出套筒與緩存臺下方設置的接近式傳感器接觸,所述接近式傳感器與抓取機器人的控制器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傳感器支架,所述傳感器支架為折彎板,折彎板一端與套筒連接,所述折彎板另一端與接近式傳感器連接。
優選地,所述支撐板外沿向下折彎構成防塵蓋。
優選地,所述套筒螺栓連接于緩存臺上。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易于實現,通過可以自復位的限位桿與接近式傳感器的組合來達到發訊的效果,當產品壓住限位桿時,限位桿的下端會觸發接近式傳感器,達到發訊的作用,當沒有產 品時,彈簧會將限位桿復位。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鑄件緩存臺限位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元件標號說明:
1 限位桿
2 套筒
3 防塵蓋
4 彈簧
5 傳感器支架
6 接近式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請參閱圖1。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鑄件緩存臺限位工裝,包括限位桿1,限位桿1頂端設有用于與產品接觸的支撐板,限位桿下端插入緩存臺上設置的套筒2內。對應支撐板與套筒之間的限位桿的桿體上套設有彈簧4。限位桿1下壓時,限位桿1底端穿出套筒2與緩存臺下方設置的接近式傳感器6接觸,接近式傳感器6與抓取機器人的控制器連接。當產品壓住限位桿1時,限位桿1的下端會觸發接近式傳感器6,達到發訊的作用,當沒有產品時, 彈簧4會將限位桿1復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傳感器支架5,傳感器支架5為折彎板,折彎板一端與套筒連接,所述折彎板另一端與接近式傳感器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支撐板外沿向下折彎構成防塵蓋3,避免車間內的粉塵污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套筒2螺栓連接于緩存臺上,便于拆裝。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