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拋光設備,特別的,涉及一種用于手表鏡片的倒邊拋光機。
背景技術:
手表鏡片經數控機床加工后,倒邊為亞光狀態,為使倒邊處達到一定的亮度和光潔度,需要對倒邊進行拋光,目前手表鏡片的倒邊拋光方式主要是將產品傾斜一定角度,使倒邊呈水平放入到拋光機中,手表鏡片產品多為方形或圓形結構,方形結構的手表鏡片四條倒邊需分四次拋光,每拋光一條邊要手動翻轉換一次邊,這種方式,拋光時間較長,翻邊次數多,夾具制作較復雜;圓形結構的手表鏡片雖然無需翻邊,但是現有的拋光機在單次拋光過程中,產品只能接受一種拋光盤的拋光,比如粗拋光之后需再進行精拋光,則需要更換不同材質的精拋光盤,并對工件進行重新定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倒邊拋光機,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倒邊拋光機,包括設置在拋光機臺1上的拋光盤2、平移底座3及設置在拋光盤上方的拋光主軸7,所述平移底座3連接有平移驅動裝置,平移底座3可在平移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沿與拋光盤2盤面平行的方向移動而靠近或遠離拋光盤2,平移底座3上設有可沿與拋光盤2盤面垂直的方向上下移動而遠離或靠近拋光盤2的升降塊4,平移底座3上還設有與升降塊4連接的驅動升降塊4上下移動的伺服電機A41,升降塊4上設置有拋光主軸角度調節裝置5,拋光主軸角度調節裝置5的輸出軸與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的殼體固連,拋光主軸7一端與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的輸出軸固連,拋光主軸7另一端固設有用于裝夾待拋光產品的夾具,所述拋光主軸角度調節裝置5用于調節拋光主軸7的傾斜角度使產品倒邊與拋光盤2盤面平行。
所述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為輸出軸旋轉角度可控的伺服電機,使得方形待拋光產品的一條倒邊被拋光完后,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輸出軸可旋轉至另一條倒邊轉至與拋光盤2盤面平行的位置后停止,且所述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設置有制動裝置,使得停止旋轉的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輸出軸被抱死而防止倒邊移位。
進一步的,所述拋光盤包括盤面平行且材質不同的若干個,所述平移底座3設置在平移驅動裝置上方,所述平移底座3可沿與拋光盤2盤面平行的方向前后移動及左右移動,使得平移底座3左右移動時可從一個拋光盤上方移至另一個拋光盤上方,而平移底座3前后移動時為靠近或遠離拋光盤2。
進一步的,所述平移驅動裝置包括沿與拋光盤盤面平行的方向固定設置在拋光機臺1上左右方向的導軌一11與絲桿一12,導軌一11上套設有滑塊一111,所述平移驅動裝置還包括與絲桿一12連接的伺服電機B,絲桿一12上旋設有絲桿螺母一121;所述平移底座3包括可產生前后相對滑動的上平移底座31與下平移底座32,上平移底座31連接有調整上平移底座31與下平移底座32之間前后相對位置的調節裝置311;升降塊4及伺服電機A41均設置在上平移底座31上,下平移底座32與滑塊一111、絲桿螺母一121固連在一起,下平移底座32在絲桿螺母一121的帶動及導軌一11的限制下左右平移。
進一步的,所述上平移底座31上沿與拋光盤盤面垂直的方向固定設置有導軌二42及絲桿二43,導軌二42上套設有滑塊二421,絲桿二43上旋設有絲桿螺母二,所述升降塊4與滑塊二421及絲桿螺母二固連在一起,所述伺服電機A41與絲桿二43連接,升降塊4在絲桿螺母二的帶動及導軌二42的限制下上下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拋光盤2底部連接有用于調節拋光盤高度的調節螺桿21。
進一步的,所述倒邊拋光機設有控制器,所述伺服電機A41、伺服電機B、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及其制動裝置均由控制器電連接控制,且控制器設置有用于顯示并操控各電機行程的觸摸屏8。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倒邊拋光機在拋光過程中不需手動翻邊,加工方形手表鏡片時每拋光一條倒邊,伺服電機6驅動拋光主軸7轉90度的角度,即可轉至下一條倒邊,彌補了現有單次加工一條倒邊需手動翻一次邊的缺陷;本實用新型中用于承載夾具的平移底座3可前后左右移動,一方面可調節拋光主軸與拋光盤2的距離,另一方面可移至其他不同材質的拋光盤位置處,一次裝夾可完成多級精度的連續拋光,加工效率與產品品質都得到提升,且質量穩定。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倒邊拋光機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拋光主軸及其驅動裝置與角度調節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平移底座驅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平移底座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升降塊及其驅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拋光盤調節螺桿結構示意圖。
圖中:1-拋光機臺,11-導軌一,111-滑塊一,12-絲桿一,121-絲桿螺母,2-拋光盤,21-調節螺桿,3-平移底座,31-上平移底座,311-調節裝置,32-下平移底座,4-升降塊,41-伺服電機A,42-導軌二,421-滑塊二,43-絲桿二,5-拋光主軸角度調節裝置,6-拋光主軸驅動電機(伺服電機),7-拋光主軸,8-觸摸屏。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參見圖1~圖5的一種倒邊拋光機,包括設置在拋光機臺1上的拋光盤2、平移底座3及設置在拋光盤上方的拋光主軸7,平移底座3連接有平移驅動裝置,平移底座3可在平移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沿與拋光盤2盤面平行的方向移動而靠近或遠離拋光盤2,平移底座3上設有可沿與拋光盤2盤面垂直的方向上下移動而遠離或靠近拋光盤2的升降塊4,平移底座3上還設有與升降塊4連接的驅動升降塊4上下移動的伺服電機A41,升降塊4上設置有拋光主軸角度調節裝置5,拋光主軸角度調節裝置5的輸出軸與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的殼體固連,拋光主軸7一端與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的輸出軸固連,拋光主軸7另一端固設有用于裝夾待拋光產品的夾具,拋光主軸角度調節裝置5用于調節拋光主軸7的傾斜角度使產品倒邊與拋光盤2盤面平行。
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為輸出軸旋轉角度可控的伺服電機,使得方形待拋光產品的一條倒邊被拋光完后,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輸出軸可旋轉至另一條倒邊轉至與拋光盤2盤面平行的位置后停止,且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設置有制動裝置,使得停止旋轉的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輸出軸被抱死而防止倒邊移位。
本實施例中,拋光盤2為盤面平行且材質不同的兩個,平移底座3可沿與拋光盤2盤面平行的方向前后移動及左右移動,使得平移底座3左右移動時可從一個拋光盤上方移至另一個拋光盤上方,而平移底座3前后移動時為靠近或遠離拋光盤2。
本實施例中,平移驅動裝置包括沿與拋光盤盤面平行的方向固定設置在拋光機臺1上左右方向的導軌一11與絲桿一12,導軌一11上套設有滑塊一111,平移驅動裝置還包括與絲桿一12連接的伺服電機B,絲桿一12上旋設有絲桿螺母一121;平移底座3包括可產生前后相對滑動的上平移底座31與下平移底座32,上平移底座31連接有調整上平移底座31與下平移底座32之間前后相對位置的調節裝置311;本實施例中,上平移底座31與下平移底座32之間通過燕尾槽與燕尾塊滑接,升降塊4及伺服電機A41均設置在上平移底座31上,下平移底座32與滑塊一111、絲桿螺母一121固連在一起,下平移底座32在絲桿螺母一121的帶動及導軌一11的限制下左右平移。
參見圖5,上平移底座31上沿與拋光盤盤面垂直的方向固定設置有導軌二42及絲桿二43,導軌二42上套設有滑塊二421,絲桿二43上旋設有絲桿螺母二圖中不可見,升降塊4與滑塊二421及絲桿螺母二固連在一起,伺服電機A41與絲桿二43連接,升降塊4在絲桿螺母二的帶動及導軌二42的限制下上下移動。
參見圖6,拋光盤2底部連接有用于調節拋光盤高度的調節螺桿21,一方面可使兩個拋光盤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可調節拋光壓力。
本實施例中,倒邊拋光機設有控制器,伺服電機A41、伺服電機B、拋光主軸驅動電機6及其制動裝置均由控制器電連接控制,且控制器設置有用于顯示并操控各電機行程的觸摸屏8。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