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粉末成型機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粉末成型機的下導軌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粉末冶金多采用回轉式的粉末成型機對金屬粉末進行壓制成型,其原理是在回轉的中盤上設置多個工位,工位包括母模、上下對應設置并可插入母模的上型和下型,上型和下型分別連接有上壓棒和下壓棒,當工位轉至上壓輪和下壓輪時,上壓棒和下壓棒在上壓輪和下壓輪的共同壓力作用下,將上型和下型壓入母模,使母模內的粉末在巨大的壓力下壓制成坯塊。通過設置有下導軌結構,實現了模具的填料、加壓、滾壓以及坯塊的推出的多工位壓制;為了適應不同的壓制成型條件,調整加壓時間、滾壓時間以及坯塊的推出時間;使得形成更好的坯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粉末成型機的下導軌結構,為實現更好的壓制坯塊提供了一種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粉末成型機的下導軌結構,包括導軌基體,在所述導軌基體上沿逆時針方向依次設置有下行滑軌、填料滑軌、加壓滑軌和推出滑軌;所述下行滑軌、填料滑軌和加壓滑軌固定在所述導軌基體上;在所述導軌基體上,所述加壓滑軌和所述推出滑軌之間設置有一弧形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軌基體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圓弧槽,在所述推出滑軌上,與所述圓弧槽位置對應處設置有螺絲孔,所述推出滑軌由螺釘穿過所述螺絲孔固定在所述圓弧槽的任意位置上。
進一步地,在所述導軌基體上設置有至少一個沉孔,在所述加壓滑軌上,與所述沉孔位置對應處設置有長槽,所述加壓滑軌由螺釘穿過所述長槽的任意位置固定在所述沉孔上。
優選地,在所述下行滑軌上靠近所述推出滑軌一端設置有第一凸臺,在所述推出滑軌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凸臺匹配的第二凸臺。
優選地,在所述填料滑軌上靠近所述加壓滑軌一端設置有第三凸臺,在所述加壓滑軌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三凸臺匹配的第四凸臺。
優選地,所述圓弧槽的個數為兩個。
優選地,所述沉孔的個數為一個。
優選地,所述圓弧槽的長度略小于所述第一凸臺的寬度。
優選地,在所述導軌基體的底部設置有定位銷孔。
優選地,所述長槽的長度略小于所述第三凸臺的寬度。
優選地,所述第一凸臺略高于所述第二凸臺。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粉末成型機的下導軌結構,該結構設置的弧形槽以及螺絲孔,使得推出滑軌可以再導軌基體上進行前后位置的調整,使其伸出弧形缺口的長度可調整;同時調整了推出時間和滾壓時間。設置的長槽和沉孔使得加壓滑軌伸出弧形缺口的長度可調整,同時調整了加壓時間和滾壓時間。因此,提供了不同的壓制條件,適應了多種壓制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粉末成型機的下導軌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粉末成型機的下導軌結構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具體闡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附圖僅供參考和說明使用,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范圍的限制。
如圖1、2所示,一種粉末成型機的下導軌結構,包括導軌基體1,在所述導軌基體1上沿逆時針方向依次設置有下行滑軌2、填料滑軌3、加壓滑軌4和推出滑軌5;所述下行滑軌2、填料滑軌3和加壓滑軌4固定在所述導軌基體1上;在所述導軌基體1上,所述加壓滑軌4和所述推出滑軌5之間設置有一弧形缺口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軌基體1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圓弧槽11,在所述推出滑軌5上,與所述圓弧槽11位置對應處設置有螺絲孔,所述推出滑軌5由螺釘穿過所述螺絲孔固定在所述圓弧槽11的任意位置上。在所述導軌基體1上設置有至少一個沉孔12,在所述加壓滑軌4上,與所述沉孔12位置對應處設置有長槽42,所述加壓滑軌4由螺釘穿過所述長槽42的任意位置固定在所述沉孔12上。在所述下行滑軌2上靠近所述推出滑軌5一端設置有第一凸臺21,在所述推出滑軌5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凸臺21匹配的第二凸臺51。在所述填料滑軌3上靠近所述加壓滑軌4一端設置有第三凸臺31,在所述加壓滑軌4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三凸臺31匹配的第四凸臺41。本實施例中,所述圓弧槽11的個數為兩個,所述沉孔12的個數為一個。所述圓弧槽11的長度略小于所述第一凸臺的寬度。在所述導軌基體1的底部設置有定位銷孔13。所述長槽42的長度略小于所述第三凸臺31的寬度。所述第一凸臺21略高于所述第二凸臺51。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權利保護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