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打磨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降溫功能的打磨裝置。
背景技術:
“打磨裝置”是具有打磨功能的機械的統稱,隨著人類科技的迅速發展,人們對機械器材的精細度要求越來越高,于是有了打磨裝置的發明;現在市場上的打磨裝置多種多樣,適用于各種環境和各種要求;但打磨裝置存在發熱過快,打磨裝置內部溫度不穩定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頻繁適用,容易造成事故,很不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降溫功能的打磨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降溫功能的打磨裝置,包括打磨機外盒,所述打磨機外盒內壁的頂部設置有打磨機構,所述打磨機外盒下方設置有夾緊機構,所述夾緊機構的一側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安裝有風扇,所述夾緊機構的底部設置有隔離板,所述電機的底部固定連接在隔離板的頂部,所述隔離板兩側與打磨機外盒內壁的兩側固定連接,所述隔離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底部與打磨機外盒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冷凝器內壁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底部固定連接在冷凝器內壁的底部,所述冷凝器的內部設置有冷凝管道,所述安裝板的內部設置有冷凝管道,所述冷凝器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氣泵,所述第一氣泵的頂部設置有輸氣管道,所述打磨機外盒內壁的一側設置有噴灑氣頭,所述噴灑氣頭與輸氣管道遠離第一氣泵的一端相連通,所述第一氣泵的一側連通有第一進氣管道,所述第一進氣管道遠離第一氣泵的一端與冷凝器的左側相連通,所說冷凝器另一側設置有第二氣泵,所述第二氣泵固定連接在打磨機外盒的底部,所述第二氣泵的頂部連通有回氣管道,所述回氣管道遠離第二氣泵的一端貫穿隔離板并延伸至隔離板的頂部,所述第二氣泵的一側連通有第二進氣管道,所述第二進氣管道遠離第二氣泵的一端與冷凝器的右側相連通,所述打磨機外盒的一側設置有控制器。
優選的,所述隔離板包括有減震板,所述減震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耐磨板,所述減震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緩沖板。
優選的,所述第二氣泵的頂部連通有補氣管道,所述補氣管道遠離第二氣泵的一端貫穿打磨機外盒并延伸至打磨機外盒的外部。
優選的,所述補氣管道的靠近冷凝器的一側設置有閥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具有降溫功能的打磨裝置,通過第一氣泵和輸氣管道將冷凝器內的冷氣輸送到噴灑氣頭,均勻的將冷氣噴散在打磨裝置內部,達到降溫效果,設置第二氣泵,將打磨機內部的冷氣重新回收,注入冷凝器內,達到循環使用的效果,設置電機和風扇,使得冷凝后的空氣更快的流通在打磨裝置的內部,降低溫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隔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 打磨機外盒、2打磨機構、3夾緊機構、4電機、5風扇、6隔離板、7冷凝器、8安裝板、9冷凝管道、10第一氣泵、11輸氣管道、12第一進氣管道、13第二氣泵、14回氣管道、15第二進氣管道、16控制器、17減震板、18耐磨板、19緩沖板、20補氣管道、21閥門、22噴灑氣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具有降溫功能的打磨裝置,包括打磨機外盒1,打磨機外盒1內壁的頂部設置有打磨機構2,用來對物體進行打磨作業,打磨機外盒1下方設置有夾緊機構3,夾緊物體,使得打磨作業時,打磨物體不易移動,夾緊機構3的一側設置有電機4,電機4的輸出軸上固定安裝有風扇5,設置電機4和風扇5,使得冷凝后的空氣更快的流通在打磨裝置的內部,降低溫度,夾緊機構3的底部設置有隔離板6,隔離板6包括有減震板17,打磨作業進行時,減少對冷凝器7的壓力,減震板17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耐磨板18,耐磨板18同時具有減少物體飛濺對隔離板6的損壞,還具有耐低溫的功能,減震板17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緩沖板19,電機4的底部固定連接在隔離板的頂部6,隔離板6兩側與打磨機外盒1內壁的兩側固定連接,隔離板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冷凝器7,冷凝器7的底部與打磨機外盒1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冷凝器7內壁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安裝板8,安裝板8的底部固定連接在冷凝器7內壁的底部,冷凝器7的內部設置有冷凝管道9,安裝板8的內部設置有冷凝管道9,冷凝器7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氣泵10,第一氣泵10的頂部設置有輸氣管道11,打磨機外盒1內壁的一側設置有噴灑氣頭22,噴灑氣頭22與輸氣管道11遠離第一氣泵10的一端相連通,通過第一氣泵10和輸氣管道11將冷凝器內的冷氣輸送到噴灑氣頭22,均勻的將冷氣噴散在打磨裝置內部,達到降溫效果,第一氣泵10的一側連通有第一進氣管道12,第一進氣管道12遠離第一氣泵10的一端與冷凝器7的左側相連通,冷凝器7另一側設置有第二氣泵13,第二氣泵13固定連接在打磨機外盒1的底部,第二氣泵13的頂部連通有回氣管道14,回氣管道14遠離第二氣泵13的一端貫穿隔離板6并延伸至隔離板6的頂部,第二氣泵13的一側連通有第二進氣管道15,第二進氣管道15遠離第二氣泵13的一端與冷凝器7的右側相連通,設置第二氣泵13,將打磨機內部的冷氣重新回收,注入冷凝器7內,達到循環使用的效果,第二氣泵13的頂部連通有補氣管道20,補氣管道20遠離第二氣泵13的一端貫穿打磨機外盒1并延伸至打磨機外盒1的外部,補氣管道20的靠近打磨機外盒1的一側設置有閥門21,打磨機外盒1的一側設置有控制器16,通過控制器16控制閥門21,從而通過補氣管道20,控制冷凝器7內的空氣含量,控制器16還能控制打磨機構2與夾緊機構3,進行物體打磨作業。
工作原理:當便于使用具有降溫功能的打磨裝置時,夾緊機構3夾緊物體,打磨機構2進行打磨作業,當打磨裝置內部溫度過高時,將冷凝器7里進行過冷凝的空氣,用第一氣泵10通過輸氣管道11進行輸出至噴灑氣頭22,進行降溫,同時,電機4帶動風扇5轉動,使得冷凝后的空氣更快的流通在打磨裝置的內部,降低溫度,通過第二氣泵13,將打磨裝置內部的冷氣重新輸送至冷凝器,對氣體進行降溫,達到循環使用效果。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