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斗齒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帶冷卻結構的斗齒鑄造模具。
背景技術:
斗齒是挖掘機上的重要部件,類似于人的牙齒,也是易損件,是由齒座和齒尖組成的組合斗齒,二者靠銷軸連接。由于斗齒磨損失效部分是齒尖,只要更換具尖即可。斗齒能通過沙鑄造、鍛壓鑄造、精密鑄造成型,受傳統工藝的影響,斗齒在成型冷卻不均,易產生應力集中,降低了斗齒的合格率。且傳統的模具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大、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冷卻均勻,能夠提高斗齒合格率,且結構簡單、加工成本低的帶冷卻結構的斗齒鑄造模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設計一種帶冷卻結構的斗齒鑄造模具,包括墊板,在墊板上面中間固定有金屬胎芯和胎芯連接板,金屬胎芯兩側裝有金屬外胎模,在金屬胎芯兩側和金屬外胎模之間形成倒“人”字形斗齒模腔,在斗齒模腔“人”字形交叉處設有澆注口,所述金屬胎芯和金屬外胎模的兩側分別貫穿有多個冷卻孔,且冷卻孔的軸線與斗齒的寬度方向平行。
優選地,在上述帶冷卻結構的斗齒鑄造模具中,在金屬胎芯或金屬外胎模上所設的冷卻孔中,相鄰兩所述冷卻孔的軸線組成的平面與斗齒的內表面或者外表面平行。
優選地,在上述帶冷卻結構的斗齒鑄造模具中,所述金屬外胎模上端通過轉軸樞接在墊板上。
優選地,在上述帶冷卻結構的斗齒鑄造模具中,所述金屬外胎模下端裝有開合柄。
優選地,在上述帶冷卻結構的斗齒鑄造模具中,所述澆注口的高度稍高于金屬胎芯和金屬外胎模的高度。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帶冷卻結構的斗齒鑄造模具結構簡單,加工難度小,成本低,在生產時,能在斗齒的外表面和內表面同時冷卻,且冷卻均勻,避免了由于冷卻不均而造成應力集中,大大提高了斗齒的質量和合格率。
2、而且,相鄰兩所述冷卻孔的軸線組成的平面與斗齒的內表面或者外表面平行,有助于進一步卻均勻,避免了由于冷卻不均而造成應力集中,提高了斗齒的質量和合格率。
3、此外,本實用新型轉軸的設置,是為了使得金屬外胎模能夠開合;而開合柄的設置,結構簡單、合理,既可以人工操作,也以機械操作,消耗低、生產效率高、利于環保。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帶冷卻結構的斗齒鑄造模具的剖視結構示意圖(為清楚表達,圖中采用半剖視方式);
圖中序號:1、墊板,2、金屬胎芯,3、胎芯連接板,4、金屬外胎模,5、“人”字形斗齒模腔,6、澆注口,7、冷卻孔,8、轉軸,9、開合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以下實施例只是用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以下實施例中所涉及的儀器元件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儀器元件。
參見圖1,圖中,本實用新型帶冷卻結構的斗齒鑄造模具,包括墊板1,在墊板上面中間固定有金屬胎芯2和胎芯連接板3,金屬胎芯兩側裝有金屬外胎模4,在金屬胎芯兩側和金屬外胎模之間形成倒“人”字形斗齒模腔5,在斗齒模腔“人”字形交叉處設有澆注口6,所述金屬胎芯和金屬外胎模的兩側分別貫穿有多個冷卻孔7,且冷卻孔的軸線與斗齒的寬度方向平行。
具體生產使用時,由于能在斗齒的外表面和內表面同時冷卻,且冷卻均勻,避免了由于冷卻不均而造成應力集中,大大提高了斗齒的質量和合格率。而且,整體結構簡單,加工難度小,成本低。
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在上述帶冷卻結構的斗齒鑄造模具中,在金屬胎芯或金屬外胎模上所設的冷卻孔中,相鄰兩所述冷卻孔的軸線組成的平面與斗齒的內表面或者外表面平行。有助于進一步卻均勻,避免了由于冷卻不均而造成應力集中,提高了斗齒的質量和合格率。
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在上述帶冷卻結構的斗齒鑄造模具中,所述金屬外胎模上端通過轉軸8樞接在墊板上,金屬外胎模上端有軸孔插在轉軸上,可以轉動。所述金屬外胎模下端裝有開合柄9,可以人工操作,也可以機械操作。當鑄鋼斗齒可以脫模時,向分別左、右扳開兩個開合柄,分別向左、右轉動左、右兩塊金屬外胎模,倒“人”字形斗齒即可自動滑脫金屬胎芯,完成脫模。
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在上述帶冷卻結構的斗齒鑄造模具中,所述澆注口的高度稍高于金屬胎芯和金屬外胎模的高度,可以充分補縮,使得斗齒無縮孔、疏 松、砂眼等,強度和耐磨性提高15%~25%;綜合成本下降20%~40%。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進行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是與其它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參照即可。
上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還可以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具體參數進行變更,形成多個具體的實施例,均為本實用新型的常見變化范圍,在此不再一一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