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壓鑄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鑄造模具排氣裝置。
背景技術:
在鋁合金車輪低壓鑄造生產過程中,模具排氣一直是困擾眾多工藝人員的一大難題。由于整個系統均處在大氣環境中,型腔內充滿空氣,在鋁液充型過程中若是排除不凈,則會直接導致鑄件出現氧化夾渣、氣孔等缺陷,造成廢品頻發,并影響最終成品率。而這一問題在厚大的中心法蘭區域顯得尤為顯著,因為這里屬于模具中典型的易憋氣區。當鋁液進入型腔時,會首先沿著底模表面流向位置低點,待輪輻基本充滿后,再緩慢的充填輪心區,而未排出的氣體便會被驅趕到這里。由于輪心區較為封閉,氣體不能有效的排出,便會不斷的聚集,一方面會形成氧化膜造成夾渣廢品;另一方面,可能會侵入鋁液中,并以氣孔的形式凝固在鑄件輪心,這些都顯著的影響了鑄件的質量及使用性能。
在實際生產中,針對輪心區域型腔氣體排出不暢的問題,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加以改進,使得該部位的氣體可以順利的排出模具,從而解決輪心氧化夾渣及氣孔等缺陷,提高輪轂的成形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出一種可以顯著改善輪轂模具中心法蘭區域排氣效果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鋁車輪模具排氣塞,整體呈階梯形圓柱體,包含本體a和本體b,本體a的外壁設置6-10個縱向排氣槽,排氣槽截面為半圓形,半徑R0.5mm-1mm,并貫穿至本體b的端面,排氣槽需精密加工,達到既能良好排氣,又不至造成跑鋁的雙重目的。本體b設置中心圓孔,保證風爪能夠伸入,以更貼近型腔表面,加強對輪心的冷卻能力。排氣塞選用紫銅等導熱性優良的材料制作,在排氣的同時還可以加快厚大輪心的凝固速度,實現細化晶粒,提高輪心性能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結鋁車輪模具排氣塞,安裝在底模螺栓柱位置,通過在排氣塞外壁上加工凹槽,增大了氣體排出通道,將輪心聚集的氣體順利的排到模具外部;排氣塞加工中心孔,使得冷卻風爪可以更加貼近型腔表面,提高了對輪心的冷卻能力;排氣塞選用導熱性能優良的材料制作,加快了輪心的凝固,細化了內部晶粒尺寸,使輪心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新型排氣塞的使用消除了輪心易出現的氧化夾渣、氣孔等鑄造缺陷,顯著的提高了車輪鑄件的成形質量及成品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安裝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主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俯視示意圖。
圖中:1—底模;2—螺栓柱;3—排氣塞;3-1—本體a;3-2—本體b;3-3—中心孔;3-4—排氣槽;4—風爪。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在底模1的螺栓柱2上安裝設計成階梯狀的排氣塞3,二者間隙配合,并點焊連接到底模背腔;排氣塞3包括本體a3-1和本體b3-2;本體a3-1外壁設置6-10個半圓形截面的排氣槽3-4,半徑R0.5-1mm,并貫穿至本體b3-2的端面;本體b3-2設置中心圓孔3-3,以使得風爪4可以伸入其中;排氣塞選用導熱性能優良的紫銅等材料制作,在保證排氣的同時,可顯著加快輪轂厚大心部的凝固速度,提升產品性能。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在底模螺栓柱布置排氣塞,增大了輪轂中心區域的氣體排出通道,消除了模具易憋氣區,使得鑄件輪心氣孔及氧化夾渣缺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通過加工排氣塞中心孔,可使風爪伸入并更加貼近型腔表面,提高了外部冷卻的能力;選用導熱性能更佳的材料制作,還可兼顧達到加快厚大輪心區域的凝固速度,細化內部晶粒,提高鑄件力學性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