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拋光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機器人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1、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其中,機械拋光通常以拋光輪作為拋光工具,在拋光作業時,機械手夾持工件壓向高速旋轉的拋光輪,使磨料對工件表面產生滾壓和微量切削,從而獲得光亮的加工表面,其表面粗糙度一般可達ra0.63至0.01微米。然而,現有的機械手一次只能夾取一個工件進行研磨,且研磨過程中需要更換不同目數的拋光輪以達到更好的拋光效果,這就導致拋光過程效率較低,不利于工件的批量加工,需要一種新型機械手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機器人拋光裝置,包括臺座,臺座支腳滑塊連接地面設置的縱向電軌,臺座頂面設置的橫向電軌連接兩立柱底面滑塊,兩立柱中的豎向電軌連接橫梁兩端滑塊,橫梁內置轉軸機構中的轉向軸軸身連接若干懸臂端部,懸臂內嵌旋轉電機輸出端連接電磁吸盤,各電磁吸盤與打磨機構中各列打磨組位置對應,打磨組中由下至上梯次遞減分布有若干級打磨帶。
2、進一步的,打磨機構包括打磨架,打磨架安裝在縱向電軌一端,打磨架頂面設有若干對護板,同對護板間夾設有對應打磨組的各級打磨帶,各級打磨帶的打磨目數各異,各打磨組間同級打磨帶的一端帶輪中心連接打磨電機的傳動軸。
3、進一步的,轉軸機構包括擺動電機,擺動電機安裝在橫梁頂端,擺動電機輸出端齒輪伸入橫梁內腔與轉向軸軸身齒輪嚙合,轉向軸兩端與橫梁內腔旋轉連接,橫梁開有與懸臂配合的活動槽。
4、進一步的,電軌包括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安裝在電軌的槽道一端,驅動電機輸出端連接螺紋軸,螺紋軸旋轉連接電軌槽道另一端,螺紋軸軸身與滑塊上的螺孔螺紋連接,滑塊滑動連接電軌槽道。
5、進一步的,打磨機構的對側設有進料帶,進料帶朝臺座方向傳送且高于臺座頂面,進料帶上方架設有出料帶,出料帶背離臺座方向傳送且短于進料帶。
6、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該實用新型具有多組懸臂組件,能夠一次性吸附多個工件同時進行打磨,吸附的工件能夠通過各電軌、轉軸機構及旋轉電機實現全方位調節,從而滿足各類打磨需求,打磨機構中的各級打磨帶具有不同的打磨目數,能夠使工件一次性完成各級打磨流程及裝、卸件,具有便捷、高效、集成的特點。
1.一種機器人拋光裝置,包括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臺座(1)支腳滑塊連接地面設置的縱向電軌,臺座(1)頂面設置的橫向電軌連接兩立柱(2)底面滑塊,兩立柱(2)中的豎向電軌連接橫梁(3)兩端滑塊,橫梁(3)內置轉軸機構中的轉向軸(4)軸身連接若干懸臂(5)端部,懸臂(5)內嵌旋轉電機(6)輸出端連接電磁吸盤(7),各電磁吸盤(7)與打磨機構中各列打磨組位置對應,打磨組中由下至上梯次遞減分布有若干級打磨帶(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器人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機構包括打磨架(9),打磨架(9)安裝在縱向電軌一端,打磨架(9)頂面設有若干對護板(901),同對護板(901)間夾設有對應打磨組的各級打磨帶(8),各級打磨帶(8)的打磨目數各異,各打磨組間同級打磨帶(8)的一端帶輪中心連接打磨電機(10)的傳動軸(100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器人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機構包括擺動電機(11),擺動電機(11)安裝在橫梁(3)頂端,擺動電機(11)輸出端齒輪伸入橫梁(3)內腔與轉向軸(4)軸身齒輪嚙合,轉向軸(4)兩端與橫梁(3)內腔旋轉連接,橫梁(3)開有與懸臂(5)配合的活動槽(30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器人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軌包括驅動電機(12),驅動電機(12)安裝在電軌的槽道一端,驅動電機(12)輸出端連接螺紋軸(13),螺紋軸(13)旋轉連接電軌槽道另一端,螺紋軸(13)軸身與滑塊上的螺孔螺紋連接,滑塊滑動連接電軌槽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器人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機構的對側設有進料帶(14),進料帶(14)朝臺座(1)方向傳送且高于臺座(1)頂面,進料帶(14)上方架設有出料帶(15),出料帶(15)背離臺座(1)方向傳送且短于進料帶(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