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農業用可降解多功能聚乙烯地膜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當種植物處于幼苗階段時,處于快速生長階段,尤其是根部的生長特別快。快速的生長需要根部吸收大量的水和養分,而吸收水和養分主要依靠根部進行大量呼吸作用來提供能量。因此為了增強幼苗根部的呼吸作用,需要經常松土,保持土壤蓬松,增加含氧量。但是同時由于幼苗較為脆弱,通常需要覆蓋地膜來進行對土壤進行保溫、保水。如此一來,覆蓋地膜后便無法便捷地進行人工松土了。為此人們研發出了埋于土壤中能夠釋放氧的增氧劑。如公開號為CN1319575A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提高生物肥料磷細菌收率的方法。在用于磷細菌發酵的液體培養基中,除含有碳源、氮源、無機鹽類外,還加有增氧劑,該方法可及時補充菌體處于對數生長期時對氧氣的大量需求,提高營養源的利用率,從所消耗的單位基質中獲得最大收獲量的產物,提高菌體生產繁殖的速度和數量,與傳統發酵方法相比,能提高磷細菌收率1-5倍,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肥效。但是其增氧劑的作用是為細菌呼吸提供氧,而不是為植物根部,因此氧釋放量以及釋放時效對于苗木來說不適用。并且,上述的增氧劑容易在初期就大量釋放,不具備穩定的緩釋效果,導致增氧時效短。
此外,由于幼苗的根系還不夠健全,因此對于土壤中養分的搶奪能力不夠強,一般需要施加除草劑。除草劑是指可使雜草徹底地或選擇地發生枯死的藥劑,又稱除莠劑,用以消滅或抑制植物生長的一類物質。常用的品種為有機化合物,可廣泛用于防治農田、果園、花卉苗圃、草原及非耕地、鐵路線、河道、水庫、倉庫等地雜草、雜灌、雜樹等有害植物。同時又由于苗木的根系較嫩,容易遭受蟲害,因此一般需要施加殺蟲劑。殺蟲劑主要用于防治農業害蟲。現有的殺蟲劑和除草劑一般都是配成液體后以定期噴灑的方式進行施加。如此較為費力費時,效率低下。而且覆蓋地膜后,也為殺蟲劑和除草劑帶來了不便,且由于地膜的覆蓋,吸收率低。
另一方面,現有的地膜多為難以降解的塑料地膜,不夠環保,且回收費時費力,不夠方便。而且現有的塑料地膜普遍保水、透氣能力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業用可降解多功能聚乙烯地膜。本發明的地膜含有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以及多功能母粒,具有光催化自然降解以及保水、透氣、增氧、殺蟲、除草功能。此外對于化學增氧劑、殺蟲成分、除草成分還具有緩釋效果,能夠持續、穩定地釋放活性成分。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業用可降解多功能聚乙烯地膜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合理,適于大規模生產。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農業用可降解多功能聚乙烯地膜,其原料包括以下組分:
聚乙烯80-90wt%,
聚乙烯醇4-8wt%,
多功能母粒4-8wt%,
潤滑劑0.5-2.5wt%,
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0.5-1.5wt%,
硅烷偶聯劑0.25-0.75%。
本發明的地膜中含有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納米二氧化鈦的顆粒尺寸小、比表面積大、表面能高,因此其具有強大的氧化還原能力,在紫外光的作用下納米二氧化鈦價帶上的電子(e-)很容易被激發躍遷到導帶,在價帶上產生相應的空穴(h+),隨后h+和e-與吸附在納米二氧化鈦表面上的水、氧氣分子發生作用,生成OH-、O2-、OOH-等具有極強氧化作用的高活性集團自由基,這些自由基的氧化性很高,能夠與聚乙烯的C、H鏈發生反應,從而使地膜聚乙烯降解。納米二氧化鈦的禁帶寬度為3.2eV,因此只有波長小于387nm的紫外線才能激發它的催化活性。太陽光中的紫外光不夠多,因此向納米二氧化鈦中摻雜N、P、K、Fe、Ca等元素,進一步加強對太陽光中可見光的利用,從而激發二氧化鈦光催化活性,提高地膜的可降解性。因為地膜能夠逐漸光催化降解,因此長時間后地膜中會出現一些毛細孔道,從而能夠提高地膜的透氣性。
本發明的地膜中還含有多功能母粒,具有保水、增氧、殺蟲、除草功能。由于幼苗根部需要大量的氧,以及需要進行殺蟲、除草;在地膜中負載上增氧劑、殺蟲成分、除草成分,能夠持續釋放氧、殺蟲成分、除草成分,無需定期打開地膜進行松土,以及噴灑殺蟲劑、除草劑。
聚乙烯醇的加入能夠提高地膜的保水能力。
優選地,所述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為摻雜有N、P、K、Fe、Ca中至少一種元素的納米二氧化鈦。
優選地,所述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的摻雜量為1-3wt%。
元素摻雜量需要嚴格設定,太多會導致降解速度過快,導致地膜物理強度前期嚴重下降,太少則降解速度過慢。
優選地,所述潤滑劑為硬脂酸鈣、氧化聚乙烯蠟、石蠟、硬脂酸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種。潤滑劑有利于物料的混合以及改善地膜吹塑過程中的平滑性。
優選地,所述硅烷偶聯劑為KH550、KH560、KH570中的一種。硅烷偶聯劑能夠改善無機物在有機物介質中分散性。
優選地,所述多功能母粒由內至外依次包括速釋層、緩釋層和包膜層;所述速釋層由以下物質組成:化學增氧劑15-25wt%、殺蟲成分5-15wt%、除草顆粒16-20wt%、復合凝膠載體40-50wt%、改性氧化鈣4-6wt%、粘合劑1-3wt%;所述緩釋層由以下物質組成:化學增氧劑15-25wt%、殺蟲成分5-15wt%、除草顆粒16-20wt%、環糊精40-50wt%、粘合劑1-3wt%;所述包膜層為醇溶性高分子樹脂。
目前市場上含有殺蟲劑、除草劑、增氧劑且具有緩釋功能的肥料種類繁多。但是,大多數的緩釋載體緩釋效果不夠理想,特別是在土壤中吸水后容易造成前期突釋,功能活性成分被迅速溶解釋放,導致緩釋持久性嚴重下降。而位于核芯部分的功能活性成分,卻由于水分滲透進入核芯的速度較慢,以及功能活性成分需要滲透穿過外層的部分,功能活性成分釋放動力不足,導致后期的效果大不如前期。
本發明的多功能母粒具有三層結構。其中,包膜層為醇溶性高分子樹脂,醇溶性高分子樹脂能夠對土壤中的水分進入多功能母粒內部以及多功能母粒內部物質滲透至土壤中進行一定程度的阻隔,起到緩釋作用,緩釋層的載體為環糊精。環糊精內部具有疏水空腔,能夠對水分的滲透起到一定的延緩作用。包膜層以及環糊精的配合,施肥后,水分滲透進入多功能母粒內部,多功能母粒吸水膨脹并緩慢溶解擴散到包膜層外,連續不斷地釋放功能活性成分,從而減少功能活性成分的流失,起到緩釋作用。由于兩者的配合,使得功能活性成分在前期遇水后不會迅速被釋放,緩釋速率更為穩定,緩釋持久性更強。速釋層的載體為復合凝膠載體,并且復合凝膠載體還負載有改性氧化鈣。改性氧化鈣遇水后會發生放熱反應,這些熱量會加速養分、功能活性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從而為功能活性成分的釋放提供動力,克服后期功能活性成分釋放效果較差的缺陷。
此外,本發明的多功能母粒選用復合凝膠、環糊精等具有較好吸濕、保水性能的物質作為載體,其除了作為載體作用外,還能夠增加地膜的蓄水保水能力。
優選地,所述速釋層、緩釋層和包膜層的質量比為1:2-4:0.3-0.5。
優選地,所述化學增氧劑為過氧化鈣、過氧化脲和過碳酸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殺蟲成分為呋蟲胺、噻蟲胺、噻蟲啉、吡蟲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粘合劑為聚維酮;一般的粘合劑是溶于水使用。由于本發明在制備過程中功能活性成分不宜遇水,而聚維酮溶于乙醇,因此作為粘合劑是較為合適的選擇。所述環糊精為α-環糊精、β-環糊精或γ-環糊精;所述醇溶性高分子樹脂為醇溶性聚氨酯或醇溶性聚丙烯酸酯。醇溶性聚氨酯或醇溶性聚丙烯酸酯具有較好的成膜性,并且由于其可溶于醇溶液中,大幅減小了在制備過程中水的用量,能夠防止功能活性成分在制備過程中的大量流失。
優選地,所述除草顆粒的制備方法為:將海泡石在250-350℃下焙燒2-3h,然后升溫至450-550℃繼續焙燒1-2h;將除草成分配制成濃度為8-12wt%的除草液,將海泡石真空處理后立即浸漬于過量的除草液中進行吸附,飽和吸附后經離心、干燥、研磨,得到除草顆粒;其中,所述除草成分為草除靈、百草枯、甲草胺、乙草胺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選用海泡石作為除草成分的第一載體。海泡石結構內部具有納米、微米級的孔道,其吸附性能出色。首先對海泡石進行分步焙燒,提高其吸附能力,然后對除草液飽和吸附后,經離心、干燥、研磨,得到除草顆粒。除草成分具有海泡石第一載體,又有環糊精或者復合凝膠載體作為第二載體,緩釋效果更佳。
優選地,所述復合凝膠載體的制備方法為:取海藻切碎并將其投入50-100倍質量的水中,在95-105℃下加熱20-30min;過濾后將海藻轉移至其5-15倍質量的濃度為3-5wt%的焦磷酸鈉溶液中,在50-60℃下浸泡0.5-1.5h,得到粘稠狀液體;將粘稠狀液體濃縮至固含量為45-55wt%,向粘稠狀液體中添加其0.5-1倍質量的聚乙烯醇并攪拌均勻;然后在40-50℃下保溫,添加液體總質量1-3%的碳酸氫鈉,攪拌反應10-20min,反應后調節液體pH值至中性,最后干燥得到復合凝膠載體。
本發明的復合凝膠載體,可采用上述方法制得,主要是以海藻提取物和聚乙烯醇為主要載體。海藻提取液呈粘稠狀,與聚乙烯醇混合后,添加碳酸氫鈉,碳酸氫鈉正好與海藻提取液中的酸性物質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氣體在凝膠液中制得大量的毛細孔道,不僅能夠提高載體的負載量,并且為功能活性成分溶解后釋放到土壤中提供了快速通道,減小了滲透的阻力。并且復合凝膠載體具有很強的吸濕性,在后期能夠加速功能活性成分的溶解速率,進一步克服后期功能活性成分釋放效果較差的缺陷。
優選地,所述改性氧化鈣的制備方法為:將氧化鈣與氫氧化鉀按質量比100:0.1-0.2添加至反應容器中混合均勻,將質量為氧化鈣4-8wt%的環氧乙烷加壓液化后通入反應容器中,在惰性氣體加壓保護下將反應容器加熱至140-160℃,攪拌反應2-3h;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氧化鈣。
在改性氧化鈣的制備過程中,以氫氧化鉀和氧化鈣作為共同的催化劑,使環氧乙烷在氧化鈣表面進行聚合,生成聚環氧乙烷層,該聚環氧乙烷層的作用是:由于氧化鈣遇水反應較為劇烈,可能會導致溫度過高而造成安全隱患。當聚環氧乙烷包覆在氧化鈣表面后,由于聚環氧乙烷具有較好的吸水性,水分需要先經過其吸收后才能緩慢滲透到氧化鈣表面,起到了緩沖作用。
優選地,上述多功能母粒的制備為:
步驟1:用無水乙醇將粘合劑溶解;同時將化學增氧劑、殺蟲成分、除草顆粒、復合凝膠載體、改性氧化鈣混合攪拌均勻,然后用粘合劑粘合;粘合后依次經過造粒、干燥和篩選,制得速釋層。
步驟2:將環糊精與其0.4-0.8倍質量的水混合,攪拌呈糊狀后,依次添加化學增氧劑、殺蟲成分、除草顆粒并分散均勻,然后立即干燥至含水率不大于5wt%,得到糊狀物;將糊狀物與速釋層混合均勻后粘合,粘合后依次經過造粒、干燥和篩選,制得緩釋層。
步驟3:用乙醇溶解醇溶性高分子樹脂,將醇溶性高分子樹脂包膜至緩釋層表面,干燥后形成包膜層,制得多功能母粒。
優選地,所述多功能母粒的粒度為600-800目。
上述粒度下的除草顆粒在載體中的分散性較佳。
本發明制備方法在制備過程中盡量避免了化學增氧劑、殺蟲成分、除草成分與水的接觸,制得的多功能母粒品質高、穩定。
一種農業用可降解多功能聚乙烯地膜的制備方法,步驟為:
步驟1:將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添加至硅烷偶聯劑中并混合均勻。
步驟2:將步驟1的物料與多功能母粒、潤滑劑、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共混后,通過螺桿擠出機造粒。
步驟3:將造粒后的物料通過吹膜機制得地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地膜含有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以及多功能母粒,具有光催化自然降解以及保水、透氣、增氧、殺蟲、除草功能。此外對于化學增氧劑、殺蟲成分、除草成分還具有緩釋效果,能夠持續、穩定地釋放活性成分。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合理,適于大規模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農業用可降解多功能聚乙烯地膜,其原料包括以下組分:
聚乙烯85wt%,
聚乙烯醇6wt%,
多功能母粒6wt%,
潤滑劑(硬脂酸鈣)1.5wt%,
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摻雜有總摻雜量為2wt%的N、P、K)1wt%,
硅烷偶聯劑(KH550)0.5%。
其中,所述多功能母粒由內至外依次包括速釋層、緩釋層和包膜層;所述速釋層由以下物質組成:化學增氧劑(過氧化鈣)20wt%、殺蟲成分(呋蟲胺)10wt%、除草顆粒18wt%、復合凝膠載體45wt%、改性氧化鈣5wt%、聚維酮2wt%;所述緩釋層由以下物質組成:化學增氧劑(過氧化鈣)20wt%、殺蟲成分(呋蟲胺)10wt%、除草顆粒18wt%、α-環糊精45wt%、聚維酮2wt%;所述包膜層為醇溶性聚丙烯酸酯。
所述速釋層、緩釋層和包膜層的質量比為1:3:0.4。
實施例2
一種農業用可降解多功能聚乙烯地膜,其原料包括以下組分:
聚乙烯80wt%,
聚乙烯醇8wt%,
多功能母粒8wt%,
潤滑劑(氧化聚乙烯蠟、石蠟)1.75wt%,
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摻雜有總摻雜量為1wt%的Fe、Ca)1.5wt%,
硅烷偶聯劑(KH560)0.75%。
其中,所述多功能母粒由內至外依次包括速釋層、緩釋層和包膜層;所述速釋層由以下物質組成:化學增氧劑(過氧化脲)15wt%、殺蟲成分(噻蟲胺)15wt%、除草顆粒20wt%、復合凝膠載體45wt%、改性氧化鈣4wt%、聚維酮1wt%;所述緩釋層由以下物質組成:化學增氧劑(過氧化脲)15wt%、殺蟲成分(噻蟲胺)15wt%、除草顆粒20wt%、β-環糊精49wt%、聚維酮1wt%;所述包膜層為醇溶性聚丙烯酸酯。
所述速釋層、緩釋層和包膜層的質量比為1:2:0.3。
實施例3
一種農業用可降解多功能聚乙烯地膜,其原料包括以下組分:
聚乙烯90wt%,
聚乙烯醇4wt%,
多功能母粒4wt%,
潤滑劑(硬脂酸甘油酯)1.25wt%,
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摻雜有總摻雜量為3wt%的N、Fe、Ca)0.5wt%,
硅烷偶聯劑(KH570)0.25%。
其中,所述多功能母粒由內至外依次包括速釋層、緩釋層和包膜層;所述速釋層由以下物質組成:化學增氧劑(過碳酸鈉)25wt%、殺蟲成分(噻蟲啉、吡蟲啉)5wt%、除草顆粒16wt%、復合凝膠載體45wt%、改性氧化鈣6wt%、聚維酮3wt%;所述緩釋層由以下物質組成:化學增氧劑(過碳酸鈉)25wt%、殺蟲成分(噻蟲啉、吡蟲啉)5wt%、除草顆粒17wt%、γ-環糊精50wt%、聚維酮3wt%;所述包膜層為醇溶性聚丙烯酸酯。
所述速釋層、緩釋層和包膜層的質量比為1:4:0.5。
實施例4
實施例1的農業用可降解多功能聚乙烯地膜的制備方法為:
材料預制備:
除草顆粒的制備:將海泡石在300℃下焙燒2.5h,然后升溫至500℃繼續焙燒1.5h;將除草成分(草除靈、乙草胺)配制成濃度為10wt%的除草液,將海泡石真空處理后立即浸漬于過量的除草液中進行吸附,飽和吸附后經離心、干燥、研磨,得到除草顆粒。
復合凝膠載體的制備:取海藻切碎并將其投入75倍質量的水中,在100℃下加熱25min;過濾后將海藻轉移至其10倍質量的濃度為4wt%的焦磷酸鈉溶液中,在55℃下浸泡1h,得到粘稠狀液體;將粘稠狀液體濃縮至固含量為50wt%,向粘稠狀液體中添加其0.75倍質量的聚乙烯醇并攪拌均勻;然后在45℃下保溫,添加液體總質量2%的碳酸氫鈉,攪拌反應15min,反應后調節液體pH值至中性,最后干燥得到復合凝膠載體。
改性氧化鈣的制備:將氧化鈣與氫氧化鉀按質量比100:0.15添加至反應容器中混合均勻,將質量為氧化鈣6wt%的環氧乙烷加壓液化后通入反應容器中,在惰性氣體加壓保護下將反應容器加熱至150℃,攪拌反應2.5h;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氧化鈣。
多功能母粒的制備:
步驟1:用無水乙醇將粘合劑溶解;同時將化學增氧劑、殺蟲成分、除草顆粒、復合凝膠載體、改性氧化鈣混合攪拌均勻,然后用粘合劑粘合;粘合后依次經過造粒、干燥和篩選,制得速釋層。
步驟2:將環糊精與其0.6倍質量的水混合,攪拌呈糊狀后,依次添加化學增氧劑、殺蟲成分、除草顆粒并分散均勻,然后立即干燥至含水率不大于5wt%,得到糊狀物;將糊狀物與速釋層混合均勻后粘合,粘合后依次經過造粒、干燥和篩選,制得緩釋層。
步驟3:用乙醇溶解醇溶性高分子樹脂,將醇溶性高分子樹脂包膜至緩釋層表面,干燥后形成包膜層,制得粒度為600-800目的多功能母粒。
地膜的制備:
步驟1:將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添加至硅烷偶聯劑中并混合均勻。
步驟2:將步驟1的物料與多功能母粒、潤滑劑、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共混后,通過螺桿擠出機造粒。
步驟3:將造粒后的物料通過吹膜機制得地膜。
實施例5
實施例2的農業用可降解多功能聚乙烯地膜的制備方法為:
材料預制備:
除草顆粒的制備:將海泡石在250℃下焙燒3h,然后升溫至450℃繼續焙燒2h;將除草成分(百草枯)配制成濃度為8wt%的除草液,將海泡石真空處理后立即浸漬于過量的除草液中進行吸附,飽和吸附后經離心、干燥、研磨,得到除草顆粒。
復合凝膠載體的制備:取海藻切碎并將其投入50倍質量的水中,在95℃下加熱30min;過濾后將海藻轉移至其5-15倍質量的濃度為3wt%的焦磷酸鈉溶液中,在50℃下浸泡1.5h,得到粘稠狀液體;將粘稠狀液體濃縮至固含量為45wt%,向粘稠狀液體中添加其0.5倍質量的聚乙烯醇并攪拌均勻;然后在40℃下保溫,添加液體總質量1%的碳酸氫鈉,攪拌反應10min,反應后調節液體pH值至中性,最后干燥得到復合凝膠載體。
改性氧化鈣的制備:將氧化鈣與氫氧化鉀按質量比100:0.1添加至反應容器中混合均勻,將質量為氧化鈣4wt%的環氧乙烷加壓液化后通入反應容器中,在惰性氣體加壓保護下將反應容器加熱至1400℃,攪拌反應3h;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氧化鈣。
多功能母粒的制備:
步驟1:用無水乙醇將粘合劑溶解;同時將化學增氧劑、殺蟲成分、除草顆粒、復合凝膠載體、改性氧化鈣混合攪拌均勻,然后用粘合劑粘合;粘合后依次經過造粒、干燥和篩選,制得速釋層。
步驟2:將環糊精與其0.4倍質量的水混合,攪拌呈糊狀后,依次添加化學增氧劑、殺蟲成分、除草顆粒并分散均勻,然后立即干燥至含水率不大于5wt%,得到糊狀物;將糊狀物與速釋層混合均勻后粘合,粘合后依次經過造粒、干燥和篩選,制得緩釋層。
步驟3:用乙醇溶解醇溶性高分子樹脂,將醇溶性高分子樹脂包膜至緩釋層表面,干燥后形成包膜層,制得粒度為600-800目的多功能母粒。
地膜的制備:
步驟1:將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添加至硅烷偶聯劑中并混合均勻。
步驟2:將步驟1的物料與多功能母粒、潤滑劑、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共混后,通過螺桿擠出機造粒。
步驟3:將造粒后的物料通過吹膜機制得地膜。
實施例6
實施例3的農業用可降解多功能聚乙烯地膜的制備方法為:
材料預制備:
除草顆粒的制備:將海泡石在350℃下焙燒2h,然后升溫至550℃繼續焙燒1h;將除草成分(甲草胺)配制成濃度為12wt%的除草液,將海泡石真空處理后立即浸漬于過量的除草液中進行吸附,飽和吸附后經離心、干燥、研磨,得到除草顆粒。
所述復合凝膠載體的制備方法為:取海藻切碎并將其投入100倍質量的水中,在105℃下加熱20min;過濾后將海藻轉移至其15倍質量的濃度為5wt%的焦磷酸鈉溶液中,在60℃下浸泡0.5h,得到粘稠狀液體;將粘稠狀液體濃縮至固含量為55wt%,向粘稠狀液體中添加其1倍質量的聚乙烯醇并攪拌均勻;然后在50℃下保溫,添加液體總質量3%的碳酸氫鈉,攪拌反應20min,反應后調節液體pH值至中性,最后干燥得到復合凝膠載體。
所述改性氧化鈣的制備方法為:將氧化鈣與氫氧化鉀按質量比100:0.2添加至反應容器中混合均勻,將質量為氧化鈣8wt%的環氧乙烷加壓液化后通入反應容器中,在惰性氣體加壓保護下將反應容器加熱至160℃,攪拌反應2h;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氧化鈣。
多功能母粒的制備:
步驟1:用無水乙醇將粘合劑溶解;同時將化學增氧劑、殺蟲成分、除草顆粒、復合凝膠載體、改性氧化鈣混合攪拌均勻,然后用粘合劑粘合;粘合后依次經過造粒、干燥和篩選,制得速釋層。
步驟2:將環糊精與其0.8倍質量的水混合,攪拌呈糊狀后,依次添加化學增氧劑、殺蟲成分、除草顆粒并分散均勻,然后立即干燥至含水率不大于5wt%,得到糊狀物;將糊狀物與速釋層混合均勻后粘合,粘合后依次經過造粒、干燥和篩選,制得緩釋層。
步驟3:用乙醇溶解醇溶性高分子樹脂,將醇溶性高分子樹脂包膜至緩釋層表面,干燥后形成包膜層,制得粒度為600-800目的多功能母粒。
地膜的制備:
步驟1:將摻雜型納米二氧化鈦添加至硅烷偶聯劑中并混合均勻。
步驟2:將步驟1的物料與多功能母粒、潤滑劑、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共混后,通過螺桿擠出機造粒。
步驟3:將造粒后的物料通過吹膜機制得地膜。
本發明制得的農業用可降解多功能聚乙烯地膜,其完全降解為粉狀周期為70-90天;其活性成分緩釋時效可長達15-20天。
本發明中所用原料,若無特別說明,均為本領域的常用原料;本發明中所用方法,若無特別說明,均為本領域的常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