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共混的以下組分: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分及重量份為:聚丙烯為100重量份,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為0.3~10重量份。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分及重量份為:聚丙烯為100重量份,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為0.5~6重量份。
4.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分及重量份為:聚丙烯為100重量份,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為0.5~3重量份。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的熱降解起始溫度為200~260℃。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的熱降解起始溫度為220~240℃。
7.如權(quán)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長(zhǎng)度50~500nm;寬度為4~6nm;高度為40~80nm;長(zhǎng)鏈烷烴取代CNCs羥基官能團(tuán)為33%~67%;含硫量為0。
8.如權(quán)利要求1至6所述的一種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的組分混合均勻,熔融共混制得所述的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
9.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1步:將所述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和所述抗氧劑充分混合得到預(yù)混料;
第2步:將包括以上所得預(yù)混料、干燥處理過的所述聚丙烯樹脂在內(nèi)的各組分按所述含量在混合設(shè)備中混合均勻,獲得預(yù)混物;
第3步:將所述預(yù)混物熔融共混擠出造粒后得到所述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增強(qiáng)聚丙烯組合物。
10.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料熔融共混溫度為180℃~220℃;熔融共混設(shè)備的螺桿轉(zhuǎn)速為300~450rpm。
11.如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料熔融共混溫度為190~210℃。
12.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劑的總用量以聚丙烯為100重量份數(shù)計(jì),為0.1~0.5重量份。
13.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劑的總用量以聚丙烯為100重量份數(shù)計(jì),為0.15~0.3重量份。
14.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劑包括但不限于受阻酚類抗氧劑和磷酸酯類抗氧劑的混合物,所述受阻酚類抗氧劑和磷酸酯類抗氧劑的重量比為1:(1~4)。
15.如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酚類抗氧劑和磷酸酯類抗氧劑的重量比為1:(1~2)。
16.如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酚類抗氧劑為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N,N'-雙-(3-(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己二胺、1,3,5-三(3,5-二叔丁基-4-羥基芐基)異氰尿酸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磷酸酯類抗氧劑為三(2,4-二叔丁基酚)亞磷酸酯、雙(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17.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2步的混合設(shè)備中混合的料中加入聚丙烯樹脂改性技術(shù)中常用的加工助劑。
18.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纖維素插層納米晶體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2步:將包括以上所得預(yù)混料、干燥處理過的所述聚丙烯樹脂在內(nèi)的各組分按所述含量在混合設(shè)備中混合均勻,干混3~5分鐘,獲得預(yù)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