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換電,特別涉及一種動力電池用中轉托盤及換電站。
背景技術:
1、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普及,電動汽車換電環節是電動汽車行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利用專門的換電設備,實現自動換電,是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的技術發展方向。
2、當換電設備采用推拉形式從電池架上取出或放入動力電池時,動力電池需要與電池架摩擦,隨著換電次數增加,會磨損動力電池,造成安全影響,因此如何減少甚至避免動力電池磨損,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的一研究方向。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實施例要達到的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動力電池用中轉托盤及換電站,用以解決當前動力電池在換電過程中與電池架等直接接觸,易造成磨損的問題。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動力電池用中轉托盤,包括:
3、主板,所述主板與至少一個動力電池的寬度匹配;
4、至少一個卡板組,所述卡板組包括兩個卡板,且兩個所述卡板與所述主板的兩個長側邊一一對應設置,且突出于所述主板,所述卡板沿動力電池安裝方向開設有與所述動力電池側壁上的定位包匹配的卡槽,所述長側邊與所述動力電池的長度方向對應;
5、卡包槽,所述卡包槽開設于所述主板的底部,且與換電設備的推拉機構匹配。
6、優選地,如上所述的中轉托盤,所述卡板與所述動力電池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
7、優選地,如上所述的中轉托盤,所述卡槽的槽壁與所述定位包之間具有一第二間隙。
8、進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中轉托盤,所述卡槽的槽壁形成有第一斜面,且所述第一斜面的傾斜角度位于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
9、優選地,如上所述的中轉托盤,所述卡板面向所述動力電池的一側形成有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二斜面的傾斜角度位于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
10、優選地,如上所述的中轉托盤,還包括:
11、至少一個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開設于所述主板的底部,且,所述定位槽與所述換電設備的定位銷匹配。
12、具體地,如上所述的中轉托盤,所述卡包槽的數量為兩個,其中一個所述卡包槽鄰近所述主板的第一短側邊設置,兩個所述卡包槽之間的距離與所述主板的長度的商為預設比值,所述第一短側邊與動力電池的充電口相對設置。
13、優選地,如上所述的中轉托盤,還包括:
14、充電板,所述充電板設置于所述主板的第二短側邊,且突出于所述主板,所述充電板沿所述動力電池安裝方向開設有與所述動力電池的充電口匹配的充電槽,所述第二短側邊與所述充電口對應。
15、優選地,如上所述的中轉托盤,所述主板為一體化成型的塑料結構;
16、或者,所述主板的底部包覆有塑料保護結構。
17、本申請的另一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換電站,包括:換電設備、電池架以及如上所述的動力電池用中轉托盤;
18、其中,所述換電設備和所述電池架通過所述中轉托盤承載動力電池;
19、所述換電設備上設置有與所述中轉托盤的卡包槽匹配的推拉機構,通過所述推拉機構,所述換電設備驅動所述中轉托盤相對于所述電池架移動。
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動力電池用中轉托盤及換電站,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申請提供的中轉托盤可安全承載動力電池,且代替動力電池與換電設備和電池架接觸,避免了動力電池與換電設備和電池架的直接接觸,有利于減少動力電池的磨損,從而提高動力電池的安全性。且,中轉托盤可適用多種規格的動力電池,有利于提高中轉托盤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1.一種動力電池用中轉托盤,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轉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與所述動力電池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轉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槽壁與所述定位包之間具有一第二間隙。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中轉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槽壁形成有第一斜面,且所述第一斜面的傾斜角度位于第一預設角度范圍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轉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面向所述動力電池的一側形成有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二斜面的傾斜角度位于第二預設角度范圍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轉托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開設于所述主板的底部,且,所述定位槽與所述換電設備的定位銷匹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轉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包槽的數量為兩個,其中一個所述卡包槽鄰近所述主板的第一短側邊設置,兩個所述卡包槽之間的距離與所述主板的長度的商為預設比值,所述第一短側邊與動力電池的充電口相對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轉托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轉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為一體化成型的塑料結構;
10.一種換電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換電設備、電池架以及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動力電池用中轉托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