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控制箱外框側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車控制箱外框側板,包括板主體,所述板主體的板面上開設有手持孔,板主體的內側設置有至少三個安裝條,安裝條前端開設有安裝孔,并且位于外側兩根安裝條對稱設置在手持孔的左、右兩端,板主體的一側一體成型垂直設置有第一安裝板,所述板主體的另一側一體成型圓弧過渡連接有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側板面上開設有通孔,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前端面上開設有卡口,所述第二安裝板的內板面上設置有限位卡條。各個功能部件一體成型組成外框側板,避免了因各個功能部件加工時存在的誤差而造成裝配困難的問題,因此也省略了裝配工序,同時,這種一體成型結構具有較高的使用強度,進而保證了機車控制箱整體使用的穩定性。
【專利說明】
機車控制箱外框側板
[0001 ]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屬于機車控制箱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機車控制箱外框側板。
[0003]【背景技術】:
[0004]近幾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于鐵路行業的建設也逐年加大力度,鐵路行業迅猛發展。目前,所有客運列車的車廂都配有機車控制箱,對車廂內的供電、電源轉換及車載電器進行控制,機車控制箱外框側板用于外框的封閉裝飾,目前的外框側板由多個部件配合安裝完成,但是由于各個部件加工時存在誤差,導致這些部件在配合安裝時,可能存在位置關系配合不上的問題,同時多個部件裝配安裝時,也耗費人力物力。
[0005]
【發明內容】
: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一體成型的機車控制箱外框側板,解決了各個部件在安裝配合時存在位置誤差的問題。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機車控制箱外框側板,包括板主體,所述板主體的板面上開設有手持孔,所述板主體的內側設置有至少三個安裝條,所述安裝條前端開設有安裝孔,并且位于外側兩根安裝條對稱設置在手持孔的左、右兩端,所述板主體的一側一體成型垂直設置有第一安裝板,所述板主體的另一側一體成型圓弧過渡連接有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側板面上開設有通孔,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前端面上開設有卡口,所述第二安裝板的內板面上設置有限位卡條。
[0008]作為優選,所述手持孔的孔口向上傾斜,并且手持孔外側的上棱邊設置為圓角結構。
[0009]作為優選,所述板主體的板面上部還開設有條形槽,所述條形槽貫穿板主體的左、
右端面。
[0010]作為優選,所述第二安裝板的頂面與條形槽的下底面相平齊,所述第二安裝板的下底面與板主體的下底面相平齊。
[0011]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安裝板的頂面高度低于板主體的頂面高度,所述第一安裝板的下底面與板主體的下底面相平齊。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是:各個功能部件一體成型組成外框側板,避免了因各個功能部件加工時存在的誤差而造成裝配困難的問題,因此也省略了裝配工序,同時,這種一體成型結構具有較高的使用強度,進而保證了機車控制箱整體使用的穩定性。
[0013]【附圖說明】
: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內側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側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8]圖中:1、板主體;11、手持孔;12、條形槽;2、安裝條;3、第一安裝板;31、通孔;32、卡口 ;4、第二安裝板;41、限位卡條。
[0019]【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0021]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機車控制箱外框側板,包括板主體I,所述板主體I的板面上開設有手持孔11,所述板主體I的內側設置有至少三個安裝條2,所述安裝條2前端開設有安裝孔,并且位于外側兩根安裝條2對稱設置在手持孔11的左、右兩端,所述板主體I的一側一體成型垂直設置有第一安裝板3,所述板主體I的另一側一體成型圓弧過渡連接有第二安裝板4,所述第一安裝板3的側板面上開設有通孔31,所述第一安裝板3的前端面上開設有卡口 32,所述第二安裝板4的內板面上設置有限位卡條41。
[0022]所述手持孔11的孔口向上傾斜,可為操作人員提供舒適的著力點,并且手持孔11外側的上棱邊設置為圓角結構,采用這種結構,可避免手持孔11的棱邊刮傷操作人員。
[0023]所述板主體I的板面上部還開設有條形槽12,所述條形槽12貫穿板主體I的左、右端面,所述條形槽12內用于安裝裝飾物。
[0024]再進一步地為了避免第一安裝板3和第一安裝板4與其配合安裝的其他部件發生干涉,所述第二安裝板4的頂面與條形槽12的下底面相平齊,所述第二安裝板4的下底面與板主體I的下底面相平齊。所述第一安裝板3的頂面高度低于板主體I的頂面高度,所述第一安裝板3的下底面與板主體I的下底面相平齊。
[0025]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機車控制箱外框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主體(1),所述板主體(I)的板面上開設有手持孔(11),所述板主體(I)的內側設置有至少三個安裝條(2),所述安裝條(2)前端開設有安裝孔,并且位于外側兩根安裝條(2)對稱設置在手持孔(11)的左、右兩端,所述板主體(I)的一側一體成型垂直設置有第一安裝板(3),所述板主體(I)的另一側一體成型圓弧過渡連接有第二安裝板(4),所述第一安裝板(3)的側板面上開設有通孔(31),所述第一安裝板(3)的前端面上開設有卡口(32),所述第二安裝板(4)的內板面上設置有限位卡條(4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車控制箱外框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孔(11)的孔口向上傾斜,并且手持孔(11)外側的上棱邊設置為圓角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車控制箱外框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體(I)的板面上部還開設有條形槽(12),所述條形槽(12)貫穿板主體(I)的左、右端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車控制箱外框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裝板(4)的頂面與條形槽(12)的下底面相平齊,所述第二安裝板(4)的下底面與板主體(I)的下底面相平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車控制箱外框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板(3)的頂面高度低于板主體(I)的頂面高度,所述第一安裝板(3)的下底面與板主體(I)的下底面相平齊。
【文檔編號】B61C17/00GK205706671SQ20162065441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8日
【發明人】沈耀忠
【申請人】蘇州海中航空部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