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調整裝置,特別是一種使用于自行車的剎車系統的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自行車的用途已不是單單為代步的工具,其更提供休閑活動、競賽的功能,亦為人們接近大自然、挑戰極限的重要工具之一,更是另一種恬靜、舒適、悠閑地生活態度的表現;它結合了人體工學、空氣力學、以及物理和機械原理,是利用人力踩踏為動力前進的代步工具。
自行車的種類可分為兩大類,其一為休閑車,包含有兒童協步三輪車、兒童輔助輪車、婦女車、休閑車、并列協力車、前后協力車、水上腳踏車等;其二為競賽車,包含有競技車、登山車、越野車、攀巖車、下坡車等。其中競賽車類的車種于裝備及功能上的需求較高,以符合安全上及騎乘上的考量。
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可分為六大架構車架系統、傳動系統、車輪系統、轉向系統、剎車系統及其他零配件等等,其中剎車系統主要是由剎車操作把手及制動裝置所組成,并藉由剎車鋼索作為此二裝置的介面,就系統需求的觀點,剎車把手與制動裝置的機構設計必須相互匹配,才能確時達到高安全性及較佳操控性的要求。
剎車系統主要是由前、后剎車器、剎車把手、及花鼓等組件所構成,于結構上更有橡膠剎車器以及碟剎結構的區分,其中碟剎結構主要組件包含有碟盤、碟剎夾器、剎車線、及碟剎剎車握把等等,使用者可依其偏好裝設所需的剎車器種類,尤其是油壓式碟剎其不費力且具良好制動性更是專業車手的最愛。
以碟剎剎車把手而言,其功用是控制前輪及后輪的剎車,并以一剎車線與車輪的碟剎裝置相接設并予以制動,因此對于剎車把手的設計研究多著重于握持手感、剎車零敏度與順暢度、剎車效益比、及微調功能等方向為重點。
習知具有微調功能的油壓剎車握把結構80,請參照圖5、6,其主要包含有一呈不規則形狀的主體81,該主體81上則設有一剎車油槽82及一作動壓制體83,而在該作動壓制體83則延伸出一軸樞座84,供一剎車握柄86藉軸841樞結合,另在該作動壓制體83另端則螺固一夾束塊85形成一圓孔空間,得以與車架體結合固定;而在該剎車油槽82是含設有一防漏墊821及一蓋體822,以及該作動壓制體83內則具一壓制桿831,可供一抵桿832的一端抵壓作動,而在該剎車握柄86的前端處則設一調整機構87,是含一調整輪871,及相螺接的螺桿872,而在其軸向處則設一固定鎖塊873,可提供壓制固定該調整輪871調整完成后鎖固;但,該調整機構87主要是利用該調整輪871調整該剎車油槽82內儲油的壓力大小,藉以調整剎車的靈敏度與順暢度,但其不適應個人手感及施力大小的不同,因此其結構上及使用上仍有進一步改良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前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可依各人手感或力道大小以調整把手上下握距,可提高剎車靈敏度。
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是可調式設計達到符合人因工程的應用,同時可提升騎乘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結構簡單,組裝容易,實用性高。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油壓碟剎裝置,包括具有容室的一本體;一剎車組,設于該本體容室內;一把手,樞設于該本體預設部位,該把手一端與該剎車組相接并受其傳動而產生一定角度的旋轉;一貫穿槽,是于該本體預定部位由外部貫通至內部容室;一調整裝置,設于該貫穿槽內,其具有一以旋轉方式可于該貫穿槽內作位移的調整桿,該調整桿前端設有圓錐狀凸緣的一頂抵部,一調整塊,設于該剎車組上,該調整塊具有與該頂抵部相對應的一調整部,該調整部是呈比較該頂抵部具有較大直徑的圓錐狀凹槽;藉由上述構件,于旋轉該調整桿的進退,則可調整該頂抵部抵于該調整部的程度,而使該調整塊產生前后位移量,能控制該剎車組傳動以達到調整該把手的旋轉行程。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另一使用狀態圖。
圖5為習知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6為習知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首先請參照圖1、2,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包含有一油壓碟剎裝置10,以及設于油壓碟剎裝置10上的一調整裝置20。
該油壓碟剎裝置10,其具一本體11,是具有容室;一貫穿槽12,是與該本體11容室呈垂直狀態設置且由外部貫通至內部容室;一剎車組13,設于該本體11容室內;一把手14,樞設于該本體11后方部位,其端與該剎車組13相接并受其傳動而產生預設角度的旋轉;該剎車組13包含有一活塞桿131、一推桿132、一C型扣133,并依序設于該本體11容室內,并以該推桿132與該把手14相連接,藉以控制其旋轉位移量;該C型扣133則有效將該剎車組13扣制于該本體11容室內;一P皮碗134,為塑性材料,環設于該活塞桿131前端;一S皮碗135,為塑性材料,環設于該活塞桿131中央部位;該推桿132前端具有呈球狀體的一嵌部136;該活塞桿131后端設有可與該嵌部135相配合呈半球狀凹槽的一嵌槽137。
該調整裝置20,設于該貫穿槽12內,其具有一調整桿21,是以旋轉方式可于該貫穿槽12內作位移;一頂抵部22,設于該調整桿21前端的圓錐狀凸緣;一調整塊23,設于該剎車組13上各該活塞桿131及推桿132之間,其具有可與該頂抵部22相對應的一調整部231,是呈比較該頂抵部22具有較大直徑的圓錐狀凹槽,同時使各該嵌部136及嵌槽137端均容設于該調整塊23內;一旋鈕24,設于該調整桿21后端,提供一手部旋轉握持部位;一止脫螺帽25,設于該調整桿21上且位于該旋鈕24的前方,可有效將該調整桿21穩固定位于該貫穿槽12內,以防止脫落一油封元件26,為O型環,設于各該調整桿21及止脫螺帽25內緣徑之間。
藉由上述構件,于旋轉該調整桿21的進退,則可調整該頂抵部22抵于該調整部231的接觸面積程度,而使該調整塊23產生前后位移量,能控制該剎車組13傳動以達到調整該把手14的旋轉行程。
為供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構造特征、運用技術手段及所預期達成的功效,茲將本實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敘述如下請參照圖3、4,當旋轉該旋鈕24使該頂抵部22位在該調整部231于第一位置30亦指于該調整部231較淺處,此時該調整塊23距接觸該本體11容室底面較遠,即于未剎車時該把手14距離車架把手的握距較大,使該把手14按壓后較慢達成剎車效果;當旋轉該旋鈕24使該頂抵部22位在該調整部231于第二位置40,也就是該調整部231最深底部時,并順勢將該調整塊23往前位移,此時該調整塊23距接觸該本體11容室底面較近,即于未剎車時該把手14距離車架把手的握距較小,使該把手14按壓后較快達成剎車效果。
值得一提,本實用新型的該調整裝置20可調整油壓的無效行程放大或縮小,使該P皮碗134與MC缸徑內的供油孔距離可作調整,使用者可依習慣調整剎車的快、慢,與握持把距的舒適感。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是運用該頂抵部22抵于該調整部231內緣于相當接觸頂抵面的調整設計,以有效將該調整塊23作前后位移,進而帶動該推桿132控制該把手14于自然狀態的角度,則可調整該把手14距離車架把手的握距大小,而獲致一實用性且便利性高,以適應個人手感及力道大小的不同,同時增加其功能性及實用性的油壓調整裝置。
權利要求1.一種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油壓碟剎裝置,包括具有容室的一本體;一剎車組,設于該本體容室內;一把手,樞設于該本體預設部位,該把手一端與該剎車組相接并受其傳動而產生一定角度的旋轉;一貫穿槽,是于該本體預定部位由外部貫通至內部容室;一調整裝置,設于該貫穿槽內,其具有一以旋轉方式可于該貫穿槽內作位移的調整桿,該調整桿前端設有圓錐狀凸緣的一頂抵部,一調整塊,設于該剎車組上,該調整塊具有與該頂抵部相對應的一調整部,該調整部是呈比較該頂抵部具有較大直徑的圓錐狀凹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剎車組包含有一活塞桿、一推桿、一C型扣,并依序設于該本體的容室內,并以該推桿與該把手相連接,以該C型扣將該剎車組扣制于該本體容室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剎車組更進一步具有一P皮碗,該P皮碗為塑性材料,環設于該活塞桿前端;一S皮碗,為塑性材料,環設于該活塞桿中央部位。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貫穿槽是與該本體容室成垂直設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剎車組包含有一活塞桿、一推桿、一C型扣,并依序設于該本體容室內;該調整塊設于該活塞桿與該推桿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推桿前端具有呈球狀體的一嵌部,并以該嵌部穿設于該調整塊內;該活塞桿后端設有與該嵌部相配合的半球狀凹槽的一嵌槽,并以該嵌槽容設于該調整塊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調整裝置更包含有一旋鈕,設于該調整桿后端,提供一手部旋轉握持部位。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調整裝置更包含有一止脫螺帽,設于該調整桿上,將該調整桿穩固定位于該貫穿槽內。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調整裝置更包含有一旋鈕,設于該調整桿后端,提供一手部旋轉握持部位;一止脫螺帽,設于該調整桿上且位于該旋鈕的前方,是將該調整桿穩固定位于該貫穿槽內;一油封元件,設于該調整桿與止脫螺帽內緣徑之間。
專利摘要一種油壓碟剎的油壓調整裝置,其包含有一油壓碟剎裝置,包括具有容室的一本體;一剎車組,設于該本體容室內;一把手,樞設于該本體預設部位,該把手一端與該剎車組相接并受其傳動而產生一定角度的旋轉;一貫穿槽,是于該本體預定部位由外部貫通至內部容室;一調整裝置,設于該貫穿槽內,其具有一以旋轉方式可于該貫穿槽內作位移的調整桿,該調整桿前端設有圓錐狀凸緣的一頂抵部,一調整塊,設于該剎車組上,該調整塊具有與該頂抵部相對應的一調整部,該調整部是呈比較該頂抵部具有較大直徑的圓錐狀凹槽。本實用新型可依各人手感或力道大小以調整把手上下握距,可提高剎車靈敏度。
文檔編號B62L3/00GK2880657SQ200620003370
公開日2007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18日
發明者張惠禎, 張永昇 申請人:亨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