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環衛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環衛車車架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社區的逐步聚集,制造的垃圾日益增多,每天要運 輸大量的城市垃圾,在運輸的同時,運輸車輛會產生大量的汽車尾氣,給環境帶來污染,且運輸車在運輸時需要大量的能源以提供其動力,這都會給使用者帶來損失,在目前能源稀缺的時代,急需一種即可環保,又可節約能源的運輸車來運輸垃圾。因此具有電能驅動的環衛車應運而生,目前針對環衛車車架的結構沒有專門的設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牢固、緊湊,布局合理的環衛車車架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縱梁和第二縱梁,在第一縱梁和第二縱梁之間從左向右依次設有第一放置架、第二放置架、第三放置架、第四放置架和第五放置架,在第一縱梁外側且處于第五放置架右側設有第一限位支座,在第二縱梁外側對應第一限位支座的位置處設有第二限位支座,在第一縱梁外側靠近中間位置處設有第一安裝板,在第二縱梁外側對應第一安裝板的位置處設有第二安裝板,在第一縱梁和第二縱梁上設有前限位橋座和后驅動橋座,所述前限位橋座處于第一安裝板和第一限位支座之間,在第一縱梁外側且處于第一安裝板和前限位橋座之間設有第一保護板,在第二縱梁外側對應第一保護板位置處設有第二保護板,在第一縱梁外側且處于后驅動橋座和第一安裝板之間設有第一安裝支架,在第二縱梁外側且處于后驅動橋座和第一安裝板之間設有第三安裝板,所述第四放置架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包括用于放置驅動電機的底板架,在底板架的兩端分別設有用于與驅動電機固定連接的第一安裝架和第二安裝架,在第一安裝架上設有與第一縱梁連接的第一連接架,在第二安裝架上設有與第二縱梁連接的第二連接架,在第三安裝板上設有保護罩體,在第一縱梁和第二縱梁的左端之間設有左連接支架,在第一縱梁和第二縱梁的右端之間設有右連接轉軸,在第一縱梁和第二縱梁的最右端的上部各設有一個轉向支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安裝架和第二安裝架對稱設置,第一安裝架相對于底板架向上傾斜。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縱梁和第二縱梁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縱梁為C字型結構,第一縱梁的開口方向與第二縱梁的開口方向相對設置。
作為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保護板與第二保護板的結構相同,第一保護板包括保護框體,在保護框體上設有保護擋板,在第一保護板的保護框體上設有與第一縱梁連接的保護板安裝座,第一保護板通過鉸接的方式與保護板安裝座連接,在第二保護板的保護框體上設有與第二縱梁連接的保護板安裝座,第二保護板通過鉸接的方式與保護板安裝座連接,在第一保護板和第二保護板上設有緩沖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限位支座與第二限位支座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限位支座包括與第一縱梁連接的限位安裝座,在限位安裝座上設有限位軸,限位軸呈類Z字型結構,在限位軸的一端設有限位板。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第一縱梁外側設有第一固定組件,所述第一固定組件包括與第一放置架連接的第一固定座和與第二放置架連接的第二固定座,在第二縱梁外側設有第二固定組件,第二固定組件包括第一放置架連接的第三固定座和與第二放置架連接的第四固定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第一安裝板的兩端設有與第一縱梁以鉚釘連接形式固定的安裝板固定座,在第二安裝板的兩端設有與第二縱梁以鉚釘連接形式固定的安裝板固定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保護罩體上設有散熱通孔,在保護罩體的上端設有吊耳座。
在第一放置架、第二放置架、第三放置架、第四放置架和第五放置架上放置環衛車的零部件,如在第四放置架上放置驅動電機,在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上可以設有電池組件,布局合理緊湊,在第三安裝板上設有電氣柜、高壓箱等部件,保護罩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第一保護板和第二保護板是防止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上的電池組件等部件脫落,車頭體與右連接轉軸和轉向支座連接,第一限位支座與第二限位支座對車架上的車頭體的旋轉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其安裝固定牢固,因為第四支架包括用于放置驅動電機的底板架,在底板架的兩端分別設有用于與驅動電機固定連接的第一安裝架和第二安裝架,所述第一安裝架和第二安裝架對稱設置,第一安裝架相對于底板架向上傾斜,該第四支架結構針對驅動電機的定位結構涉及,使第四放置架與驅動電機的固定更加牢固。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優點是結構牢固、緊湊,布局合理。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俯視方向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視方向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與環衛車的零部件組合的正視方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縱梁1和第二縱梁2,所述第一縱梁1和第二縱梁2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縱梁1為C字型結構,第一縱梁1的開口方向與第二縱梁2的開口方向相對設置,在第一縱梁1和第二縱梁2之間從左向右依次設有第一放置架3、第二放置架4、第三放置架5、第四放置架6和第五放置架7,在第一縱梁1外側且處于第五放置架7右側設有第一限位支座8,在第二縱梁2外側對應第一限位支座8的位置處設有第二限位支座9,所述第一限位支座8與第二限位支座9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限位支座8包括與第一縱梁1連接的限位安裝座10,在限位安裝座10上設有限位軸11,限位軸11呈類Z字型結構,在限位軸11的一端設有限位板12,在第一縱梁1外側靠近中間位置處設有第一安裝板13,在第二縱梁2外側對應第一安裝板13的位置處設有第二安裝板14,在第一安裝板13的兩端設有與第一縱梁1以鉚釘連接形式固定的安裝板固定座15,在第二安裝板14的兩端設有與第二縱梁2以鉚釘連接形式固定的安裝板固定座15,在第一縱梁1和第二縱梁2上設有前限位橋座16和后驅動橋座17,所述前限位橋座16處于第一安裝板13和第一限位支座8之間,在第一縱梁1外側且處于第一安裝板13和前限位橋座16之間設有第一保護板18,在第二縱梁2外側對應第一保護板18位置處設有第二保護板19,所述第一保護板18與第二保護板19的結構相同,第一保護板18包括保護框體20,在保護框體20上設有保護擋板21,在第一保護板18的保護框體20上設有與第一縱梁1連接的保護板安裝座22,第一保護板18通過鉸接的方式與保護板安裝座22連接,在第二保護板19的保護框體20上設有與第二縱梁2連接的保護板安裝座22,第二保護板19通過鉸接的方式與保護板安裝座22連接,在第一保護板18和第二保護板19上設有緩沖墊23,在第一縱梁1外側且處于后驅動橋座17和第一安裝板13之間設有第一安裝支架24,在第二縱梁2外側且處于后驅動橋座17和第一安裝板13之間設有第三安裝板25,所述第四放置架6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包括用于放置驅動電機的底板架26,在底板架26的兩端分別設有用于與驅動電機固定連接的第一安裝架27和第二安裝架28,所述第一安裝架27和第二安裝架28對稱設置,第一安裝架27相對于底板架26向上傾斜,在第一安裝架27上設有與第一縱梁1連接的第一連接架29,在第二安裝架28上設有與第二縱梁2連接的第二連接架30,在第三安裝板25上設有保護罩體,在保護罩體上設有散熱通孔,在保護罩體的上端設有吊耳座,在第一縱梁1和第二縱梁2的左端之間設有左連接支架31,在第一縱梁1和第二縱梁2的右端之間設有右連接轉軸32,在第一縱梁1和第二縱梁2的最右端的上部各設有一個轉向支座33,在第一縱梁1外側設有第一固定組件,所述第一固定組件包括與第一放置架3連接的第一固定座34和與第二放置架4連接的第二固定座35,在第二縱梁2外側設有第二固定組件,第二固定組件包括第一放置架3連接的第三固定座36和與第二放置架4連接的第四固定座37。
在第一放置架3、第二放置架4、第三放置架5、第四放置架6和第五放置架7上放置環衛車的零部件,如在第四放置架6上放置驅動電機,在第一安裝板13和第二安裝板14上可以設有電池組件,布局合理緊湊,在第三安裝板25上設有電氣柜、高壓箱等部件,保護罩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第一保護板18和第二保護板19是防止第一安裝板13和第二安裝板14上的電池組件等部件脫落,車頭體與右連接轉軸32和轉向支座33連接,第一限位支座8與第二限位支座9對車架上的車頭體的旋轉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其安裝固定牢固,因為第四支架包括用于放置驅動電機的底板架26,在底板架26的兩端分別設有用于與驅動電機固定連接的第一安裝架27和第二安裝架28,所述第一安裝架27和第二安裝架28對稱設置,第一安裝架27相對于底板架26向上傾斜,該第四支架結構針對驅動電機的定位結構涉及,使第四放置架6與驅動電機的固定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