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領域,尤其是一種紡織卷輥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的紡織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紡織車間中,成產出來的布料通常是纏繞在卷輥上,而紡織車間內空間有限,大型車輛往往進不去。因此,紡織布料在車間往倉庫運輸的時候,通常是由人工搬運,費時費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紡織卷輥輸送裝置,該裝置可以有效解決人工搬運紡織卷輥費時費力的問題,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種紡織卷輥輸送裝置,其特征是,其結構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底部設有滾輪;所述的底座上方設有若干層平板,相鄰的平板之間均設有支撐桿;所述的平板和底座的上表面均嵌有若干凹槽,凹槽的兩端分別設有方便卷輥側向滑動的滑輪;
所述的底座的一側設有斜板,所述的斜板的頂部設有推桿;所述的斜板的左側面固定設有掛耳,掛耳上掛有夾持裝置;
所述的夾持裝置包括一對交叉鉸接的支桿,每個支桿的底部分別固定設有與卷輥相配合的弧形夾板,支桿的上端固定設有手握把手。
優選的,所述的凹槽兩端滑輪之間的距離大于卷輥的長度。
優選的,所述的弧形夾板的內表面設有橡膠層。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的底座上方設有若干層平板,相鄰的平板之間均設有支撐桿;所述的平板和底座的上表面均嵌有若干凹槽,凹槽的兩端分別設有方便卷輥側向滑動的滑輪,因此,使用時,可以將卷輥分別放進平板或者底座上表面的凹槽中,且滑輪可以起到疏導的作用,更有利于卷輥的放進和拉出,它是一個節能、環保裝置,具有很好的推廣利用價值。
2、由于所述的底座的一側設有斜板,所述的斜板的頂部設有推桿,因此,使用時,可以通過斜板上的推桿推動該裝置運行,有利于工作人員的操作。
3、由于所述的夾持裝置包括一對交叉鉸接的支桿,每個支桿的底部分別固定設有與卷輥相配合的弧形夾板,支桿的上端固定設有手握把手,因此,使用時,可以通過手握把手來控制弧形夾板的夾持效果,從而可以在裝卸卷輥時對卷輥的兩端進行夾持,使用非常便利,解決了以往用手搬抬卷輥對手部的磨損。
4、由于所述的凹槽兩端滑輪之間的距離大于卷輥的長度,因此,使用時,卷輥放進凹槽時,兩端的滑輪還可以對卷輥起到阻擋作用,防止從側面滑出。
5、由于所述的弧形夾板的內表面設有橡膠層,因此,使用時,橡膠層可以對紡織面料起到保護作用,防止弧形夾板直接夾持對布料的磨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手握把手與支桿相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凹槽,2滑輪,3平板,4支撐桿,5底座,6滾輪,7夾持裝置,71支桿,72弧形夾板,73手握把手,8掛耳,9斜板,10推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圖2所示,該種紡織卷輥輸送裝置,其結構包括底座5,所述的底座5底部設有滾輪6;所述的底座5上方設有若干層平板3,相鄰的平板3之間均設有支撐桿4,最下面一層平板與底座之間也設有支撐桿。所述的平板3和底座5的上表面均嵌有若干凹槽1,凹槽1的兩端分別設有方便卷輥側向滑動的滑輪2。使用時,可以將卷輥分別放進平板或者底座上表面的凹槽中,且滑輪可以起到疏導的作用,更有利于卷輥的放進和拉出。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所述的底座5的一側(本實施例為左側)設有斜板9,所述的斜板9的頂部設有推桿10。使用時,可以通過斜板上的推桿推動該裝置運行,有利于工作人員的操作。所述的斜板9的左側面固定設有掛耳8,掛耳8上掛有夾持裝置7。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所述的夾持裝置7包括一對交叉鉸接的支桿71,每個支桿71的底部分別固定設有與卷輥相配合的弧形夾板72,支桿71的上端固定設有手握把手73。使用時,可以通過手握把手來控制弧形夾板的夾持效果,從而可以在裝卸卷輥時對卷輥的兩端進行夾持,使用非常便利,解決了以往用手搬抬卷輥對手部的磨損。
上述實施例中,更為具體的,所述的凹槽1兩端滑輪2之間的距離大于卷輥的長度。使用時,卷輥放進凹槽時,兩端的滑輪還可以對卷輥起到阻擋作用,防止從側面滑出。
上述實施例中,更為具體的,所述的弧形夾板72的內表面設有橡膠層(圖中未示出)。使用時,橡膠層可以對紡織面料起到保護作用,防止弧形夾板直接夾持對布料的磨損。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紡織卷輥輸送裝置,通過底座、平板、凹槽、滑輪和夾持裝置的相互配合,實現了對紡織卷輥的輸送效果,它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適用于多種場所。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動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于本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