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自行車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行車筐。
背景技術:
自行車,是最常見的二輪的小刑陸上車輛。人騎上車后,以腳踩踏板為動力,是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車具有靈活,輕便的特點。是眾多運動愛好者以及廣大學生青睞的交通工具。
特別是大學校園學生,由于大學校園一般面積較大,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較遠,如果能夠有白行車代步則顯得較為方便。學生們在進教室或白習室時,常常會隨身攜帶一個水杯方便喝水,而且騎行途中往往會因人量出汗導致水分缺失,補充水分水也十分關鍵。在騎自行車時,水杯若放在車筐中則會來回滾動,容易灑水和磨損水杯;水杯若直接手提則會影響騎行,容易造成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自行車筐。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行車筐,包括筐體和水杯架;所述筐體內壁設有掛環;所述水杯架包括固定架和活動架;所述固定架包括截面呈弧形的豎板和連接在豎板凹面一側下端的底座;所述豎板凸面設有掛鉤,掛在所述掛環上;所述底座上設有滑道;所述活動架包括截面呈弧形的擋板和連接在擋板凹面一側下端的滑板;所述滑板遠離所述擋板的一端插入所述滑道內,端面通過彈簧與所述豎板連接,整體可沿所述滑道移動。將水杯架通過掛鉤掛在筐體內,在不需要時可以取下;水杯放在水杯架內,可以根據水杯大小通過滑動滑板來調節擋板與豎板之間的距離,使之剛好卡住水杯,彈簧回收鎖緊水杯,使得水杯便于攜帶。
作為優選,所述滑板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上表面與所述底座平齊。
作為優選,所述豎板一邊連接有一根軟繩,另一邊設有可供所述軟繩纏繞的橫釘;所述軟繩自由端設有配重物;所述軟繩可自所述擋板凸面繞過所述擋板后纏繞在所述橫釘上。
作為優選,所述底座上與所述滑道對應位置設有一排漏水孔。
作為優選,所述掛環位于所述筐體拐角處,水杯架更穩定。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上技術方案,將水杯架通過掛鉤掛在筐體內,在不需要時可以取下;水杯放在水杯架內,可以根據水杯大小通過滑動滑板來調節擋板與豎板之間的距離,使之剛好卡住水杯,彈簧回收鎖緊水杯,使得水杯便于攜帶。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構成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以及由這些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所帶來的優點之外,本實用新型所能解決的其他技術問題、技術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術特征以及這些技術特征所帶來的優點,將在下文中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自行車筐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水杯架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中:1、筐體;2、掛環;3、豎板;4、掛鉤;5、擋板;6、軟繩;7、底座;8、滑道;9、漏水孔;10、滑板;11、橫釘;12、配重物;13、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是一種自行車筐,包括筐體1和水杯架;所述筐體1內壁拐角處設有掛環2。所述水杯架包括固定架和活動架;所述固定架包括截面呈弧形的豎板3和連接在豎板3凹面一側下端的底座7;所述豎板3凸面設有掛鉤4,掛在所述掛環2上;所述底座7上設有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的槽型滑道8;所述底座7上與所述滑道8對應位置設有一排漏水孔9,防止水杯架內因灑水或下雨而積水生銹或腐爛。所述活動架包括截面呈弧形的擋板5和連接在擋板5凹面一側下端的滑板10;所述滑板10截面呈與所述滑道8截面相應的梯形,上表面與所述底座7上表面平齊,使得水杯架底面基本呈平面,便于水杯的穩定放置;所述滑板10遠離所述擋板5的一端插入所述滑道8內,端面通過彈簧13與所述豎板3連接,整體可沿所述滑道8移動,調節擋板5與豎板3間距離,使之適應更多尺寸的水杯。
所述豎板3一邊連接有一根軟繩6,另一邊設有可供所述軟繩6纏繞的橫釘11;所述軟繩6自由端設有配重物12;所述軟繩6可自所述擋板5凸面繞過所述擋板5后纏繞在所述橫釘11上。當水杯架內放置的水杯非常細或者放置卷成筒狀的試卷等物品時,軟繩6可以防止物品自豎板3與擋板5間落出。
本申請的工作原理為:將水杯架通過掛鉤掛在筐體內,在不需要時可以取下;水杯放在水杯架內,可以根據水杯大小通過滑動滑板來調節擋板與豎板之間的距離,使之剛好卡住水杯,彈簧回收鎖緊水杯,使得水杯便于攜帶。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