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搬運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水利工程樁基的安全搬運裝置。
背景技術: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達到除害興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稱為水工程。水是人類生產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狀態并不完全符合人類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澇災害,并進行水量的調節和分配,以滿足人民生活和生產對水資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壩、堤、溢洪道、水閘、進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魚道等不同類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實現其目標。按目的或服務對象可分為:防止洪水災害的防洪工程;防止旱、澇、漬災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農田水利工程,或稱灌溉和排水工程;將水能轉化為電能的水力發電工程;改善和創建航運條件的航道和港口工程;為工業和生活用水服務,并處理和排除污水和雨水的城鎮供水和排水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質污染,維護生態平衡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環境水利工程;保護和增進漁業生產的漁業水利工程;圍海造田,滿足工農業生產或交通運輸需要的海涂圍墾工程等。一項水利工程同時為防洪、灌溉、發電、航運等多種目標服務的,稱為綜合利用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樁基有大有小,有長有短,而且水利工程中樁基的需求量比較大,現有的方法是小的樁基通過扔搬運方式解決,大的廠的樁基都過吊車進行搬運。而人工搬運不僅效率低,而且可能會有危險,吊車不僅占據地方較大,而且費用較貴,不實用,因此亟需研發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的用于水利工程樁基的安全搬運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為了克服而人工搬運不僅效率低,而且可能會有危險,吊車不僅占據地方較大,而且費用較貴,不實用的缺點,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的用于水利工程樁基的安全搬運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這樣一種用于水利工程樁基的安全搬運裝置,包括有第一車體、車輪、連接機構、滑動機構、起重機構、拉桿和第二車體,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底部均設有車輪,第一車體與第二車體之間通過連接機構進行連接,第二車體內設有滑動機構,滑動機構上設有起重機構,第二車體右端鉸接連接有拉桿。
優選地,連接機構包括有第一連接塊、第二連接塊、第一連接桿和第一螺栓,第一車體右端設有第一連接塊,第二車體左端設有第二連接塊,第一連接塊與第二連接塊配合,并且第一連接塊與第二連接塊對應位置均開有至少三個第一通孔,第一連接塊與第二連接塊上的第一通孔內插有第一連接桿,第一連接桿后端開有第一螺紋孔,第一螺栓與第一螺紋孔配合。
優選地,滑動機構包括有滑軌、卡槽、滑塊、卡塊和第一固定塊,第二車體內嵌有滑軌,滑軌上滑動式設有滑塊,滑塊左右兩側中部均設有第一固定塊,第一固定塊上均開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內插有卡塊,滑軌中部從左至右均勻間隔的開有卡槽,卡塊與卡槽配合。
優選地起重機構包括有安裝架、第一安裝座、起重桿、頂板、第二安裝座、氣缸、擺動塊、第一鏈條和掛鉤,滑塊頂部設有安裝架,安裝架左側上部設有第一安裝座,第一安裝座上鉸接連接有起重桿,起重桿左端連接有第一鏈條,第一鏈條底端連接有掛鉤,安裝架頂端設有頂板,頂板底部左側設有第二安裝座,第二安裝座上鉸接連接有氣缸,氣缸底端連接有擺動塊,擺動塊與起重桿中部鉸接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有防護機構,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上前后兩側均設有防護機構,防護機構包括有滑板、第一插塊、第二固定塊、第二螺栓、螺母、擋板、第二插塊和插桿,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內前后兩側均開有腔體,腔體內滑動式連接有滑板,滑板左右兩端均開有滑槽,滑板底部左右兩側對稱設有第一插塊,第一插塊上開有第三通孔,第一插塊對應的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上的位置開有凹槽,腔體左右兩側的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上均設有第二固定塊,第二固定塊上開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內插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上連接有螺母,螺母與滑槽配合,滑板上通過合頁連接有擋板,擋板底部與第一插塊對應位置設有第二插塊,第二插塊上也開有第三通孔,第二插塊內的第三通孔內插有插桿。
優選地,還包括有制動機構,車輪上設有制動機構,制動機構包括有制動盒、轉桿、剎車片和踏板,車輪左側連接有制動盒,制動盒上鉸接連接有轉桿,轉桿底端連接有剎車片,轉桿左端連接有踏板。
優選地,還包括有第二鏈條和掛環,第二鏈條兩端均設有掛環,掛環與掛鉤配合,第二鏈條通過一端的掛環掛于掛鉤上。
優選地,還包括有護套,拉桿上套有護套。
優選地,還包括有擋塊,第二車體右部前后兩側均設有擋塊,擋塊位于拉桿左側。
優選地,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的材質為不銹鋼。
工作原理:當需要搬運的水利工程樁基較短小時,工人首先通過連接機構將第一車體與第二車體連接,再通過滑動機構帶動起重機構運動至合適位置,進而通過起重機構將樁基帶上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上即可,當需要搬運的水利工程樁基較長時,工人首先通過滑動機構帶動起重機構運動至合適位置,再通過起重機構將樁基一端搬上第二車體上,再將起重機構移動至合適位置,然后將樁基另一端搬上第二車體上,再通過連接機構將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連接,然后通過拉桿和車輪的配合即可將樁基搬運至放置位置,操作方便,并且省時省力,安全隱患小。
因為連接機構包括有第一連接塊、第二連接塊、第一連接桿和第一螺栓,第一車體右端設有第一連接塊,第二車體左端設有第二連接塊,第一連接塊與第二連接塊配合,并且第一連接塊與第二連接塊對應位置均開有至少三個第一通孔,第一連接塊與第二連接塊上的第一通孔內插有第一連接桿,第一連接桿后端開有第一螺紋孔,第一螺栓與第一螺紋孔配合,需要連接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時,只需將第二連接塊插入第一連接塊,再將第一連接桿插入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重合的第一通孔內,然后將第一連接桿擰入第一螺紋孔內,使得第一連接桿不會滑出,從而固定連接了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因為第一通孔至少為三個,進而可通過調整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之間重合的第一通孔位置,達到調整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連接后長度的效果,使得可搬運的樁基長度范圍增大。
因為滑動機構包括有滑軌、卡槽、滑塊、卡塊和第一固定塊,第二車體內嵌有滑軌,滑軌上滑動式設有滑塊,滑塊左右兩側中部均設有第一固定塊,第一固定塊上均開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內插有卡塊,滑軌中部從左至右均勻間隔的開有卡槽,卡塊與卡槽配合,當需要移動起重機構位置是,首先工人將卡塊從卡槽內拔出,再移動滑塊,帶動起重機構運動至合適位置后,通過移動起重機構,再將卡塊插入此時對應的卡槽內,使得滑塊不能再移動,進而使得起重機構能夠安全的進行工作。
因為起重機構包括有安裝架、第一安裝座、起重桿、頂板、第二安裝座、氣缸、擺動塊、第一鏈條和掛鉤,滑塊頂部設有安裝架,安裝架左側上部設有第一安裝座,第一安裝座上鉸接連接有起重桿,起重桿左端連接有第一鏈條,第一鏈條底端連接有掛鉤,安裝架頂端設有頂板,頂板底部左側設有第二安裝座,第二安裝座上鉸接連接有氣缸,氣缸底端連接有擺動塊,擺動塊與起重桿中部鉸接連接,當需要將樁基搬運至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上時,工人首先通過鋼索等工具將樁基套住,再將鋼索掛于掛鉤上,然后工人控制氣缸收縮,即可帶動起重桿向上擺動,當樁基高于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時,工人控制氣缸伸長,帶動起重桿向下擺動,當樁基被放置到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上時,工人控制氣缸停止工作。
因為還包括有防護機構,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上前后兩側均設有防護機構,防護機構包括有滑板、第一插塊、第二固定塊、第二螺栓、螺母、擋板、第二插塊和插桿,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內前后兩側均開有腔體,腔體內滑動式連接有滑板,滑板左右兩端均開有滑槽,滑板底部左右兩側對稱設有第一插塊,第一插塊上開有第三通孔,第一插塊對應的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上的位置開有凹槽,腔體左右兩側的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上均設有第二固定塊,第二固定塊上開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內插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上連接有螺母,螺母與滑槽配合,滑板上通過合頁連接有擋板,擋板底部與第一插塊對應位置設有第二插塊,第二插塊上也開有第三通孔,第二插塊內的第三通孔內插有插桿,當樁基放置到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上后,工人首先將滑板拉動至前端超出樁基前端,此時螺母位于滑槽內,再將擋板轉動至與滑板垂直,然后將插桿插入第一插塊內,使得擋板被固定,然后推動擋板至與樁基接觸,接著將第二螺栓擰緊,進而通過第二螺栓和螺母與滑槽之間的配合,使得滑板不能繼續移動,如此,在搬運過程中,樁基不會滑出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起到了防護的效果,避免了樁基滑出造成的安全隱患。
因為還包括有制動機構,車輪上設有制動機構,制動機構包括有制動盒、轉桿、剎車片和踏板,車輪左側連接有制動盒,制動盒上鉸接連接有轉桿,轉桿底端連接有剎車片,轉桿左端連接有踏板,當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不需要移動時,工人踩下踏板,使得轉桿逆時針轉動,進而使得剎車片與車輪接觸,從而使得車輪不能轉動,起到了制動的效果,當需要移動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時,工人勾動踏板順時針轉動,使得轉桿順時針轉動,進而使得剎車片離開車輪,解除制動。
因為還包括有第二鏈條和掛環,第二鏈條兩端均設有掛環,掛環與掛鉤配合,第二鏈條通過一端的掛環掛于掛鉤上,工人可通過第二鏈條環繞樁基,再將另一端的掛環掛于掛鉤上,即可對樁基進行下一步操作,省去了攜帶鋼索之類的物件的麻煩。
因為還包括有護套,拉桿上套有護套,使得工人在握住拉桿時更加舒適。
因為還包括有擋塊,第二車體右部前后兩側均設有擋塊,擋塊位于拉桿左側,需要推動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時,拉桿觸碰到擋塊便不可繼續轉動,更加方便推動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
因為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的材質為不銹鋼,延長了裝置的使用壽命。
(3)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起重機構即可將樁基搬上第一車體和第二車體,并且通過調整連接機構能搬運不同長短的樁基,通過防護機構可防止樁基再搬運過程中滑落,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操作方便,適宜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車體的第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滑動機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起重機構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連接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二車體的第二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a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防護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制動機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起重機構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第一車體,2-車輪,3-連接機構,31-第一連接塊,32-第一通孔,33-第二連接塊,34-第一連接桿,35-第一螺紋孔,36-第一螺栓,4-滑動機構,41-滑軌,42-卡槽,43-滑塊,44-卡塊,45-第一固定塊,46-第二通孔,5-起重機構,51-安裝架,52-第一安裝座,53-起重桿,54-頂板,55-第二安裝座,56-氣缸,57-擺動塊,58-第一鏈條,59-掛鉤,510-第二鏈條,511-掛環,6-拉桿,7-防護機構,71-腔體,72-滑板,73-滑槽,74-第三通孔,75-第一插塊,76-凹槽,77-第二固定塊,78-第四通孔,79-第二螺栓,710-螺母,711-擋板,712-第二插塊,713-插桿,8-護套,9-第二車體,10-擋塊,11-制動機構,111-制動盒,112-轉桿,113-剎車片,114-踏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水利工程樁基的安全搬運裝置,如圖1-11所示,包括有第一車體1、車輪2、連接機構3、滑動機構4、起重機構5、拉桿6和第二車體9,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底部均設有車輪2,第一車體1與第二車體9之間通過連接機構3進行連接,第二車體9內設有滑動機構4,滑動機構4上設有起重機構5,第二車體9右端鉸接連接有拉桿6。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水利工程樁基的安全搬運裝置,如圖1-11所示,包括有第一車體1、車輪2、連接機構3、滑動機構4、起重機構5、拉桿6和第二車體9,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底部均設有車輪2,第一車體1與第二車體9之間通過連接機構3進行連接,第二車體9內設有滑動機構4,滑動機構4上設有起重機構5,第二車體9右端鉸接連接有拉桿6。
連接機構3包括有第一連接塊31、第二連接塊33、第一連接桿34和第一螺栓36,第一車體1右端設有第一連接塊31,第二車體9左端設有第二連接塊33,第一連接塊31與第二連接塊33配合,并且第一連接塊31與第二連接塊33對應位置均開有至少三個第一通孔32,第一連接塊31與第二連接塊33上的第一通孔32內插有第一連接桿34,第一連接桿34后端開有第一螺紋孔35,第一螺栓36與第一螺紋孔35配合。
實施例3
一種用于水利工程樁基的安全搬運裝置,如圖1-11所示,包括有第一車體1、車輪2、連接機構3、滑動機構4、起重機構5、拉桿6和第二車體9,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底部均設有車輪2,第一車體1與第二車體9之間通過連接機構3進行連接,第二車體9內設有滑動機構4,滑動機構4上設有起重機構5,第二車體9右端鉸接連接有拉桿6。
連接機構3包括有第一連接塊31、第二連接塊33、第一連接桿34和第一螺栓36,第一車體1右端設有第一連接塊31,第二車體9左端設有第二連接塊33,第一連接塊31與第二連接塊33配合,并且第一連接塊31與第二連接塊33對應位置均開有至少三個第一通孔32,第一連接塊31與第二連接塊33上的第一通孔32內插有第一連接桿34,第一連接桿34后端開有第一螺紋孔35,第一螺栓36與第一螺紋孔35配合。
滑動機構4包括有滑軌41、卡槽42、滑塊43、卡塊44和第一固定塊45,第二車體9內嵌有滑軌41,滑軌41上滑動式設有滑塊43,滑塊43左右兩側中部均設有第一固定塊45,第一固定塊45上均開有第二通孔46,第二通孔46內插有卡塊44,滑軌41中部從左至右均勻間隔的開有卡槽42,卡塊44與卡槽42配合。
實施例4
一種用于水利工程樁基的安全搬運裝置,如圖1-11所示,包括有第一車體1、車輪2、連接機構3、滑動機構4、起重機構5、拉桿6和第二車體9,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底部均設有車輪2,第一車體1與第二車體9之間通過連接機構3進行連接,第二車體9內設有滑動機構4,滑動機構4上設有起重機構5,第二車體9右端鉸接連接有拉桿6。
連接機構3包括有第一連接塊31、第二連接塊33、第一連接桿34和第一螺栓36,第一車體1右端設有第一連接塊31,第二車體9左端設有第二連接塊33,第一連接塊31與第二連接塊33配合,并且第一連接塊31與第二連接塊33對應位置均開有至少三個第一通孔32,第一連接塊31與第二連接塊33上的第一通孔32內插有第一連接桿34,第一連接桿34后端開有第一螺紋孔35,第一螺栓36與第一螺紋孔35配合。
滑動機構4包括有滑軌41、卡槽42、滑塊43、卡塊44和第一固定塊45,第二車體9內嵌有滑軌41,滑軌41上滑動式設有滑塊43,滑塊43左右兩側中部均設有第一固定塊45,第一固定塊45上均開有第二通孔46,第二通孔46內插有卡塊44,滑軌41中部從左至右均勻間隔的開有卡槽42,卡塊44與卡槽42配合。
優選地起重機構5包括有安裝架51、第一安裝座52、起重桿53、頂板54、第二安裝座55、氣缸56、擺動塊57、第一鏈條58和掛鉤59,滑塊43頂部設有安裝架51,安裝架51左側上部設有第一安裝座52,第一安裝座52上鉸接連接有起重桿53,起重桿53左端連接有第一鏈條58,第一鏈條58底端連接有掛鉤59,安裝架51頂端設有頂板54,頂板54底部左側設有第二安裝座55,第二安裝座55上鉸接連接有氣缸56,氣缸56底端連接有擺動塊57,擺動塊57與起重桿53中部鉸接連接。
還包括有防護機構7,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上前后兩側均設有防護機構7,防護機構7包括有滑板72、第一插塊75、第二固定塊77、第二螺栓79、螺母710、擋板711、第二插塊712和插桿713,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內前后兩側均開有腔體71,腔體71內滑動式連接有滑板72,滑板72左右兩端均開有滑槽73,滑板72底部左右兩側對稱設有第一插塊75,第一插塊75上開有第三通孔74,第一插塊75對應的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上的位置開有凹槽76,腔體71左右兩側的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上均設有第二固定塊77,第二固定塊77上開有第四通孔78,第四通孔78內插有第二螺栓79,第二螺栓79上連接有螺母710,螺母710與滑槽73配合,滑板72上通過合頁連接有擋板711,擋板711底部與第一插塊75對應位置設有第二插塊712,第二插塊712上也開有第三通孔74,第二插塊712內的第三通孔74內插有插桿713。
還包括有制動機構11,車輪2上設有制動機構11,制動機構11包括有制動盒111、轉桿112、剎車片113和踏板114,車輪2左側連接有制動盒111,制動盒111上鉸接連接有轉桿112,轉桿112底端連接有剎車片113,轉桿112左端連接有踏板114。
還包括有第二鏈條510和掛環511,第二鏈條510兩端均設有掛環511,掛環511與掛鉤59配合,第二鏈條510通過一端的掛環511掛于掛鉤59上。
還包括有護套8,拉桿6上套有護套8。
還包括有擋塊10,第二車體9右部前后兩側均設有擋塊10,擋塊10位于拉桿6左側。
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的材質為不銹鋼。
工作原理:當需要搬運的水利工程樁基較短小時,工人首先通過連接機構3將第一車體1與第二車體9連接,再通過滑動機構4帶動起重機構5運動至合適位置,進而通過起重機構5將樁基帶上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上即可,當需要搬運的水利工程樁基較長時,工人首先通過滑動機構4帶動起重機構5運動至合適位置,再通過起重機構5將樁基一端搬上第二車體9上,再將起重機構5移動至合適位置,然后將樁基另一端搬上第二車體9上,再通過連接機構3將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連接,然后通過拉桿6和車輪2的配合即可將樁基搬運至放置位置,操作方便,并且省時省力,安全隱患小。
因為連接機構3包括有第一連接塊31、第二連接塊33、第一連接桿34和第一螺栓36,第一車體1右端設有第一連接塊31,第二車體9左端設有第二連接塊33,第一連接塊31與第二連接塊33配合,并且第一連接塊31與第二連接塊33對應位置均開有至少三個第一通孔32,第一連接塊31與第二連接塊33上的第一通孔32內插有第一連接桿34,第一連接桿34后端開有第一螺紋孔35,第一螺栓36與第一螺紋孔35配合,需要連接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時,只需將第二連接塊33插入第一連接塊31,再將第一連接桿34插入第一連接塊31和第二連接塊33重合的第一通孔32內,然后將第一連接桿34擰入第一螺紋孔35內,使得第一連接桿34不會滑出,從而固定連接了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因為第一通孔32至少為三個,進而可通過調整第一連接塊31和第二連接塊33之間重合的第一通孔32位置,達到調整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連接后長度的效果,使得可搬運的樁基長度范圍增大。
因為滑動機構4包括有滑軌41、卡槽42、滑塊43、卡塊44和第一固定塊45,第二車體9內嵌有滑軌41,滑軌41上滑動式設有滑塊43,滑塊43左右兩側中部均設有第一固定塊45,第一固定塊45上均開有第二通孔46,第二通孔46內插有卡塊44,滑軌41中部從左至右均勻間隔的開有卡槽42,卡塊44與卡槽42配合,當需要移動起重機構5位置是,首先工人將卡塊44從卡槽42內拔出,再移動滑塊43,帶動起重機構5運動至合適位置后,通過移動起重機構5,再將卡塊44插入此時對應的卡槽42內,使得滑塊43不能再移動,進而使得起重機構5能夠安全的進行工作。
因為起重機構5包括有安裝架51、第一安裝座52、起重桿53、頂板54、第二安裝座55、氣缸56、擺動塊57、第一鏈條58和掛鉤59,滑塊43頂部設有安裝架51,安裝架51左側上部設有第一安裝座52,第一安裝座52上鉸接連接有起重桿53,起重桿53左端連接有第一鏈條58,第一鏈條58底端連接有掛鉤59,安裝架51頂端設有頂板54,頂板54底部左側設有第二安裝座55,第二安裝座55上鉸接連接有氣缸56,氣缸56底端連接有擺動塊57,擺動塊57與起重桿53中部鉸接連接,當需要將樁基搬運至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上時,工人首先通過鋼索等工具將樁基套住,再將鋼索掛于掛鉤59上,然后工人控制氣缸56收縮,即可帶動起重桿53向上擺動,當樁基高于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時,工人控制氣缸56伸長,帶動起重桿53向下擺動,當樁基被放置到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上時,工人控制氣缸56停止工作。
因為還包括有防護機構7,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上前后兩側均設有防護機構7,防護機構7包括有滑板72、第一插塊75、第二固定塊77、第二螺栓79、螺母710、擋板711、第二插塊712和插桿713,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內前后兩側均開有腔體71,腔體71內滑動式連接有滑板72,滑板72左右兩端均開有滑槽73,滑板72底部左右兩側對稱設有第一插塊75,第一插塊75上開有第三通孔74,第一插塊75對應的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上的位置開有凹槽76,腔體71左右兩側的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上均設有第二固定塊77,第二固定塊77上開有第四通孔78,第四通孔78內插有第二螺栓79,第二螺栓79上連接有螺母710,螺母710與滑槽73配合,滑板72上通過合頁連接有擋板711,擋板711底部與第一插塊75對應位置設有第二插塊712,第二插塊712上也開有第三通孔74,第二插塊712內的第三通孔74內插有插桿713,當樁基放置到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上后,工人首先將滑板72拉動至前端超出樁基前端,此時螺母710位于滑槽73內,再將擋板711轉動至與滑板72垂直,然后將插桿713插入第一插塊75內,使得擋板711被固定,然后推動擋板711至與樁基接觸,接著將第二螺栓79擰緊,進而通過第二螺栓79和螺母710與滑槽73之間的配合,使得滑板72不能繼續移動,如此,在搬運過程中,樁基不會滑出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起到了防護的效果,避免了樁基滑出造成的安全隱患。
因為還包括有制動機構11,車輪2上設有制動機構11,制動機構11包括有制動盒111、轉桿112、剎車片113和踏板114,車輪2左側連接有制動盒111,制動盒111上鉸接連接有轉桿112,轉桿112底端連接有剎車片113,轉桿112左端連接有踏板114,當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不需要移動時,工人踩下踏板114,使得轉桿112逆時針轉動,進而使得剎車片113與車輪2接觸,從而使得車輪2不能轉動,起到了制動的效果,當需要移動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時,工人勾動踏板114順時針轉動,使得轉桿112順時針轉動,進而使得剎車片113離開車輪2,解除制動。
因為還包括有第二鏈條510和掛環511,第二鏈條510兩端均設有掛環511,掛環511與掛鉤59配合,第二鏈條510通過一端的掛環511掛于掛鉤59上,工人可通過第二鏈條510環繞樁基,再將另一端的掛環511掛于掛鉤59上,即可對樁基進行下一步操作,省去了攜帶鋼索之類的物件的麻煩。
因為還包括有護套8,拉桿6上套有護套8,使得工人在握住拉桿6時更加舒適。
因為還包括有擋塊10,第二車體9右部前后兩側均設有擋塊10,擋塊10位于拉桿6左側,需要推動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時,拉桿6觸碰到擋塊10便不可繼續轉動,更加方便推動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
因為第一車體1和第二車體9的材質為不銹鋼,延長了裝置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