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車輛輔助輪驅動裝置,尤其涉及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1、兩輪車輛輔助輪裝置主要作用于兩輪電動車輛,包括電動自行車或摩托車等,通常包括輔助輪、驅動組件和傳動組件,其中,輔助輪安裝在傳動組件上,驅動組件用于驅動傳動組件,使得輔助輪相對于地面緊貼或脫離,達到對停止或慢速形式的車輛進行輔助的目的。
2、公開(公告)號為cn117163192a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摩托車用輔助輪裝置,包括平叉夾持件,所述平叉夾持件有2個,相互對稱設置于后車平叉的左支撐臂和右支撐臂上,2個所述平叉夾持件之間還通過貫穿后輪空心軸的夾持件連桿進行連接;折疊臂組件,所述折疊臂組件包括相互之間通過軸連接上支臂和下支臂,所述上支臂的上支臂旋轉端與所述平叉夾持件活動連接,所述下支臂的底端連接有滾輪;還包括一個下支臂拉桿,所述下支臂拉桿的一端與設置于所述下支臂內側的下支臂軸接柱軸連接,所述下支臂拉桿的拉桿旋轉端與所述平叉夾持件活動連接;折疊驅動機構,所述折疊驅動機構包括蝸輪蝸桿減速機,和通過所述蝸輪蝸桿減速機驅動做圓弧形運動的傳動齒桿,所述傳動齒桿包括相互連接的傳動桿和齒桿,所述傳動桿與所述上支臂旋轉端連接。該裝置不僅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控制精度高,能很好的適配摩托車,增加摩托車行駛過程中,如慢速、停車或轉彎時的輔助支撐,還可有效提高摩托車駕駛的安全性,給駕駛者帶來很好的駕駛體驗。
3、但是,其折疊驅動機構采用外置式形式,不僅會占用一定的外部空間,而且易受到外部環境中物件的碰撞,進而造成損傷甚至造成裝置損壞,且無法為輔助輪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增加了駕駛人員的安全風險。
4、因此,亟需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該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用以解決現有輔助輪裝置采用外置式驅動機構會占用一定的外部空間,而且易受到外部環境中物件的碰撞,進而造成損傷甚至造成裝置損壞,且無法為輔助輪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增加了駕駛人員的安全風險的技術問題。
2、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3、一種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包括連接有輔助輪的輔助輪支臂組件,所述輔助輪支臂組件上開設有驅動模塊嵌槽,并通過嵌槽蓋板扣合,構成用于安裝驅動模塊的安裝室;所述驅動模塊上連接有驅動齒軸,所述嵌槽蓋板上開設有能供所述驅動齒軸貫穿的驅動齒軸通孔;還包括一個設置于所述嵌槽蓋板外側的車架固定板,所述車架固定板與所述嵌槽蓋板之間通過轉軸鉸接,并在所述車架固定板上設置有能與所述驅動齒軸嚙合的齒條。
4、進一步地,所述車架固定板的內側面作為旋轉面,并在所述旋轉面上設置有齒條凸臺,所述齒條凸臺上設置有供所述齒條嵌設與安裝的齒條嵌槽。
5、進一步地,所述齒條成圓弧形。
6、進一步地,所述嵌槽蓋板成階梯狀,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階梯臺面和第二階梯臺面,所述第一階梯臺面高于所述第二階梯臺面;所述第一階梯臺面對應于所述旋轉面。
7、進一步地,所述轉軸安裝于所述第一階梯臺面,所述驅動齒軸通孔設置于所述第一階梯臺面。
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階梯臺面上開設有轉軸第一通孔,所述旋轉面上開設有與所述轉軸第一通孔對應的轉軸第二通孔,所述轉軸分別貫穿所述轉軸第一通孔和所述轉軸第二通孔。
9、進一步地,所述轉軸還包括一個止轉座,對應的,在所述嵌槽蓋板上設置有能嵌設所述止轉座的止轉座嵌槽。
10、進一步地,所述齒條凸臺為圓弧形,在所述嵌槽蓋板上設置有角度限位柱,所述角度限位柱能與所述齒條凸臺的兩端抵觸,實現旋轉角度的限位。
11、進一步地,所述輔助輪支臂組件包括相互鉸接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的末端活動連接有所述輔助輪;所述第二支臂上還鉸接有拉桿,所述拉桿的另一端與所述車架固定板鉸接。
12、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模塊為蝸輪蝸桿減速機。
13、有益效果
1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采用隱藏式設計,通過在輔助輪支臂上開設驅動模塊嵌槽,將容易遭受外部干擾或碰撞的驅動模塊隱藏于期內,不僅不影響其正常的工作,而且能更有效的減小輔助輪裝置的整體體積,提高了駕駛的安全性。本機構不僅結構簡單,控制精度高,而且能對驅動模塊進行有效的防護,延長輔助輪裝置的使用壽命。
1.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有輔助輪(9)的輔助輪支臂組件(1),所述輔助輪支臂組件(1)上開設有驅動模塊嵌槽(2),并通過嵌槽蓋板(3)扣合,構成用于安裝驅動模塊(6)的安裝室;所述驅動模塊(6)上連接有驅動齒軸(7),所述嵌槽蓋板(3)上開設有能供所述驅動齒軸(7)貫穿的驅動齒軸通孔(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固定板(4)的內側面作為旋轉面(401),并在所述旋轉面(401)上設置有齒條凸臺(402),所述齒條凸臺(402)上設置有供所述齒條(10)嵌設與安裝的齒條嵌槽(40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10)成圓弧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蓋板(3)成階梯狀,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階梯臺面(301)和第二階梯臺面(302),所述第一階梯臺面(301)高于所述第二階梯臺面(302);所述第一階梯臺面(301)對應于所述旋轉面(40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5)安裝于所述第一階梯臺面(301),所述驅動齒軸通孔(8)設置于所述第一階梯臺面(30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階梯臺面(301)上開設有轉軸第一通孔(12),所述旋轉面(401)上開設有與所述轉軸第一通孔(12)對應的轉軸第二通孔(13),所述轉軸(5)分別貫穿所述轉軸第一通孔(12)和所述轉軸第二通孔(1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5)還包括一個止轉座(501),對應的,在所述嵌槽蓋板(3)上設置有能嵌設所述止轉座(501)的止轉座嵌槽(14)。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凸臺(402)為圓弧形,在所述嵌槽蓋板(3)上設置有角度限位柱(15),所述角度限位柱(15)能與所述齒條凸臺(402)的兩端抵觸,實現旋轉角度的限位。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輪支臂組件(1)包括相互鉸接的第一支臂(101)和第二支臂(102),所述第二支臂(102)的末端活動連接有所述輔助輪(9);所述第二支臂(102)上還鉸接有拉桿(103),所述拉桿(103)的另一端與所述車架固定板(4)鉸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隱藏式輔助輪支臂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模塊(6)為蝸輪蝸桿減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