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汽車動剛度支架,特別涉及一種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和副車架。
背景技術:
1、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汽車的nvh(噪聲、振動、聲振粗糙度)性能成為影響用戶購買汽車的幾個重要因素,nvh是一個“激勵→傳遞→響應”的系統問題,三個環節都不可或缺,動剛度作為傳遞環節重要的參數控制指標,在激勵力無法實現降低的情況下,動剛度的增強則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不僅能夠起到降低振動傳遞,提升nvh性能的效果,同時也能夠改善由于動剛度不足引起的乘坐舒適性和車身結構件的疲勞壽命問題。然而,現有的車身與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布置不夠簡單和不夠合理,使得后副車架的振動傳遞至車身,導致提升nvh性能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包括:
2、后縱梁部;
3、支架部,沿著所述后縱梁部徑向方向設置于所述后縱梁部的一側上,以使所述后縱梁部被分割成獨立的安裝部用以安裝其他部件;
4、連接部,穿過所述后縱梁部并與在所述后縱梁部上的所述支架部固定連接;
5、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設置于所述后縱梁部的另一側上,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支架部的對側,所述連接部壓設于所述固定部上并穿過所述后縱梁部。
6、可選的,在所述后縱梁部的正面上具有第一安裝槽,所述支架部沿著所述后縱梁部徑向方向設于所述第一安裝槽內,所述連接部從所述支架部的另一面上穿過至所述第一安裝槽中與所述支架部固定連接。
7、可選的,在所述支架部上設有固定槽,所述連接部穿過所述第一安裝槽與所述固定槽配合。
8、可選的,在所述支架部上設有第一固定面、第二固定面和第三固定面,所述第一固定面位于所述固定槽內以與所述連接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面與所述第一固定面之間相對垂直以與所述后縱梁部的平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面位于所述支架部的一側上以與所述第一安裝槽內壁固定連接。
9、可選的,在所述后縱梁部的背面上具有第二安裝槽,在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后縱梁部的徑向方向設置以將所述第二安裝槽隔斷。
10、可選的,所述后縱梁部和所述支架部焊點連接。
11、可選的,所述支架部和所述連接部燒焊連接。
12、可選的,所述后縱梁部和所述固定部焊點連接。
13、可選的,所述連接部為螺柱。
14、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副車架,包括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
15、本實用新型的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通過支架部和固定部沿后縱梁部的對側上均徑向設置,徑向設置能夠增加支架部、固定部分別與連接部的固定面積,從而加強了連接部與周邊部件之間的連接穩定性,而且徑向設置的支架部和固定部與軸向設置相比較,徑向設置支架部和固定部的安裝點位動剛度有明顯的提升,減少后副車架的振動傳遞至車身,進一步的支架部和固定部在后縱梁部上能形成隔斷,從而提升了后縱梁部的穩定性,另外本機構各個布置簡單、合理。
16、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1.一種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縱梁部(3)的正面上具有第一安裝槽(31),所述支架部(1)沿著所述后縱梁部(3)徑向方向設于所述第一安裝槽(31)內,所述連接部(2)從所述支架部(1)的另一面上穿過至所述第一安裝槽(31)中與所述支架部(1)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部(1)上設有固定槽(11),所述連接部(2)穿過所述第一安裝槽(31)與所述固定槽(11)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部(1)上設有第一固定面(12)、第二固定面(13)和第三固定面(14),所述第一固定面(12)位于所述固定槽(11)內以與所述連接部(2)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面(13)與所述第一固定面(12)之間相對垂直以與所述后縱梁部(3)的平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面(14)位于所述支架部(1)的一側上以與所述第一安裝槽(31)內壁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縱梁部(3)的背面上具有第二安裝槽(32),在所述固定部(4)沿所述后縱梁部(3)的徑向方向設置以將所述第二安裝槽(32)隔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縱梁部(3)和所述支架部(1)焊點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1)和所述連接部(2)燒焊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縱梁部(3)和所述固定部(4)焊點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2)為螺柱。
10.一種副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提高車身后副車架安裝點動剛度的支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