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銅帶加工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銅帶繞卷裝置。
背景技術:
在銅帶的生產加工過程中,需要將銅帶進行繞卷,在繞卷過程中,銅帶邊緣會出現卷邊現象,而且銅帶位置如果發生偏移,也會造成銅帶邊部損壞,產生褶皺,對銅帶表面造成挫傷,這些問題都會嚴重的影響銅帶質量,造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銅帶繞卷裝置,解決銅帶繞卷過程中出現卷邊、損傷等問題。
為實現所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銅帶繞卷裝置,包括機架、牽引機構、光電檢測機構、收卷機構和電控機構,牽引機構、光電檢測機構和收卷機構依次安裝在機架上,
所述牽引機構包括上牽引輥和下牽引輥,二者分別安裝有控制相應的牽引輥轉動的電機A和電機B;
所述光電檢測機構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上設有若干紅外發射二極管,下板設有若干紅外接收二極管,紅外接收二極管輸出光電信號至信號放大器,信號放大器與電控機構的信號輸入端相連;
所述收卷機構包括收卷輥和糾偏裝置,待收卷的銅帶經過牽引機構后進入收卷輥,該收卷輥的一端連接有控制其轉動的電機C,同時還連接有控制其上下、左右運動的糾偏裝置;
所述電控機構包括電機控制器、糾偏裝置控制器和顯示器。
進一步地,所述的糾偏裝置包括上板、高度調節裝置、水平調節裝置和底板;所述的高度調節裝置包括伸縮支桿和支撐液壓缸,所述的伸縮支桿為T型,其上端通過支柱與收卷輥固定連接,其下端穿過上板與支撐液壓缸連接,支撐液壓缸下方于滑盤固定連接,滑盤與底板上表面的滑槽之間設有滾動體;所述的水平調節裝置包括連接套、水平液壓缸及液壓缸座,所述的連接套位于上板下方,套在伸縮支桿上,且其一側通過水平伸縮支桿與水平液壓缸連接,該水平液壓缸通過液壓缸座與上板一側連接;所述上板底部通過支腿與底板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收卷輥上設置有張力檢測裝置,該張力檢測裝置信號輸出端與電控機構的信號輸入端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電控機構還包括計量收卷輥轉動圈數并可設定值的圈數編碼器,該圈數編碼器的輸出端與電機控制器。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下表面設置有萬向輪。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銅帶繞卷裝置,通過設置上、下牽引輥,使得銅帶可以進行整平,防止銅帶卷邊;而且還設置有光電檢測機構及糾偏裝置,使得銅帶在繞卷過程中能及時調節位置,不偏移,進一步防止銅帶卷邊、損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糾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上牽引輥,3-下牽引輥,4-光電檢測機構,5-收卷機構,6-糾偏裝置,7-電控機構,8-支柱,9-伸縮支桿,10-上板,11-液壓缸座,12-水平液壓缸,13-水平伸縮支桿,14-支撐液壓缸,15-滑盤,16-底板,17-萬向輪,18-連接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銅帶繞卷裝置,包括機架(1)、牽引機構、光電檢測機構(4)、收卷機構(5)和電控機構(7),牽引機構、光電檢測機構(4)和收卷機構(5)依次安裝在機架(1)上,
牽引機構包括上牽引輥(2)和下牽引輥(3),二者分別安裝有控制相應的牽引輥轉動的電機A和電機B;上牽引輥(2)、下牽引輥(3)的設置,起到整平銅帶的作用。
光電檢測機構(4)包括上板(10)和下板,上板(10)上設有若干紅外發射二極管,下板設有若干紅外接收二極管,紅外接收二極管輸出光電信號與電控機構(7)的信號輸入端相連。
收卷機構(5)包括收卷輥和糾偏裝置(6),待收卷的銅帶經過牽引機構后進入收卷輥,該收卷輥的一端連接有控制其轉動的電機C,同時還連接有控制其上下、左右運動的糾偏裝置(6);
電控機構(7)包括電機控制器、糾偏裝置(6)控制器和顯示器。
如圖2所示,糾偏裝置(6)包括上板(10)、高度調節裝置、水平調節裝置和底板(16);高度調節裝置包括伸縮支桿(9)和支撐液壓缸(14),伸縮支桿(9)為T型,其上端通過支柱(8)與收卷輥固定連接,其下端穿過上板(10)與支撐液壓缸(14)連接,支撐液壓缸(14)下方于滑盤(15)固定連接,滑盤(15)與底板(16)上表面的滑槽之間設有滾動體;水平調節裝置包括連接套(18)、水平液壓缸(12)及液壓缸座(11),連接套(18)位于上板(10)下方,套在伸縮支桿(9)上,且其一側通過水平伸縮支桿(13)與水平液壓缸(12)連接,該水平液壓缸(12)通過液壓缸座(11)與上板(10)一側連接;上板(10)底部通過支腿與底板(16)固定連接。
當銅帶在繞卷過程中發生偏移,則紅外接收二極管無法接收到紅外發射二極管發射出的紅外線,信號傳輸至電控機構(7),由電控機構(7)控制糾偏裝置(6)帶動收卷輥上下或左右移動,使收卷輥、
收卷輥上設置有張力檢測裝置,該張力檢測裝置信號輸出端與電控機構(7)的信號輸入端相連,張力檢測裝置可監測銅帶拉伸過緊或過松,及時調整收卷輥的位置,防止銅帶損傷。
電控機構(7)還包括計量收卷輥轉動圈數并可設定值的圈數編碼器,該圈數編碼器的輸出端與電機控制器。
底板(16)下表面設置有萬向輪(17),方便糾偏裝置(6)的移動。
盡管已經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和列舉,應當理解,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對上述實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