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一種無塵電芯輸送設備,屬于電芯自動化生產。
背景技術:
1、傳統的電芯輸送依靠皮帶線或倍速鏈線體進行傳輸,這種傳統皮帶線或倍速鏈輸送的方式會產生粉塵或油污,同時只能依靠限位擋停來停止單個或多個電池,造成電池與限位擋停碰撞。而電芯生產過程中,皮帶粉塵、油污以及電池碰撞對電芯品質、良率影響較大。
2、針對此種情況,目前線體產生的粉塵和油污一直采用人工處理的方式,勞動強度大且無法從根本上處理問題,電池產品良率備受影響。
3、而針對電池碰撞的問題,目前沒有技術可以解決,而是靠增加緩沖來降低碰撞強度,無法有效改善電池碰撞產生的電池不良。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無塵電芯輸送設備,解決了皮帶線或倍速鏈輸送的方式會產生粉塵或油污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3、一種無塵電芯輸送設備,包括:
4、輸送機構,所述輸送機構包括多個用于輸送電芯的磁力傳動組件以及為多個所述磁力傳動組件提供動力的多個磁力驅動組件;
5、所述磁力傳動組件設有用于隔絕物料掉落塵物的防塵隔板。
6、可選的,所述輸送機構還包括相對設置的l型安裝板,所述磁力傳動組件的兩端對應設在兩個l型安裝板上,所述磁力驅動組件設在其中一側l型安裝板上。
7、可選的,所述磁力傳動組件包括傳動軸,所述傳動軸兩端分別設有對應安裝兩個l型安裝板的帶座軸承一,所述傳動軸上設有用于輸送電芯的輸送輪,所述傳動軸其中一端設有與磁力驅動組件匹配的磁力輪一。
8、可選的,所述磁力驅動組件包括主動軸,所述主動軸上間隔設有與磁力輪一匹配的磁力輪二,所述主動軸通過帶座軸承二設于其中一側l型安裝板上,所述主動軸通過驅動裝置驅動。
9、可選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和同步帶輪,所述同步帶輪設于主動軸上,所述電機輸出端與同步帶輪之間通過同步帶傳動連接。
10、可選的,所述電機通過電機安裝座與l型安裝板連接,所述電機外側設有防護罩。
11、可選的,所述輸送機構底部設有線體支撐。
12、可選的,兩個所述l型安裝板的內側安裝有導向條。
13、可選的,所述磁力驅動組件外側裝有防塵罩,所述防塵罩上設有觀察視窗。
14、可選的,每個所述磁力驅動組件區域內配設有多個光電傳感器。
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
16、本實用新型通過輸送輪與托盤的滾動摩擦替換傳統輸送線的滑動摩擦以及在磁力傳動組件設有防塵隔板,避免了輸送線粉塵和油污的產生;
17、本實用新型磁力輪安裝方式為間隙配合,避免了動力傳輸過程中的摩擦磨損,實現免維護;
18、本實用新型通過多段磁力傳動組件帶動磁力傳動組件運行,在運輸中實現單個動力段控制一個帶電芯托盤,多個待料托盤之間實現同步或者異步輸送,避免了電芯輸送過程時相互碰撞造成電芯品質不良。
1.一種無塵電芯輸送設備,其特征是,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塵電芯輸送設備,其特征是,所述輸送機構還包括相對設置的l型安裝板,所述磁力傳動組件的兩端對應設在兩個l型安裝板上,所述磁力驅動組件設在其中一側l型安裝板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塵電芯輸送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磁力傳動組件包括傳動軸,所述傳動軸兩端分別設有對應安裝兩個l型安裝板的帶座軸承一,所述傳動軸上設有用于輸送電芯的輸送輪,所述傳動軸其中一端設有與磁力驅動組件匹配的磁力輪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塵電芯輸送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磁力驅動組件包括主動軸,所述主動軸上間隔設有與磁力輪一匹配的磁力輪二,所述主動軸通過帶座軸承二設于其中一側l型安裝板上,所述主動軸通過驅動裝置驅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塵電芯輸送設備,其特征是,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和同步帶輪,所述同步帶輪設于主動軸上,所述電機輸出端與同步帶輪之間通過同步帶傳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塵電芯輸送設備,其特征是,所述電機通過電機安裝座與l型安裝板連接,所述電機外側設有防護罩。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塵電芯輸送設備,其特征是,所述輸送機構底部設有線體支撐。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塵電芯輸送設備,其特征是,兩個所述l型安裝板的內側安裝有導向條。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塵電芯輸送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磁力驅動組件外側裝有防塵罩,所述防塵罩上設有觀察視窗。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塵電芯輸送設備,其特征是,每個所述磁力驅動組件區域內配設有多個光電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