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絡筒機,具體為一種滌綸梭織坯布用高效絡筒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1、梭織面料是織機以投梭的形式,將紗線通過經、緯向的交錯而組成,其組織一般有平紋、斜紋和緞紋三大類以及它們的變化,在滌綸梭織面料制備過程中需要配合絡筒機進行輔助生產。
2、于2023年02月03日授權并公告的中國專利cn218434280u中公開了一種滌綸梭織坯布用高效絡筒輔助裝置,其中,包括絡筒機,絡筒機的底部固定設有底板,絡筒機的上端轉動設有轉輥,底板的頂部固定設有放置桿,放置桿的外側套設有線圈,絡筒機的側壁轉動設有多個導輥,絡筒機的側壁下端固定設有放置板,放置板內部開設有通孔,放置板的內部上端固定設有環形板,環形板和放置板之間設有齒圈,齒圈的頂部固定設有豎桿,豎桿的頂部通過連接調節組件設有蠟塊。上述申請文件中,在對紗線進行上蠟的過程中,僅僅采用蠟塊轉動的方式進行上蠟,使其上蠟效果較為有限。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滌綸梭織坯布用高效絡筒輔助裝置,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滌綸梭織坯布用高效絡筒輔助裝置,包括絡筒機本體,所述絡筒機本體的內部裝配有放置板,所述絡筒機本體的內部轉動連接有轉輥;
2、所述絡筒機本體的內部設置有調節組件一;所述調節組件一包括液壓倉一,所述轉輥的側面固定連接有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有齒輪,所述液壓倉一的一側活塞滑動連接有齒桿,所述液壓倉一的另一側活塞滑動連接有移動桿,所述移動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放置板的側面滑動連接有活動板,所述活動板的頂部裝配有蠟塊。
3、優選的,所述齒輪上設置有一半的齒牙,所述齒輪通過該齒牙與所述齒桿之間呈嚙合狀態,使得齒牙與齒桿嚙合時,齒輪轉動,齒桿隨之產生移動。
4、優選的,所述放置板位于所述移動桿的側面位置,所述移動桿與所述放置板之間呈固定狀態,使得移動桿移動,放置板隨之移動。
5、優選的,所述絡筒機本體的側面設置有調節組件二,所述調節組件二包括液壓倉二,所述液壓倉二的側面活塞滑動連接有調節桿,所述調節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有滑塊。
6、優選的,所述液壓倉二位于所述液壓倉一的側面位置,所述液壓倉二與所述液壓倉一之間固定連接且連通,使得液壓倉一內的液體可流入液壓倉二內。
7、優選的,所述滑塊位于所述活動板的側面位置,所述滑塊與所述活動板之間呈滑動連接狀態,使得活動板可相對滑塊滑動。
8、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滌綸梭織坯布用高效絡筒輔助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9、(1)該滌綸梭織坯布用高效絡筒輔助裝置,當轉輥轉動時,配合傳動桿、齒輪、齒桿、液壓倉一、移動桿和放置板,使得活動板帶動蠟塊進行上下往復移動,即可對轉輥上的紗線均勻上蠟,提高了裝置的上蠟效果。
10、(2)該滌綸梭織坯布用高效絡筒輔助裝置,當齒桿移動時,因液壓倉二與液壓倉一固定連接且連通,配合齒桿、調節桿和滑塊,使得活動板帶動蠟塊進行左右往復移動,即可對轉輥上的紗線均勻上蠟,進一步提高了裝置的上蠟效果。
1.一種滌綸梭織坯布用高效絡筒輔助裝置,包括絡筒機本體(100),所述絡筒機本體(100)的內部裝配有放置板(200),所述絡筒機本體(100)的內部轉動連接有轉輥(3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滌綸梭織坯布用高效絡筒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403)上設置有一半的齒牙,所述齒輪(403)通過該齒牙與所述齒桿(404)之間呈嚙合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滌綸梭織坯布用高效絡筒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200)位于所述移動桿(405)的側面位置,所述移動桿(405)與所述放置板(200)之間呈固定狀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滌綸梭織坯布用高效絡筒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絡筒機本體(100)的側面設置有調節組件二(500),所述調節組件二(500)包括液壓倉二(501),所述液壓倉二(501)的側面活塞滑動連接有調節桿(502),所述調節桿(502)的側面固定連接有滑塊(50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滌綸梭織坯布用高效絡筒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倉二(501)位于所述液壓倉一(401)的側面位置,所述液壓倉二(501)與所述液壓倉一(401)之間固定連接且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滌綸梭織坯布用高效絡筒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503)位于所述活動板(407)的側面位置,所述滑塊(503)與所述活動板(407)之間呈滑動連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