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鈑金加工輔助設備,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噴涂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鈑金在加工時,最常使用的就是沖壓工藝,利用安裝在沖壓機上的鈑金模具對鈑金進行沖壓,沖壓出需要的形狀,為了降低沖壓模具的磨損,在鈑金沖壓之前,需要在鈑金的外表面涂上潤滑油,潤滑油在沖壓時可以起到潤滑功能,對沖壓模具以及鈑金均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現有技術中,將潤滑油儲存在一個吊瓶內,吊瓶連接有皮管,皮管放置在鈑金上方,吊瓶內的潤滑油通過皮管滴落到鈑金上,為了能夠實現潤滑油在鈑金上的均勻涂覆,在鈑金件的上下兩側面上還設有油氈,油氈可以將潤滑油均勻的涂抹在鈑金件的外表面上,但是在長時間使用之后,油氈上纖維會掉落到鈑金上,對鈑金造成污染,降低了產品精度以及產品質量。
因此,公布號為CN105642529 A的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鈑金噴涂工藝,通過采用噴頭,直接向鈑金件上噴涂潤滑油,不僅避免了鈑金被污染的現象,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噴涂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
現有的噴涂裝置,主要包括機架,在機架上設有位于鈑金的上方設有但是在實際使用時,噴頭是固定設置在機架上的,這樣噴頭與鈑金之間的距離就是一定的,噴頭噴涂到鈑金上的面積就是一定的,無法適應不同寬度的鈑金的噴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噴涂裝置,可以對不同寬度的鈑金件進行潤滑油的噴涂。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噴涂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轉動設有若干用于支撐鈑金的導向輥,所述機架上位于鈑金件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用于噴射潤滑油的上噴頭以及下噴頭,所述機架設有同步調節上噴頭以及下噴頭與鈑金之間距離的調節部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調節部件,可以實現上噴頭以及下噴頭與鈑金之間距離的調節,進而可以調節上噴頭與下噴頭噴射到鈑金上的面積的調節,可以適應不同寬度的鈑金的噴涂,提高了噴涂裝置的適應性,此外,由于設置了上噴頭以及下噴頭,可以同時對鈑金的上下兩個側面進行噴涂,可以保證鈑金的外表面全面覆蓋潤滑油,在后續的沖壓過程中,可以起到十分好的潤滑效果,此外,由于不需要與鈑金接觸,因此,也可以保證產品的表面不會被污染,提高了產品質量。
較佳的,所述機架上設有用于安裝上噴頭的上橫桿以及安裝下噴頭的下橫桿,所述機架上位于上橫桿以及下橫桿的兩端沿豎直方向設有導向桿,所述上橫桿以及下橫桿均與導向桿滑移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上橫桿、下橫桿以及導向桿,上噴頭設置在上橫桿上,下噴頭設置在下橫桿上,即可實現上噴頭與下噴頭在豎直方向的滑動,結構簡單,滑移穩定。
較佳的,所述調節部件包括沿豎直方向轉動設置在機架上的雙頭螺桿,所述雙頭螺桿包括桿體以及設置分別設置在桿體兩端的正向螺紋以及反向螺紋,所述上橫桿與正向螺紋螺紋連接,所述下橫桿與反向螺紋螺紋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采用雙頭螺桿作為調節部件,正向螺紋以及反向螺紋的導程以及線數等參數均相等,區別僅僅在于旋向相反,這樣在轉動雙頭螺桿時,不僅可以實現上橫桿與下橫桿之間的相對運動,而且兩者的行程均相等,通過設置雙頭螺桿,即可實現上噴頭以及下噴頭與鈑金之間距離的同步調節,操作簡單,調節方便。
較佳的,所述上橫桿以及下橫桿上均滑移設有用于固定上噴頭或下噴頭的滑座,所述滑座上螺紋連接有用于定位滑座位置的定位螺釘。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定位螺釘與滑座螺紋連接,在滑座上貫穿設有螺紋孔,定位螺釘設置在螺紋孔內,使用時,旋緊定位螺釘,定位螺釘與上橫桿或者下橫桿抵接,通過定位螺釘與上橫桿或者下橫桿之間的摩擦力,即可實現滑座的固定,并且,由于上橫桿以及下橫桿的橫截面積均是圓形的,因此,滑座可以在上橫桿或者下橫桿上轉動,進而可以實現上噴頭或者下噴頭噴射角度的調節,可以進一步的調節上噴頭與下噴頭的噴射面積,提高了噴涂裝置的適應性。
較佳的,所述上橫桿以及下橫桿的外圓周面上沿軸線方向設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寬度與定位螺釘配合,所述定位槽圓周陣列設置在導向桿的外圓周面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定位槽,在旋緊定位螺釘之后,定位螺釘插入對應的定位槽內,定位槽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定位螺釘在上橫桿或者下橫桿上發生滑動,導致上噴頭或者下噴頭在使用時出現角度的偏差。
較佳的,所述導向輥對稱設置在上噴頭與下噴頭的前后兩端。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導向輥設置在上噴頭與下噴頭的兩端,這樣可以避免對噴涂造成影響,保證了噴涂效果。
較佳的,所述機架上位于導向輥下方設有收集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收集槽可以對潤滑油進行收集,避免潤滑油滴落到地面上,對地面造成污染,并且,回收的潤滑油,還能夠進行重復利用,十分環保。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適應性好,設置調節部件,可以實現上噴頭以及下噴頭與鈑金之間距離的調節,進而可以調節上噴頭與下噴頭噴射到鈑金上的面積的調節,可以適應不同寬度的鈑金的噴涂,提高了噴涂裝置的適應性;
2、噴涂均勻,由于設置了上噴頭以及下噴頭,可以同時對鈑金的上下兩個側面進行噴涂,可以保證鈑金的外表面全面覆蓋潤滑油,在后續的沖壓過程中,可以起到十分好的潤滑效果;
3、操作方便,轉動雙頭螺桿時,不僅可以實現上橫桿與下橫桿之間的相對運動,而且兩者的行程均相等,通過設置雙頭螺桿,即可實現上噴頭以及下噴頭與鈑金之間距離的同步調節。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例的裝配示意圖;
圖2是本實施例的清理輥安裝示意圖;
圖3是本實施例的上噴頭安裝示意圖;
圖4是本實施例的上橫桿/下橫桿剖視圖。
圖中:1、機架;11、導向輥;12、貫穿槽;2、清理輥;21、滑塊;3、彈簧;4、導向桿;5、雙頭螺桿;51、手輪;6、上橫桿;61、上噴頭;7、下橫桿;71、下噴頭;8、滑座;81、定位螺釘;9、收集槽;10、定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4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噴涂裝置,包括機架1,在機架1上轉動設有導向輥11,導向輥11為兩組,分別設置在機架1的兩端,導向輥11用于支撐鈑金并且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在進料端上設有對鈑金進行清理的清理輥2,清理輥2為兩個,分別與鈑金的上表面與下表面抵接,在清理輥2的兩端設有滑塊21,滑塊21與清理輥2轉動連接,滑塊21滑移設置在機架1上,在機架1上設有驅動滑塊21朝向鈑金滑動的彈簧3,彈簧3一端與機架1固定,另一端與滑塊21固定,這樣可以保證清理輥2始終與鈑金抵接,在噴涂潤滑油之前,可以對鈑金進行清理,避免鈑金上的雜質進入沖壓模具之后,造成沖壓模具的損壞。
在機架1上位于兩組導向輥11之間設有貫穿槽12,鈑金通過上料端的導向輥11之后,移動到貫穿槽12上方,機架1上位于鈑金的兩側固定設有導向桿4,在鈑金的上方設有上橫桿6,在鈑金的下方設有下橫桿7,上橫桿6以及下橫桿7均沿鈑金的寬度方向設置,在機架1上位于鈑金的兩側設有導向桿4,導向桿4沿豎直方向設置,上橫桿6以及下橫桿7的兩端均與導向桿4滑移連接,在上橫桿6以及下橫桿7上設有與導向桿4配合滑孔。
在上橫桿6上套設有滑座8,上噴頭61固定設置在滑座8上,在滑座8上設有螺紋孔,螺紋孔貫穿滑座8設置,在螺紋孔內螺紋連接有定位螺釘81,定位螺釘81能夠與上橫桿6的外圓周面抵接,在上橫桿6的外圓周面上設有若干定位槽10,定位槽10沿上橫桿6的軸線方向設置,定位槽10以上橫桿6的軸線為圓心,圓周陣列設置在上橫桿6上,定位槽10的寬度與定位螺釘81的直徑相等,本實施例中,定位槽10的數量為8個,互相間隔45°。
下噴頭71以及下滑桿的結構與上噴頭61以及上滑桿的結構以及安裝方式類似,在此不再贅述,具體可以參照附圖1,本實施例中,上噴頭61以及下噴頭71選用噴油裝置專用噴霧閥,可以高效、安全的實現潤滑油的噴涂,并且噴油裝置系統控制器采用微量微壓技術,獨特的高度霧狀噴油,可以提供完全一致的覆蓋,無過量、油霧以及油脂反濺現象,實現均勻定量且適量的噴油作業。
在機架1上平行于導向桿4設有雙頭螺桿5,雙頭螺桿5設置在兩根導向桿4之前,雙頭螺桿5包括桿體,在桿體的兩端分別設有正向螺紋以及反向螺紋,正向螺桿與反向螺紋除了旋向不同,其余參數均相同,上橫桿6與正向螺紋螺紋連接,下橫桿7與反向螺紋螺紋連接,為了方便轉動雙頭螺桿5,在雙頭螺桿5的端部設有手輪51。
在機架1上位于貫穿槽12的下方設有收集槽9,收集槽9的大小與貫穿槽12相等,收集槽9可以對掉落下來的潤滑油進行收集。
采用本實施例中的噴涂裝置,具有以下優點,1、適用微量涂布領域,控制性得到大幅提高;2、用油量大幅削減;3、可以獨立調節上下噴頭的霧化氣壓;4、小型膠閥以及特殊治具,安裝便捷;5、大大延長了鈑金模具的壽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