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定風速溶液除濕除霧器,具體涉及一種卷簾式定風速除霧裝置。
背景技術:
1、溶液除濕空氣處理技術是使用具有吸濕特性的溶液與空氣直接接觸,利用二者之間的水蒸氣分壓力差,實現水分的傳遞,從而達到調節濕度的目的。溶液一般使用氯化鈣、溴化鋰和氯化鋰溶液等,其對金屬均具有一定腐蝕性。
2、溶液除濕機組實際運行中,因空氣與溶液直接接觸,容易出現空氣中攜帶溶液液滴或者細霧的情況,一般稱之為帶液。帶液的發生會腐蝕風機和風管等設備,并且溶液離子超標會對送風空氣品質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溶液除濕機組的送風和排風通道中設置除霧器至關重要。
3、溶液除濕機組中使用的除霧器一般為絲網除霧器,絲網為耐腐材料編織而成,優選聚丙烯pp材質,整體除霧絲網拼接結構類型可以是z型、v型和平板型等,其中z型絲網布置與空氣流向平行,v型和平板型絲網布置與空氣流向垂直。
4、絲網除霧分離機理主要包括直接攔截、慣性撞擊和擴散攔截。直接攔截除霧效果主要受絲網孔徑參數影響;擴散攔截主要針對粒徑小于1μm的液滴,而帶液所產生的霧滴一般大于1μm,所以此項機理對除霧效果影響較小;而慣性撞擊是利用液滴的慣性作用與絲網發生碰撞進行攔截,是溶液機組除霧器中最主要的作用機理。隨氣流速度的增加,應增強,絲網分離效率會顯著提高,但氣速過高會造成液泛形成二次帶液。
5、在實際運行中,機組存在不同風量運行的工況,通常低于或等于設計風量,由此會存在絲網表面風速低于設計風速的情況,隨著其實際運行面風速的降低,當其脫離最佳風速范圍,就會發生除霧效果大打折扣的現象,增加運行帶液的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除霧器工作過程中由于絲網表面風速脫離最佳風速范圍,就會發生除霧效果大打折扣的現象,增加機組運行帶液的風險。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卷簾式定風速除霧裝置,包括除霧主體,所述除霧主體的外部設置有外殼,且除霧主體的前后兩側分別為進風側和出風側,所述外殼位于進風側處設置有絲網,且除霧主體位于進風側和出風側均通過壓力接管連接有壓差變送器,所述外殼位于進風側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上纏繞有卷簾,所述第一轉軸的一端穿過外殼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第二轉軸的兩端連接有卷簧,且第二轉軸上纏繞有多個牽引繩,多個所述牽引繩的一端均與卷簾的底部固定連接。
3、作為改進,所述第一轉軸位于進風側外殼的上方,第二轉軸位于進風側外殼的下方。
4、作為改進,所述卷簾與絲網的過風橫截面相匹配,且卷簾從第一轉軸上拉出的一端位于靠近絲網的一側。
5、作為改進,所述卷簾的底部設置有硬質拉伸架,所述硬質拉伸架的左右兩端位于外殼的內側滑動連接,且滑動連接處設置有對應的限位滑槽。
6、作為改進,所述硬質拉伸架的底部設置有多個連接孔,多個所述牽引繩的頂部均固定有拉環,所述拉環與多個所述連接孔處連接。
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
8、在原有絲網除霧器的基礎上,在進風側增加卷簾,通過壓差變送器監測裝置整體壓降,依據壓降變化,通過驅動電機帶動第一轉軸旋轉實現卷簾的升降,從而調節絲網的過風面積,直至壓降達到設計值,如此,可保證不同運行風量下,絲網表面的過風風速一致,從而保證最佳運行除霧效果,使機組穩定、安全的運行。
1.一種卷簾式定風速除霧裝置,包括除霧主體,所述除霧主體的外部設置有外殼,且除霧主體的前后兩側分別為進風側和出風側,所述外殼位于進風側處設置有絲網,且除霧主體位于進風側和出風側均通過壓力接管連接有壓差變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位于進風側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上纏繞有卷簾,所述第一轉軸的一端穿過外殼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第二轉軸的兩端連接有卷簧,且第二轉軸上纏繞有多個牽引繩,多個所述牽引繩的一端均與卷簾的底部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卷簾式定風速除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軸位于進風側外殼的上方,第二轉軸位于進風側外殼的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卷簾式定風速除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簾與絲網的過風橫截面相匹配,且卷簾從第一轉軸上拉出的一端位于靠近絲網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卷簾式定風速除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簾的底部設置有硬質拉伸架,所述硬質拉伸架的左右兩端位于外殼的內側滑動連接,且滑動連接處設置有對應的限位滑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卷簾式定風速除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拉伸架的底部設置有多個連接孔,多個所述牽引繩的頂部均固定有拉環,所述拉環與多個所述連接孔處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