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蠶飼料攪拌,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蠶飼料攪拌混合出料設備。
背景技術:
1、蠶飼料攪拌混合出料設備是養蠶業中用于制備適宜蠶食用的飼料的關鍵設備。蠶飼料攪拌混合出料設備通常由以下幾個主要部分組成:
2、攪拌罐:攪拌罐是設備的核心部分,用于容納和混合飼料原料。攪拌罐的設計通常考慮到飼料的均勻性和混合效率,有的攪拌罐還采用內外雙層結構,并在內外層之間設置冷卻管,以控制攪拌過程中的溫度。
3、攪拌機構:攪拌機構通常由電機、傳動裝置和攪拌葉片組成。電機通過傳動裝置驅動攪拌葉片在攪拌罐內旋轉,從而實現飼料的混合。攪拌葉片的設計多種多樣,如螺旋攪拌器、雙攪拌器等,以適應不同飼料原料的混合需求。
4、現有攪拌設備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具體如下:現有攪拌設備的攪拌葉是直接安裝在攪拌軸上,在蠶飼料攪拌完成后,是通過工人將攪拌機構取出后才能夠將蠶飼料取出,在每次進行攪拌后進行下次攪拌都需要將攪拌機構進行安裝,因此不便于使用者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蠶飼料攪拌混合出料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2、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蠶飼料攪拌混合出料設備,包括攪拌筒組件,所述攪拌筒組件的一側安裝有攪拌組件,所述攪拌筒組件包括攪拌筒主體,所述攪拌筒主體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定位腿,所述攪拌筒主體的正面固定連接有取料口,所述攪拌組件包括動力組件,所述動力組件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攪拌軸組件,所述攪拌筒主體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定位合頁,所述定位合頁的底部安裝有弧形密封板,所述攪拌軸組件的外側活動卡接有攪拌葉組件,所述攪拌軸組件外側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拉動組件,所述攪拌軸組件外側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定位弧形板。
3、進一步的,所述動力組件包括第一伺服電機,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定位弧形板,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一旋轉柱,所述第一旋轉柱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定位罩,所述定位罩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第二伺服電機,所述第二伺服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二旋轉柱。
4、進一步的,所述攪拌軸組件包括旋轉套管,所述旋轉套管內部的一側安裝有螺紋桿,所述旋轉套管的頂部開設有限位缺口,所述旋轉套管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推動槽,所述旋轉套管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弧形限位槽板,所述弧形限位槽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弧形擋板。
5、進一步的,所述攪拌葉組件包括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弧形滑動板,所述第一弧形滑動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弧形限位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拉動橡膠,所述第一弧形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內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定位軸承,所述定位軸承的內側安裝有旋轉桿,所述旋轉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扭矩彈簧,所述旋轉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攪拌葉主體。
6、進一步的,所述拉動組件包括拉動環,所述拉動環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傳動板,所述傳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弧形限位板,所述第二弧形限位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弧形滑動板,所述第二弧形滑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拉動扇葉。
7、進一步的,所述定位罩的一側與攪拌軸組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旋轉柱與螺紋桿固定連接,所述螺紋桿與旋轉套管、第二旋轉柱與旋轉套管之間通過軸承連接,所述弧形限位槽板的數量與攪拌葉組件的數量相同,所述弧形限位槽板的長度與不同的弧形擋板的長度差之間為倍數關系。
8、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滑動板與第一弧形限位板的截面尺寸與弧形限位槽板截面內側尺寸之間間隙配合,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厚度與第二弧形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厚度為攪拌葉主體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弧形板靠近第一弧形板的一側設置有拉動橡膠,所述第一弧形板與第二弧形板重疊部分的夾角為第二弧形板正背面夾角的二分之一。
9、進一步的,所述拉動環的側面開設有螺紋孔,所述拉動環螺紋孔內側的螺紋與螺紋桿外側的螺紋互相配合,所述拉動環外側的直徑與動力組件內側的直徑之間間隙配合,所述傳動板、第二弧形限位板以及第二弧形滑動板的截面尺寸與限位缺口、推動槽截面尺寸之間間隙配合。
10、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11、本發明在進行攪拌過程中,首先將蠶飼料原料粉料加入攪拌筒主體中,然后根據加入的粉料的質量加入指定比例的清水,然后通過第二伺服電機工作帶動第二旋轉柱旋轉,繼而帶動螺紋桿旋轉通過螺紋桿和拉動環之間的相互配合,在限位缺口對傳動板的定位下推動拉動環向遠離動力組件的一側移動,繼而帶動傳動板、第二弧形限位板、第二弧形滑動板以及拉動扇葉向遠離動力組件的一側移動,繼而拉動第二弧形板上連接的拉動橡膠,向遠離動力組件的一側移動,然后依次將攪拌葉組件拉出,并且在弧形擋板的定位下使得攪拌葉組件之間的間距相同,且均勻分布在攪拌軸組件的外側,且在扭矩彈簧的作用下,使得攪拌葉主體以及旋轉桿相對于定位板旋轉,然后通過第一伺服電機工作帶動第一旋轉柱旋轉繼而帶動定位罩轉動同時帶動第二伺服電機、第二旋轉柱以及攪拌軸組件同步旋轉,繼而帶動攪拌葉組件、拉動組件、第二定位弧形板旋轉對位于攪拌筒主體內側的物料進行攪拌,能夠對蠶飼料進行有效的攪拌,且攪拌葉組件在攪拌軸組件外側均勻分布,保證了對飼料的攪拌時間得到縮短。
12、本發明在攪拌完成后通過動力組件工作帶動攪拌軸組件向攪拌葉組件分布走向相反的方向旋轉,同時通過第二伺服電機帶動第二旋轉柱反向旋轉帶動拉動組件向動力組件移動,繼而在移動至最近位置的攪拌葉組件時拉動扇葉會推動第二弧形板向動力組件移動,在依次移動下在攪拌葉組件靠近攪拌筒主體內壁時在攪拌葉組件與內壁的擠壓下,會使得攪拌葉主體旋轉至原位置,繼而使得攪拌葉組件回至原位置,使得在飼料去除的過程中不會有攪拌葉的阻擋,從而便于工人將攪拌完成的飼料取出,且在下次工作時不需要進行攪拌的安裝,便于操作者使用。
13、本發明在動力組件工作帶動攪拌軸組件向攪拌葉組件分布走向相反的方向旋轉時,會將飼料排出避免攪拌葉組件在回位過程中被飼料卡住。
1.一種蠶飼料攪拌混合出料設備,包括攪拌筒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筒組件(1)的一側安裝有攪拌組件(2),所述攪拌筒組件(1)包括攪拌筒主體(101),所述攪拌筒主體(101)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定位腿(102),所述攪拌筒主體(101)的正面固定連接有取料口(103),所述攪拌組件(2)包括動力組件(201),所述動力組件(20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攪拌軸組件(202),所述攪拌筒主體(101)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定位合頁(3),所述定位合頁(3)的底部安裝有弧形密封板(4),所述攪拌軸組件(202)的外側活動卡接有攪拌葉組件(5),所述攪拌軸組件(202)外側的一側活動連接有拉動組件(6),所述攪拌軸組件(202)外側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定位弧形板(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蠶飼料攪拌混合出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組件(201)包括第一伺服電機(2011),所述第一伺服電機(201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定位弧形板(2012),所述第一伺服電機(2011)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一旋轉柱(2013),所述第一旋轉柱(2013)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定位罩(2014),所述定位罩(2014)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第二伺服電機(2015),所述第二伺服電機(2015)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二旋轉柱(201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蠶飼料攪拌混合出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組件(202)包括旋轉套管(2021),所述旋轉套管(2021)內部的一側安裝有螺紋桿(2025),所述旋轉套管(2021)的頂部開設有限位缺口(2022),所述旋轉套管(202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推動槽(2023),所述旋轉套管(2021)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弧形限位槽板(2024),所述弧形限位槽板(2024)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弧形擋板(202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蠶飼料攪拌混合出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葉組件(5)包括第一弧形板(501),所述第一弧形板(50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弧形板(502),所述第一弧形板(50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弧形滑動板(503),所述第一弧形滑動板(503)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弧形限位板(504),所述第一弧形板(50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拉動橡膠(505),所述第一弧形板(50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定位板(506),所述定位板(506)內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定位軸承(507),所述定位軸承(507)的內側安裝有旋轉桿(508),所述旋轉桿(508)的外側固定連接有扭矩彈簧(509),所述旋轉桿(508)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攪拌葉主體(501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蠶飼料攪拌混合出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動組件(6)包括拉動環(601),所述拉動環(60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傳動板(602),所述傳動板(602)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弧形限位板(603),所述第二弧形限位板(60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弧形滑動板(604),所述第二弧形滑動板(60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拉動扇葉(605)。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蠶飼料攪拌混合出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罩(2014)的一側與攪拌軸組件(202)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旋轉柱(2016)與螺紋桿(2025)固定連接,所述螺紋桿(2025)與旋轉套管(2021)、第二旋轉柱(2016)與旋轉套管(2021)之間通過軸承連接,所述弧形限位槽板(2024)的數量與攪拌葉組件(5)的數量相同,所述弧形限位槽板(2024)的長度與不同的弧形擋板(2026)的長度差之間為倍數關系。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蠶飼料攪拌混合出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滑動板(503)與第一弧形限位板(504)的截面尺寸與弧形限位槽板(2024)截面內側尺寸之間間隙配合,所述第一弧形板(501)的厚度與第二弧形板(502)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弧形板(501)的厚度為攪拌葉主體(5010)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弧形板(502)靠近第一弧形板(501)的一側設置有拉動橡膠(505),所述第一弧形板(501)與第二弧形板(502)重疊部分的夾角為第二弧形板(502)正背面夾角的二分之一。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蠶飼料攪拌混合出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動環(601)的側面開設有螺紋孔,所述拉動環(601)螺紋孔內側的螺紋與螺紋桿(2025)外側的螺紋互相配合,所述拉動環(601)外側的直徑與動力組件(201)內側的直徑之間間隙配合,所述傳動板(602)、第二弧形限位板(603)以及第二弧形滑動板(604)的截面尺寸與限位缺口(2022)、推動槽(2023)截面尺寸之間間隙配合,所述拉動組件(6)所處位置對應攪拌葉組件(5)的拉動橡膠(505)與拉動扇葉(605)固定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