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金屬粉末生產,更具體地說,它涉及金屬粉末定向分篩設備。
背景技術:
1、在粉末冶金工藝中,即使是使用同一種材料的粉末,也要保證有合適的粒度分布,才能獲得高密度的壓胚。因此需要在冶煉金屬粉末的過程中通過篩分,把顆粒尺寸不同的原料粉末按粒度分成大小范圍更窄的若干等級,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般會使用標準網眼的篩子或振動篩進行篩分。
2、但是在實際生產中,因為各種原因,目標粒度區間的粉末一般會摻雜有相當質量的、更細粒度的粉末,雖然對于相關產品后續的生產不會造成不利影響,但必然會影響高精細粒度粉末的產量,造成浪費。有時產線按照規定粒度區間進行篩分,但是客戶所要求的粒度范圍區間可能會囊括至少兩個粒度區間,此時不會特意去增加某一粒度區間的粉末產量,這會造成其他粒度區間粉末的過剩,一般會將要求范圍內的不同粒度區間粉末進行混合,也就是在篩分后,通過混合設備進行重混,需要用到篩分機和混合機兩種設備,不僅工序繁瑣,還增加了廠房的空間使用壓力。除此以外,當篩分的目標粒度精細等級很高時,產出的粉末量會很少,如果需要對這部分粉末進行一些分組前的處理,如烘干操作,烘干部件需要維持長時間的運行狀態,單時的烘干能耗大、實際烘干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粉末定向分篩設備,解決上述的一個或多個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3、金屬粉末定向分篩設備,包括
4、篩分機構,其一端設有進料口,頂部封頂,底部設有篩分網;
5、中轉機構,其一端設有加料口,頂部與所述篩分機構的底部連通,底部設有滯留機構;
6、處理機構,其頂部連通所述中轉機構底部且容置所述滯留機構,內部設有烘干系統;所述滯留機構可控地阻斷所述中轉機構和所述處理機構的連通;
7、排料機構,其頂部連通所述處理機構,底部設有排料口;
8、所述滯留機構包括
9、過渡漏斗,其設于所述中轉機構和所述處理機構的連接處;
10、密封座,其設于所述過渡漏斗外,頂部對接所述中轉機構,底部與所述處理機構對接固定;
11、容置筒,其為管筒件,底部為斜切結構,上下貫通;
12、容置板,其一端與所述容置筒旋轉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過渡漏斗通過處于常態的彈性件連接。
13、進一步地,所述中轉機構側面沿環形均布有若干鎖緊扣,所述篩分機構底部設有卡托座,所述卡托座頂面開設有卡扣槽,所述篩分機構和所述中轉機構通過所述鎖緊扣和所述卡扣槽連接固定或拆除分離。
14、進一步地,所述加料口和所述進料口均為上揚式的運輸彎管,所述加料口和所述進料口均連接在對應殼體的側面上端。
15、進一步地,所述中轉機構整體為漏斗結構,所述中轉機構底部與所述過渡漏斗一體成型。
16、進一步地,所述處理機構外穿接有若干加強桿,所述加強桿外套設有不閉合的并桿環,所述并桿環的首末端設有平衡器。
17、進一步地,所述排料機構整體為漏斗結構,所述排料機構底部設有固定平臺,所述固定平臺中心開設有料口,所述料口與所述排料機構內部連通。
1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傾斜式的滯留機構,對細篩的低粒度粉末進行容置收集,當量達到一定標準,在粉末重力作用下容置板打開,粉末進入處理機構完成后置工序后排出收袋;增加進料口,實現特殊粒度區間的粉末添加,后續配合處理機構進行混合干燥,篩分設備同時具備混合功能;對裝置外部進行結構加強,增加平衡性管理;出料口通過固定平臺對接后出粉,防止外撒。
1.金屬粉末定向分篩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粉末定向分篩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轉機構(20)側面沿環形均布有若干鎖緊扣(60),所述篩分機構(10)底部設有卡托座(13),所述卡托座(13)頂面開設有卡扣槽(14),所述篩分機構(10)和所述中轉機構(20)通過所述鎖緊扣(60)和所述卡扣槽(14)連接固定或拆除分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粉末定向分篩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21)和所述進料口(11)均為上揚式的運輸彎管,所述加料口(21)和所述進料口(11)均連接在對應殼體的側面上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粉末定向分篩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轉機構(20)整體為漏斗結構,所述中轉機構(20)底部與所述過渡漏斗(31)一體成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粉末定向分篩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機構(40)外穿接有若干加強桿(41),所述加強桿(41)外套設有不閉合的并桿環(42),所述并桿環(42)的首末端設有平衡器(4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粉末定向分篩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機構(50)整體為漏斗結構,所述排料機構(50)底部設有固定平臺(52),所述固定平臺(52)中心開設有料口,所述料口與所述排料機構(50)內部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