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螺桿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螺桿泵的防砂裝置。
背景技術:
油井出砂是石油開采中經常遇到的重要問題之一,出砂最容易造成油層砂埋,油管砂堵和儲油罐積砂,且由于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即石英),硬度很高,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腐蝕劑,所以也會對油井的開采設備造成很大的損傷。
專利(申請號為2016107278854)一種耐磨耐高溫的石油開采用防砂管,克服了過濾縫被砂堵塞、防砂管耐磨性和耐高溫性不好的缺點,實現了油井防砂的目的,但是由于石油開采時,在現場安裝時的零部件較多,故安裝時容易遺漏零部件,且安裝時間較長,故使得安裝時較為麻煩,專利螺桿泵定子下接頭(申請號為201220298922.1)提供一種無需連接防砂管,且安裝較簡便的螺桿泵定子下接頭,實現了油井防砂的目的,然而由于下接頭本體內壁上是通過設有若干個防砂孔來實現防砂效果的,所以一旦砂出來后,將很快在細小的防砂孔里形成滲透率很低的砂堵,若原油粘度高,或是粘土含量高的話,將會嚴重影響正常生產。
因此急需一種不受原油濃度及粘土含量影響,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螺桿泵的防砂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螺桿泵的防砂裝置,用于油井排砂,減少原油中的含砂量,從而減輕采集原油過程中對定子橡膠的磨損,增加螺桿泵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螺桿泵的防砂裝置,包括定子、位于定子型腔內的轉子和與定子固定連接的防砂件,防砂件包括限位器、固定在限位器上端的上接管及固定在限位器下端的下接管,上接管的管壁上設有沿上接管軸向延伸的凹槽,且凹槽的開口方向與轉子最大外徑的切線方向平行。
優選的,凹槽的長度至少大于上接管長度的二分之一,實現油井防砂的效率最大化。
優選的,凹槽的寬度為10-100毫米,實現油井防砂的效率最大化。
優選的,凹槽的數量為2-8個,且圍繞所述上接管均勻分布,實現油井防砂的效率最大化。
優選的,定子內部設有定子橡膠,定子與定子橡膠通過粘結劑連接。
優選的,上接管與定子焊接固定或是通過密封管固定連接,簡化了螺桿泵的安裝步驟。
優選的,限位器與上接管和下接管分別焊接固定,簡化了螺桿泵的安裝步驟。
優選的,上接管與下接管的材質為不銹鋼。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轉子旋轉過程中會產生離心力,由于砂的比重比原油大,故砂因離心力會相對原油向外運動,且由于上接管上的凹槽開口方向與與轉子最大外徑的切線方向平行,砂會通過凹槽被甩出,故不僅減少了原油的含砂量,及對定子橡膠的磨損,使螺桿泵使用壽命增加,而且還進一步避免了砂堆積在凹槽里,形成砂堵,影響正常的生產,且上接管和下接管與限位器是固定連接的,故可以簡化安裝步驟,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圖2是防砂件的結構剖視圖;
圖3是沿圖2中的線A-A方向的橫截面剖視圖;
圖中的標記:1為定子,2為轉子,3為上接管,4為限位器,5為下接管,7為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螺桿泵的防砂裝置的安裝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
轉子2設置在定子1的型腔內,上接管3與定子1通過密封管連接,限位器4上端與上接管3連接,下端與下接管5里連接。
如圖2所示,防砂件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上接管3上設有豎直的凹槽7,當圖1中的轉子2轉動時,原油經過下接管5,限位器4進入到上接管3中,且轉子轉動會產生離心力,砂因比重比原油大,故會隨著轉子2轉動時相對原油向外運動,進而會穿過凹槽落在油管的外側。
如圖3所示,沿圖2中的線A-A方向的橫截面剖視圖,凹槽7的開口方向與圖2中轉子2最大外徑的切線方向平行,實現了最大效率的排出原油中的細砂,還進一步避免了砂堆積在凹槽里,形成砂堵,影響正常的生產。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