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臂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電工作的檢修機械臂。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現代化的設備正在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現代化的設備不但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而且,現代化的設備還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電力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常出現異常發熱,電力設備短路的現象經常發生。由于電力設備內部結構比較復雜、可用空間非常小、線路比較多,在維修中經常會遇到人眼難以查看、維修人員的手臂難以深入的檢測點。當現場無法用常規方法消除故障,就需要設備進行吊罩檢修。吊罩工作量大、費用高、停電時間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帶電工作的檢修機械臂。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電工作的檢修機械臂,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橫截面為正方形結構,所述底座的頂部外壁上固定連接有合頁,所述合頁的頁片之間固定連接有壓簧,所述合頁的頂部外壁上固定連接有三角形的頂蓋,所述頂蓋的數量為四個,所述頂蓋呈正四棱錐型鉸接于底座的頂部外壁上,所述底座的頂部外壁上內嵌有環形的照明燈,所述底座的內部設有圓柱型的第一置物通道,所述第一置物通道內滑動連接有活動桿,所述活動桿的高度高于底座的高度,所述活動桿的內部設有第二置物槽,所述第二置物槽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頂部橫截面為十字型的隔板,所述隔板與活動桿內壁之間均滑動連接有從動桿,所述從動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檢測裝置,所述活動桿內壁上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遠離第一滑槽的一側壁與從動桿的外壁固定來連接,所述活動桿的底部轉動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的頂部一側外壁上固定連接有弧形的突起結構,所述突起結構的頂部外壁與從動桿的底部外壁滑動連接,所述隔板的底部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豎截面與突起結構的豎截面面積相同,所述底座、頂蓋、活動桿、從動桿和轉盤均由絕緣材料制成。
優選的,所述底座底部外壁上內嵌有電池,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上固定連接有開關,所述電池、照明燈和開關之間形成回路。
優選的,所述檢測裝置為電壓檢測裝置、電流檢測裝置、電阻檢測裝置或溫度檢測裝置。
優選的,所述轉盤的頂部外壁上固定連接豎截面為T形的滑動桿,所述活動桿的底部外壁上設有形的第二滑槽,所述滑動桿滑動連接于第二滑槽內。
優選的,所述照明燈的內直徑大于活動桿的外直徑,所述活動桿位于照明燈的內壁之間。
本實用新型中,作為照明燈的設計能夠幫助操作人員深入到沒有光線的設備內部,便于檢測人員檢測,檢測裝置的設計便于檢修人員對事故的排查,多個頂蓋呈四棱錐形鉸接于底座的頂部外壁上,使得頂蓋能夠當作夾具使用,便于檢修人員對電力設備帶電時進行檢修,節約了時間,減少了維護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帶電工作的檢修機械臂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帶電工作的檢修機械臂底座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帶電工作的檢修機械臂底座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合頁、3壓簧、4頂蓋、5照明燈、6活動桿、7從動桿、8轉盤、9突起結構、10檢測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3,一種帶電工作的檢修機械臂,包括底座1,底座1的頂部橫截面為正方形結構,底座1的頂部外壁上固定連接有合頁2,合頁2的頁片之間固定連接有壓簧3,合頁2的頂部外壁上固定連接有三角形的頂蓋4,頂蓋4的數量為四個,頂蓋4呈正四棱錐型鉸接于底座1的頂部外壁上,底座1的頂部外壁上內嵌有環形的照明燈5,底座1的內部設有圓柱型的第一置物通道,第一置物通道內滑動連接有活動桿6,活動桿6的高度高于底座1的高度,活動桿6的內部設有第二置物槽,第二置物槽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頂部橫截面為十字型的隔板,隔板與活動桿6內壁之間均滑動連接有從動桿7,從動桿7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檢測裝置10,活動桿6內壁上設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內滑動連接有滑塊,滑塊遠離第一滑槽的一側壁與從動桿7的外壁固定來連接,活動桿6的底部轉動連接有轉盤8,轉盤8的頂部一側外壁上固定連接有弧形的突起結構9,突起結構9的頂部外壁與從動桿7的底部外壁滑動連接,隔板的底部設有凹槽,凹槽的豎截面與突起結構9的豎截面面積相同,底座1、頂蓋4、活動桿6、從動桿7和轉盤8均由絕緣材料制成,底座1底部外壁上內嵌有電池,底座1的底部外壁上固定連接有開關,電池、照明燈5和開關之間形成回路,檢測裝置10為電壓檢測裝置、電流檢測裝置、電阻檢測裝置或溫度檢測裝置,轉盤8的頂部外壁上固定連接豎截面為T形的滑動桿,活動桿6的底部外壁上設有形的第二滑槽,滑動桿滑動連接于第二滑槽內,照明燈5的內直徑大于活動桿6的外直徑,活動桿6位于照明燈5的內壁之間,將開關閉合是照明燈5工作,推動活動桿6使其朝頂蓋4的一側移動,繼續推動活動桿6,頂蓋4在活動桿6的作用力下朝遠離底座1頂部外壁的一側移動,從而使頂蓋4頂部的障礙物分開,待活動桿6靠近監測點時,轉動轉盤5突起結構9將帶動從動桿7移動,檢測裝置10移動至活動桿6外部,從而使檢測裝置10對監測點進行檢測,檢測完畢后壓簧3帶動合頁2移動使得頂蓋4復位,最后再通過多個頂蓋4當作夾具使用,方便檢修人員檢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工作原理:將開關閉合是照明燈5工作,推動活動桿6使其朝頂蓋4的一側移動,繼續推動活動桿6,頂蓋4在活動桿6的作用力下朝遠離底座1頂部外壁的一側移動,從而使頂蓋4頂部的障礙物分開,待活動桿6靠近監測點時,轉動轉盤5突起結構9將帶動從動桿7移動,檢測裝置10移動至活動桿6外部,從而使檢測裝置10對監測點進行檢測,檢測完畢后壓簧3帶動合頁2移動使得頂蓋4復位,最后再通過多個頂蓋4當作夾具使用,方便檢修人員檢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