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電連接器。電連接器適用于配合連接器插頭與音頻插頭使用并包括絕緣本體及裝設于絕緣本體的主端子組與音頻端子組;絕緣本體內部中空形成插置空間并包括連通插置空間與絕緣本體外部的連接插口,連接插口具有彼此部分重合的主插口部及音頻插口部;主端子組和音頻端子組分別包括多個部分露出于插置空間的主端子和音頻端子;電連接器可選擇地供連接器插頭或音頻插頭插設,在選擇插設連接器插頭時,連接器插頭由主插口部插入并固定于插置空間,使連接器插頭的多個接觸點與該等主端子電連接;在選擇插設音頻插頭時,音頻插頭由音頻插口部插入并固定于插置空間,使音頻插頭的多個導電部與該等音頻端子電連接。本發明減少占用電路板的面積。
【專利說明】電連接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可選擇地供一連接器插頭與一音頻插頭其中之一插設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由于近年來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市場蓬勃發展,因此如何將電子裝置的結構微型化使電子裝置更便加于攜帶,已成為眾多業者高度重視的研發目標。而現今在筆記本型計算機、平板計算機及手機等電子裝置中,通常會分別設置一個插座連接器(如USB插座)與一個音頻插頭連接器(aud1 jack)以分別供一連接器插頭(如USB插頭)與一音頻插頭(aud1plug)插設,藉此讓電子裝置能連接外部裝置以傳輸數據、電能及聲音信號。
[0003]然而,現有將插座連接器及音頻插頭連接器分別設置于電子裝置的設計,需要在電子裝置的電路板上配置兩個不同的區塊以分別供插座連接器與音頻插頭連接器電連接,所以會占用電路板上相當大的面積,不利于電子裝置的微型化。此外,電子裝置上還需要分別開設兩個獨立的插孔以供連接器插頭及音頻插頭分別插入插座連接器及音頻插頭連接器,導致電子裝置不但外表面要保留較大的面積以供兩插孔開設,整體外觀也形成多個孔洞而破壞整體設計的一致性,造成電子裝置的美觀度下降。因此,現有電子裝置的電連接器顯然還有值得改善的空間。
[0004]從而,需要提供一種電連接器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0005]因此,本發明的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可選擇地供一連接器插頭與一音頻插頭其中之一插設的電連接器。
[0006]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能減少占用電子裝置的電路板面積的電連接器。
[0007]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能減少電子裝置外表面的開孔數量的電連接器。
[0008]于是,本發明的一種電連接器適用于配合一連接器插頭與一音頻插頭使用,該電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一主端子組以及一音頻端子組;該絕緣本體內部中空形成一個插置空間,并包括一連通該插置空間與該絕緣本體外部的連接插口,該連接插口具有一形狀對應該連接器插頭的王插口部以及一形狀對應該首頻插頭的首頻插口部,該王插口部與該音頻插口部彼此部分重合;該主端子組裝設于該絕緣本體,并包括多個部分露出于該插置空間的主端子;該音頻端子組裝設于該絕緣本體,并包括多個部分露出于該插置空間的音頻端子;該電連接器可選擇地供該連接器插頭與該音頻插頭其中之一插設,在選擇插設該連接器插頭時,該連接器插頭由該主插口部插入并固定于該插置空間,使該連接器插頭的多個接觸點與該等主端子電連接;在選擇插設該音頻插頭時,該音頻插頭由該音頻插口部插入并固定于該插置空間,使該音頻插頭的多個導電部與該等音頻端子電連接。
[0009]本發明的功效在于:利用電連接器的連接插口具有主插口部及音頻插口部,使電連接器可選擇供連接器插頭或音頻插頭插設固定,并藉由露出于插置空間的主端子組及音頻端子組以分別電連接連接器插頭及音頻插頭,因此只需設置一個電連接器即可滿足配合的電子裝置連接連接器插頭與音頻插頭的需求,大幅減少電連接器占用配合的電路板的面積。此外,電連接器僅需開設一個連接插口即可任意供連接器插頭或音頻插頭插設,減少了電子裝置外表面所需的開孔數量,讓電子裝置整體更加美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本發明的前述及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將在參照附圖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0011]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本發明電連接器的第一較佳實施例;
[0012]圖2是一前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一連接插口 ;
[0013]圖3是一立體剖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內部結構;
[0014]圖4是一立體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可選擇供一連接器插頭插設;
[0015]圖5是一側視剖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與該連接器插頭的連接方式;
[0016]圖6是一立體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可選擇供一音頻插頭插設;
[0017]圖7是一立體剖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與該音頻插頭的連接方式;以及
[0018]圖8是一前視圖,說明本發明電連接器的第二較佳實施例。
[0019]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0020]I絕緣本體 211第一尾部
[0021]11插置空間 3音頻端子組
[0022]111主容置部 31音頻端子
[0023]112音頻容置部311第二尾部
[0024]12連接插口 4連接器插頭
[0025]121主插口部 41接觸點
[0026]122音頻插口部5音頻插頭
[0027]2主端子組 51導電部
[0028]21主端子
【具體實施方式】
[0029]有關本發明的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附圖的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地呈現。
[0030]參閱圖1至圖3,為本發明電連接器的第一較佳實施例,適用于配合一連接器插頭4 (見圖4)與一音頻插頭5 (見圖6)使用。該電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本體I以及裝設于絕緣本體I的一主端子組2與一音頻端子組3。絕緣本體I內部中空形成一個插置空間11,并包括一連通插置空間11與絕緣本體I外部的連接插口 12。插置空間11包含一形狀對應連接器插頭4以各直固定連接器插頭4的王各直部111以及一形狀對應首頻插頭5以各直固定音頻插頭5的音頻容置部112 ;其中主容置部111與音頻容置部112彼此部分重合,藉此減少了配置主容置部111與音頻容置部112所需的空間。
[0031]連接插口 12具有一形狀對應連接器插頭4的主插口部121以及一形狀對應音頻插頭5的音頻插口部122,其中主插口部121與音頻插口部122彼此部分重合,藉此減少了配置主插口部121與音頻插口部122所需的空間。主端子組2包括多個部分露出于插置空間11的主容置部111的主端子21 ;各主端子21分別具有一伸出絕緣本體I外的第一尾部211。音頻端子組3包括多個部分露出于插置空間11的音頻容置部112的音頻端子31 ;各音頻端子31分別具有一伸出絕緣本體I外的第二尾部311。
[0032]各主端子21與音頻端子31分別利用第一尾部211與第二尾部311電連接一電路板(圖未示),藉此使電連接器固定于電路板并與電路板進行數據、電力或聲音信號的傳輸。應注意,在本較佳實施例中,主端子21與音頻端子31是分別露出于插置空間11中的兩相反側(圖2中插置空間11的下側與上側),藉此使主端子21與音頻端子31在配置時不易在插置空間11中相互干涉而更便于制造。
[0033]參閱圖4至圖7,電連接器可選擇地供連接器插頭4與音頻插頭5其中之一插設。在選擇插設連接器插頭4時(如圖4及圖5所示),連接器插頭4由概呈長方形的主插口部121插入并固定于插置空間11的主容置部111,使連接器插頭4的多個接觸點41與各主端子21接觸并電連接而得以傳輸數據及電能。在選擇插設音頻插頭5時(如圖6及圖7所示),音頻插頭5由概呈圓形的音頻插口部122插入并固定于插置空間11的音頻容置部112,使音頻插頭5的多個導電部51與各音頻端子31接觸并電連接而得以傳輸聲音信號。
[0034]要特別強調,在本較佳實施例中主端子21是露出于主容置部111不重合于音頻容置部112的部分,因此音頻插頭5在插入音頻容置部112時不會被各主端子21阻擋或與主端子21相互摩擦碰撞,能平順地插入音頻容置部112 ;相對地,音頻端子31是露出于音頻容置部112不重合于主容置部111的部分,因此連接器插頭4在插入主容置部111時不會受音頻端子31阻擋或相互摩擦,使連接器插頭4得以順利插設。
[0035]參閱圖8,為本發明電連接器的第二較佳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惟在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各主端子21的第一尾部211是用以壓接連接于電路板的壓接式端子尾部,各音頻端子31的第二尾部311是用以貫穿而連接于電路板的穿孔式的端子尾部,藉此使第一尾部211與第二尾部311中一部分為穿孔式的端子尾部而一部分為壓接式的端子尾部。當然易于理解,電連接器中主端子21與音頻端子31的形態不以前述的方式為限,也可采用任意現有技術已知的端子配置結構,只要使主端子21與音頻端子31能在連接器插頭4與音頻插頭5插入插置空間11時分別與連接器插頭4及音頻插頭5產生電連接即可。
[0036]綜上所述,本發明電連接器利用連接插口 12具有形狀分別配合連接器插頭4及音頻插頭5的主插口部121及音頻插口部122,使電連接器可選擇供連接器插頭4或音頻插頭5插設固定,并藉由露出于插置空間11的主端子組2及音頻端子組3分別電連接連接器插頭4及音頻插頭5,因此只需設置一個電連接器即可滿足連接連接器插頭4與音頻插頭5的需求,不須設置多個電連接器而大幅縮減了電路板需供電連接器連接的面積。此外,電連接器僅需開設一個連接插口 12即可任意選擇供連接器插頭4或音頻插頭5插設,能減少配合的電子裝置外表面的開孔數量使電子裝置更加美觀。故確實能達到本發明的目的。
[0037]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應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即凡是根據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同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連接器,適用于配合一連接器插頭與一音頻插頭使用,該電連接器包括: 一絕緣本體,該絕緣本體內部中空形成一個插置空間,并包括一連通該插置空間與該絕緣本體外部的連接插口,該連接插口具有一形狀對應該連接器插頭的主插口部以及一形狀對應該音頻插頭的音頻插口部,該主插口部與該音頻插口部彼此部分重合; 一主端子組,該主端子組裝設于該絕緣本體,并包括多個部分露出于該插置空間的主端子;以及 一音頻端子組,該音頻端子組裝設于該絕緣本體,并包括多個部分露出于該插置空間的音頻端子; 該電連接器可選擇地供該連接器插頭與該音頻插頭其中之一插設,在選擇插設該連接器插頭時,該連接器插頭由該主插口部插入并固定于該插置空間,使該連接器插頭的多個接觸點與該等主端子電連接;在選擇插設該音頻插頭時,該音頻插頭由該音頻插口部插入并固定于該插置空間,使該音頻插頭的多個導電部與該等音頻端子電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等主端子與該等音頻端子分別露出于該插置空間中的兩相反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插置空間包括一形狀對應該連接器插頭以容置固定該連接器插頭的主容置部以及一形狀對應該音頻插頭以容置固定該音頻插頭的音頻容置部;該主容置部與該音頻容置部彼此部分重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等主端子是露出于該主容置部不重合于該音頻容置部的部分;該等音頻端子是露出于該音頻容置部不重合于該主容置部的部分。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等主端子分別具有一伸出該絕緣本體外的第一尾部;該等音頻端子分別具有一伸出該絕緣本體外的第二尾部;該等第一尾部與該等第二尾部用以電連接一電路板。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一尾部與該等第二尾部至少部分為穿孔式的端子尾部。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一尾部與該等第二尾部至少部分為壓接式的端子尾部。
【文檔編號】H01R27/00GK104348056SQ201310367579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5日
【發明者】杜威慶, 鐘魁原, 鄭梃曜, 張宥騰 申請人: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