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變壓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變壓器疊片組合工裝。
背景技術:
對于變壓器的硅鋼片疊片來說,現有的疊片方法所采用的疊片工裝不僅十分昂貴而且操作復雜、成本較高,生產效率也較低,所形成的疊片結構不能滿足要求,結構中存在較大的接縫。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變壓器疊片組合工裝,不僅操作簡便,成本低廉,而且不存在接縫。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變壓器疊片組合工裝,包括一組山形疊片和一組上鐵軛疊片,山形疊片具有下鐵軛部和垂直設置于下鐵軛部上的三個芯柱部,山形疊片是由若干個山形硅鋼片疊成,上鐵軛疊片是由若干個條形硅鋼片疊成,上鐵軛疊片設置在山形疊片的三個芯柱部上,上鐵軛疊片與山形疊片形成閉合結構,所述山形疊片的下鐵軛部中穿設有第一定位鋼桿,山形疊片的下鐵軛部的前后兩側上分別設有一個第一定位片,第一定位鋼桿的端部穿過第一定位片,上鐵軛疊片中穿設有第二定位鋼桿,上鐵軛疊片的前后兩側上分別設有一個第二定位片,第二定位鋼桿的端部穿過第二定位片,所述山形疊片的前后兩側上分別設有一橫跨在三個芯柱部上的夾緊槽鋼,兩個夾緊槽鋼之間通過螺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鋼桿的數量和第二定位鋼桿的數量均為三個。
進一步的,所述螺桿的數量為四個,該四個螺桿呈間隔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利用第一定位片和第一定位鋼桿對山形疊片進行定位,利用第二定位片和第二定位鋼桿對上鐵軛疊片進行定位,組裝好后,利用夾緊槽鋼和螺桿對硅鋼片進行夾緊,這種組合工裝操作比較方便,省時省力,節約成本,生產效率高,而且對硅鋼片的緊固力度均一,形成的疊片結構滿足要求,不存在接縫,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如圖1所示,一種變壓器疊片組合工裝,包括一組山形疊片1和一組上鐵軛疊片2,山形疊片1具有下鐵軛部11和垂直設置于下鐵軛部11上的三個芯柱部12,山形疊片1是由若干個山形硅鋼片疊成,上鐵軛疊片2是由若干個條形硅鋼片疊成,上鐵軛疊片2設置在山形疊片1的三個芯柱部12上,上鐵軛疊片2與山形疊片1形成閉合結構,所述山形疊片1的下鐵軛部11中穿設有第一定位鋼桿3,山形疊片1的下鐵軛部11的前后兩側上分別設有一個第一定位片4,第一定位鋼桿3的端部穿過第一定位片4,上鐵軛疊片2中穿設有第二定位鋼桿5,上鐵軛疊片2的前后兩側上分別設有一個第二定位片6,第二定位鋼桿5的端部穿過第二定位片6,所述山形疊片1的前后兩側上分別設有一橫跨在三個芯柱部12上的夾緊槽鋼7,兩個夾緊槽鋼7之間通過螺桿8連接。
進一步說,所述第一定位鋼桿3的數量和第二定位鋼桿5的數量均為三個。
進一步說,所述螺桿8的數量為四個,該四個螺桿8呈間隔設置,其位置分別被芯柱部間隔。
利用該工裝完成疊片后,可將其整體浸入絕緣漆,或者在鐵芯疊片表面刷漆,固化后再將上鐵軛疊片拆下,套裝線包。
本實用新型利用第一定位片4和第一定位鋼桿3對山形疊片1進行定位,利用第二定位片6和第二定位鋼桿5對上鐵軛疊片2進行定位,組裝好后,利用夾緊槽鋼7和螺桿8對硅鋼片進行夾緊,這種組合工裝操作比較方便,省時省力,節約成本,生產效率高,而且形成的疊片結構滿足要求,不存在接縫。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