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鑄造工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氣動柔性組芯工裝。
背景技術:
砂型鑄造制芯線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良好的鑄件尺寸精度和鑄件質量便于控制等優點,隨著我國從鑄造大國向鑄造強國的邁進,制芯線將被廣泛應用于鑄造生產領域。組芯是制芯線中的一道關鍵工序,現有組芯臺通常采用液壓式和高壓氣缸,芯組強制到位。但是當芯組較多、芯頭配合間隙較小時,容易產生卡住,導致泥芯斷裂,造成廢芯;芯頭配合間隙較大時,泥芯竄動,影響鑄件的內腔尺寸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氣動柔性組芯工裝。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氣動柔性組芯工裝,包括四組氣動組芯臺,氣動組芯臺分別布置在一個平面組芯平臺的X和Y方向,且每兩組相向布置,每組氣動組芯臺包括氣動缸、泥芯定位塊、導軌、調節閥,氣動缸的活塞通過連接桿與泥芯定位塊連接,泥芯定位塊安裝在導軌上,調節閥連通氣動缸。
導軌上還安裝有積放式泥芯定位塊,積放式泥芯定位塊與泥芯定位塊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對于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鑄件,泥芯頭的配合間隙和芯組形位公差較小,組芯運行不平穩時,偶爾會發生組芯不到位,用手輕拍即可,而不至于造成脆性芯組損傷報廢,減少卡住不到位現象;2、對于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鑄件,泥芯頭的配合間隙也可以相對放較小的間隙,以減少泥芯竄動,提高鑄件的內腔尺寸精度;3、與傳統的液壓式和高壓氣缸相比,不會對脆性芯組硬壓,卡住不到位或者泥芯竄動,降低了能耗和廢芯損失,而且可以獲得尺寸精度更高的鑄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參見圖1。
一種氣動柔性組芯工裝,包括四組氣動組芯臺,氣動組芯臺分別布置在一個平面組芯平臺1的X和Y方向,且每兩組相向布置,每組氣動組芯臺包括氣動缸2、泥芯定位塊3、導軌4、調節閥5,氣動缸2的活塞通過連接桿與泥芯定位塊3連接,泥芯定位塊3安裝在導軌4上,調節閥5連通氣動缸2。
導軌4上還安裝有積放式泥芯定位塊6,積放式泥芯定位塊6與泥芯定位塊3連接。
本發明設計說明:1、將待組的泥芯分別放入平面組芯平臺上的X、Y方向的各自氣動組芯臺的泥芯定位塊內,通過泥芯定位塊或者積放式泥芯定位塊把泥芯定位,泥芯定位塊連接積放式泥芯定位塊并提供牽引力;2、采用稍大于組芯到位所需的平衡氣壓,開啟各組氣動組芯臺的調節閥調節氣動缸內的氣壓進行組芯;3、確認各泥芯是否組芯到位,否則用手輕拍泥芯,直至組芯到位,并酌情通過調節閥調大該組的氣動缸壓力。
根據產品需要,可在X方向設置單個或多個泥芯,同樣,也可以在Y方向設置單個或多個泥芯。
本發明氣動柔性組芯臺典型配置為X和Y方向,但是不局限于X、Y方向,根據產品要求還可以增加Z...等等多個方向的氣動組芯臺,為X、Y、Z等等多個方向實現組芯。
本發明的實施例公布的是較佳的實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極易根據上述實施例,領會本發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變化,但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