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航空制造業(yè)工藝裝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模塊化的無人機柔性裝配工裝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無人機在軍事領域和民用領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無人機制造過程中,作為保證制造準確度,提高裝配質量和生產效率的專用工藝裝備,無人機裝配工裝在無人機生產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傳統(tǒng)的無人機整體結構裝配工裝,一套工裝只適用于一種結構形式的無人機部件裝配,應用對象比較單一,設計和制造周期較長、加工難度大、成本高、且存儲及運輸極不方便,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無人機產品小批量、多品種、短周期的市場需求。同時,在新型無人機研發(fā)階段,由于存在大量的改進需求,傳統(tǒng)的整體結構裝配工裝,局部難以調整,不能快速適應產品機型變換和升級改進的需要,在使用過程中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避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提出一種無人機柔性裝配工裝結構。該柔性裝配工裝結構采用可重組、模塊化的工裝組件,僅需要設計制造少量工裝零件,就能組裝完成滿足不同機型或同一機型不同結構所需的裝配工裝,從而大大縮短無人機裝配工裝設計制造周期,減少企業(yè)工裝種類和數(shù)量,顯著降低工裝制造成本,實現(xiàn)無人機裝配工裝“一型多用”的設計、制造和使用模式。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支撐底座、轉動機構、標準框架、連接件、外形卡板、橫卡板、接頭定位器、鉆模板,所述支撐底座為各部件提供支撐;轉動機構固定在支撐底座的兩側支架上,標準框架位于支撐底座上的兩轉動機構之間并通過轉動軸與轉動機構安裝連接,轉動機構的轉動軸與標準框架的轉動軸同軸;外形卡板通過連接件固緊在標準框架上,接頭定位器通過連接件安裝在標準框架上,橫卡板和鉆模板分別通過連接件固緊在外形卡板上;
所述標準框架為矩形或梯形框架結構,且框架結構沿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長度可調節(jié);
所述外形卡板通過連接件定位并固定在標準框架上,用于支撐并夾緊對應位置骨架的梁和蒙皮;
所述橫卡板通過連接件連接固定在外形卡板之間,用于支撐并夾緊對應位置骨架的梁和蒙皮,橫卡板與蒙皮接觸面加裝硬橡膠接觸層;
所述接頭定位器用于部件內部有定位精度要求零部件的裝配定位,接頭定位器以標準框架為定位基準,部件內部空間的接頭定位器以外形卡板為定位基準。
所述標準框架采用方鋼型材焊接加工,并在安裝前進行自然時效或人工時效。
所述外形卡板采用7075鋁型材加工。
所述轉動機構采用人工手動形式或電動形式。
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無人機柔性裝配工裝結構,采用可重組、模塊化的工裝組件,僅需要設計制造少量工裝零件,組裝完成滿足不同機型或同一機型不同結構所需的裝配工裝。其中,支撐底座為各部件提供支撐;轉動機構固定在支撐底座的兩側支架上,標準框架位于支撐底座上的轉動機構之間并通過轉動軸與轉動機構安裝連接;外形卡板、接頭定位器通過連接件安裝在標準框架上,橫卡板和鉆模板分別通過連接件固緊在外形卡板上。柔性裝配工裝結構縮短了無人機裝配工裝設計制造周期,減少了工裝種類和數(shù)量,降低了制造成本,為無人機制造生產需求提供了一種切實有效地裝配工裝;實現(xiàn)無人機裝配工裝“一型多用”的設計、制造和使用模式。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解決了傳統(tǒng)無人機整體結構裝配工裝應用對象單一,工裝設計和制造周期長且研制成本高的問題;有效地縮短了無人機產品研制周期,大大降低了無人機研制成本,為滿足競爭不斷激烈的小批量、多品種、短周期無人機市場需求提供了一種切實有效的裝配工裝。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一種無人機柔性裝配工裝結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無人機柔性裝配工裝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無人機柔性裝配工裝結構立體圖。
圖中:
1.支撐底座 2.轉動機構 3.標準框架 4.連接件 5.外形卡板 6.橫卡板 7.接頭定位器 8.鉆模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是一種無人機柔性裝配工裝結構。
參閱圖1、圖2,本實施例無人機柔性裝配工裝結構由靜態(tài)框架結構和動態(tài)卡板結構兩大部分組成;其中,靜態(tài)框架結構包括支撐底座1、轉動機構2、標準框架3和連接件4,動態(tài)卡板結構包括外形卡板5、橫卡板6、接頭定位器7、鉆模板8。支撐底座1為各部件提供支撐;轉動機構2固定在支撐底座1的兩側支架上;標準框架3安裝在支撐底座1上兩個轉動機構2之間,通過轉動軸與轉動機構2相連接。外形卡板5通過連接件4固緊在標準框架3上,接頭定位器7通過連接件4安裝在標準框架3上;橫卡板6和鉆模板8分別通過連接件4固緊在外形卡板5上。
本實施例中,支撐底座1位于柔性裝配工裝兩側,是工裝的支撐結構,用于支撐框架形成高度適中的裝配工裝結構單元,滿足無人機膠接裝配所要求的框架轉動的要求,保證操作人員在舒適操作高度工作,完成產品裝配工作。支撐底座1底部采用地腳螺栓支撐,以便于整個裝配工裝調平。支撐底座1采用方鋼型材焊接而成,并在安裝前進行充分的自然時效或人工時效。
轉動機構2安裝在支撐底座1的兩側支架上,轉動機構2采用緊固螺栓與支撐底座1固連。轉動機構2的轉動軸與標準框架3的轉動軸同軸,其上安裝止動螺釘,轉動機構2側面安裝有手輪,用于保證操作人員通過轉動機構2上的手動或電動裝置,方便、省力的完成裝配工裝的翻轉和固定工作。
標準框架3通過轉動軸與轉動機構2相連,標準框架3采用矩形結構或梯形框架結構;而且框架結構沿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均設置長度可調節(jié)結構,用以滿足同一機型不同部件或不同機型不同部件裝配工裝的框架輪廓外形尺寸要求。標準框架3采用方鋼型材焊接而成,并在安裝前進行充分的自然時效或人工時效。
連接件4包括定位銷和緊固螺栓,用以在標準框架3上定位和固緊不同部件的連接卡板,以及標準框架3在其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進行尺寸調節(jié)后的連接和固定。連接件4所包含的定位銷和緊固螺栓通常采用標準件,以便于采購和使用安裝。
外形卡板5通過連接件4定位并固定在標準框架3上。外形卡板5在預裝配過程中用于支撐框架和蒙皮,并在膠接裝配時夾緊對應位置骨架的框、肋以及蒙皮,保證兩者之間的膠接間隙和膠接質量,并保證壓緊部位的氣動外形。另外,外形卡板5也作為部件接頭定位器的定位基準和連接基準。外形卡板5采用7075鋁型材加工制造。
橫卡板6通過連接件4連接固定在外形卡板5之間,用于支撐并夾緊對應位置骨架的梁和蒙皮,保證兩者之間的膠接間隙和膠接質量,并保證壓緊部位氣動外形。橫卡板6與蒙皮接觸面通常加入硬橡膠接觸層,以便于夾緊和保護產品蒙皮表面。
接頭定位器7用于部件內部有定位精度要求零部件的裝配定位,接頭定位器7采用連接角座加接頭定位器的結構形式。這種結構形式既滿足了產品零部件的定位要求,又方便拆卸,以便于部件裝配完成后的出架需求。接頭定位器7以標準框架3為定位基準,部件內部空間的接頭定位器7則以外形卡板5為定位基準。
鉆模板8用于部件上有定位連接關系的零部件上組孔的定位和鉆制,從而保證不同部件間連接時,連接孔位的協(xié)調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