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蔬果型超甜雜交玉米育種方法

文檔序號:382298閱讀:46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蔬果型超甜雜交玉米育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新品種選育及雜種優勢利用技術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蔬果型超甜雜交玉米育種方法,該技術適合于從事玉米育種及新品種研究和開發的農業科研院所、高校及公司等應用。
背景技術
蔬果玉米系指供作蔬菜、果品以及加工罐藏食品的玉米,又稱特用玉米或鮮食玉米。提高種植業的經濟效益,增加農民的收入是農業科技工作者的首要任務,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發生了根本變化,從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講究口味和營養平衡。優質鮮食甜玉米營養豐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蛋白質、糖和多種維生素都高于普通玉米,甜度高,食用品質優良,風味獨特,蒸煮后香、甜、糯、粘、軟、嫩,適口性好,鮮食兼有糧食、水果和蔬菜的風味,易于消化吸收,老少皆宜,成為人們愈來愈喜愛的食品,深受消費者喜受,成為餐桌上一道新型佳肴。
蔬果型甜玉米主要作鮮果穗加工或直接上市,因此,果穗的食味和外觀性狀、顏色、品質是決定該甜玉米品種是否優良的重要因素。我國亞熱帶地區生產開發這種玉米對調整我國亞熱帶種植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繁榮市場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蔬果玉米還是重要出口創匯產品,世界上除美國外,其他國家蔬果玉米生產及其加工產品甚少,而歐洲和東南亞地區的需求量日益擴大,發展蔬果玉米及其加工產品有廣闊的市場。因此,選育適宜亞熱帶種植的蔬果玉米新品種意義重大。
甜玉米鮮穗及其加工產品在美歐等到發達國家已發展到較高水平,作為一種大眾化蔬菜和食品,早已進入干家萬戶。美國是甜玉米研究和開發利用最早的國家。20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的甜玉米年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了32萬hm2,其中鮮穗上市9萬hm2,用于加工罐頭的有14萬hm2,9萬hm2用于速凍。據美國農業局部統計,甜玉米在所有蔬菜作物中居市場銷售產品第四位,在加工產品中居第二位,僅次于西紅柿,目前美國54萬hm2以上,人均年消費僅新鮮甜玉米3.2kg,速凍甜玉米1.2kg,罐頭甜玉米6.1kg,產量和加工量均居世界首位。甜玉米在加拿大、歐洲和美洲洲南部、日本、泰國、韓國等也有種植和加工生產。甜玉米在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省已得到普及。甜玉米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蔬菜罐頭品種之一,國際市場的甜玉米罐頭銷售量近次于蘆筍,居第二位。目前我國臺灣省、泰國每年的出口量均達2萬t,日本年進口量達5萬t,而目前我國大陸甜玉米的加工產品年產量不到1萬t,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我國甜玉米科研與開發利用起步較晚。品種選育方面,20世紀70年代中國農業科學院和上海農科院等最早開展甜玉米育種工作。1984年萬里委員長提出“要把甜玉米擺到中國人民的餐桌上”的號召,甜玉米的育種被列入國家科技攻關,到80年代后期,全國一些科研單位相繼育成了適應于本地種植的幾十個各種類型的甜玉米雜交種。由于對其品質的研究較少,所選育品種的品質比國外要差,而從栽培角度提高甜玉米的品質的研究更少。由于甜玉米是作為鮮食和加工食品,其食用和外觀品質非常重要。因此,20世紀90年代國外品種在我國占據了一定的比例。近年來我國甜玉米育種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基本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湖南省甜玉米產業起步較晚,盡管最近幾年發展較快,從90年代初的零星種植到目前發展到近0.2萬hm2,然而由于優良的品種缺乏,其種植的都是外引品種,不適應于本地的生態環境,遇上不利的氣候等因素,常造成巨大的損失。同時,受外地種子量和昂貴的價格限制,加之沒有優質高產的配套栽培技術,其產品加工達標率低,限制了面積的進一步擴大,但其發展潛力很大。按人均年消費甜玉米1.5kg計,全省每年需要10萬t,考慮到周邊市場,需種植1萬hm2左右才能滿足需要。隨著甜玉米的儲存保鮮技術和加工技術的提高,以甜玉米為原料的加工企業的規模將擴大,數量將增加,甜玉米的生產與銷售的市場將愈來愈大。
根據遺傳類型和胚乳特性,現在生產上的甜玉米基本上分3種即普通型甜玉米、超甜型甜玉米和加強甜玉米。普通甜玉米是su隱性基因純合所產生的胚乳類型,成熟子粒呈皺縮狀,胚乳半透明,由分子量較小的高度分枝的枝鏈淀粉組成。此種淀粉易溶于水,故稱水溶性多糖(wsp)。由于普通甜玉米含有大量的wsp因此具有粘性,普通甜玉米的含糖量一般為10%-15%。鮮食有甜、粘、嫩、鮮的效果,商業上也成為甜糯玉米;超甜玉米是相對普通甜玉米而言的,這種玉米乳熟期的含糖量比普通甜玉米高1倍,超甜玉米是由雙隱性基因sh2控制的遺傳性狀,引起胚乳皺縮和比su胚乳更嚴重的干物質減少,缺乏wsp的糯性但含糖量高,一般乳熟期含糖量在20%-25%,有適宜采收期長和較耐貯藏等優點,超甜玉米與普通甜玉米相比,具有甜、脆、香的突出特點,但水溶性多糖太少,不具備普通甜玉米糯性,超甜玉米主要用于鮮食,并用來加工速凍甜玉米;加強甜玉米是在普通甜玉米和超甜玉米之后產生的甜玉米類型,通過遺傳改進將增甜基因se與su結合而成的既有普通甜玉米適口性好又有超甜玉米含糖量高的優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蔬果型超甜雜交玉米育種方法,從選擇育種的基礎材料入手,通過回交改良、篩選優良性狀、套袋自交,選育出優良自交系,然后雜交組配、配合力測定、品種比較,進行生態適應性鑒定、品質分析、抗性鑒定,參加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和示范,最后通過品種審定。
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發明通過廣泛搜集來源不同生態環境、具有優良性狀的甜玉米育種基礎材料;應用現代遺傳學和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采用先進性和完整性的技術方法加以改良利用,選育出配合力高的超甜玉米自交系;根據果穗產量結構和綜合性狀,組配產量、品質、抗性等綜合農藝性狀優良的組合,主要采用以下技術措施1、制定蔬果型超甜玉米育種目標制定正確的育種目標是育種成敗的關鍵,蔬果型超甜玉米主要是作鮮食需要,總的目標是優質、高產、多抗,超甜玉米品質包括食用品質、外觀品質和商品品質,其中尤以食用品質最為重要。
具體的指標主要包括可溶性糖含量20%-26%(乳熟期籽粒可溶性多糖WSP含量>20%)、種皮厚度≤0.2mm(皮薄)、適口性好(爽脆、口感好),果穗性狀(果穗大小均勻,穗行12-16行,穗粗在4.5cm以上,穗行籽粒排列整齊,籽粒金黃色,穗軸白色,果穗呈柱形有利于段狀果穗加工);生態適應性好,抗逆、抗倒、抗病蟲害;穩產性好,大面積生產鮮穗產量(帶苞葉)13500kg/hm2左右;綜合農藝性狀優良(生育期中早熟,出苗至乳熟采收所需天數在76-90d,采收株高200-230cm,穗位高60-80cm,苞葉長而不露尖,禿頂長度<2cm)。
2、應用雜種優勢模式理論,篩選優良的超甜玉米雜交育種種質材料引進超甜43、農大超甜1號、鄂甜玉2號、金鳳超甜1號、金鳳超甜2號、蜜玉、華甜玉1號等超甜玉米材料12份,進行生態適應性試驗,根據不同來源的材料進行相互雜交,結果表明,來源于臺灣農友公司的超甜玉米品種蜜玉與金風超甜1號雜交優勢明顯,而且這兩個品種產量較高、品質優良、抗性好,適應性好,可作為蔬果型超甜玉米育種的種質材料,于是把這兩個材料作為基礎材料分別進行自交系選育。
3、將超甜玉米品種蜜玉的甜質基因通過雜交和回交的方法轉育將甜質基因轉育到普通玉米自交系中,選育超甜玉米自交系一是用臺灣超甜玉米品種(蜜玉)作母本與普通玉米自交系H504雜交,其中H504是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選育的一個優良普通玉米自交系,農藝性狀優良,生育期早熟,株型緊湊,葉色深綠、抗性較好、賴氨酸含量高(0.41%),穗行數14行,籽粒黃色,半硬粒型,抗旱抗倒,符合蔬果型超甜玉米育種目標;篩選出來的超甜玉米品種蜜玉來源于臺灣農友公司,該品種品質非常優良,植株較高大,抗性強,適應性好,用蜜玉作母本雜交,將蜜玉的甜質基因轉育到普通玉米自交系H504中,目的是降低甜質玉米的株高,提高其抗性和賴氨酸含量;二是在雜交后代中選擇具有H504植株性狀的玉米單株作父本,與蜜玉(輪回親本)回交3代,在其回交后代中篩選具有H504和蜜玉優良性狀的玉米單株套袋自交,自交后代產生分離,通過擴大選擇群體、加大選擇壓力,連續4代選玉米單株套袋自交,每代保留30-35個優良株系,從中選育超甜玉米自交系。回交后代的自交分離以自交、對交交替進行為好,有時自交種子生活力太弱,還可采用混粉方式授粉,以提高種子活力。HT01就是將蜜玉(母本)的甜質基因轉育到普通玉米自交系H504(父本),其后代再用蜜玉作輪回親本(母本)回交育成的超甜玉米自交系。該自交系在長沙的生育期(出苗-成熟)96d左右,株高中等,在190cm左右,葉色濃綠,株型緊湊,葉片上沖,穗位高65cm左右,果穗圓維型,穗長19cm左右,穗租4.0cm,穗行數10-14行,行粒數30粒左右,干粒重142g,籽粒黃色,維穗分支少,雌雄協調,繁殖產量高,在1200kg/hm2,左右。該自交系田間表現抗倒伏、倒折,無大、小葉斑病和青枯病,不早衰,紋枯病很輕。
4、利用超甜玉米雜交種選育超甜玉米自交系(又稱“二環系”)玉米育種上把從常規品種后代中通過自交選育出的自交系稱為“一環系”,把從雜交品種后代中通過自交選育出的自交系稱為“二環系”。由于二環系的基本材料是優良的雜交種,因而就可能把來自自交系的優良特性結合起來,再一次經過自交,選擇分離新系,往往容易選到配合力高,綜合性狀優良,生長健壯的自交系,二環系是當前玉米育種上選育新自交系的重要途徑之一。從金風超甜1號雜交一代中選擇表現優良的單株套袋自交,從自交分離后代中,根據育種目標性狀,選單株自交,通過擴大選擇群體、加大選擇壓力,連續自交6代,每代保留30-35個株系,選育出超甜玉米自交系。
自交系HT02就是從金風超甜1號后代中選育出的超甜玉米二環系,該自交系在長沙的生育期(出苗-成熟)93d左右,株高較矮,在160cm左右,葉色濃綠,株型松散,葉片乎展,穗位高58cm左右,呆穗圓筒型,子粒成熟(干)穗長15cm左右,穗租4cm,德行數12-14行,行粒數30粒左右,干粒重145g,籽粒黃色,維穗分支多花粉量大,繁殖產量1050kg/hm2左右。該自交系田間表現抗倒伏、倒折,無大、小葉斑病和青枯病,不早衰,紋枯病很輕。
5、組配超甜玉米雜交種對選育出性狀穩定的超甜玉米自交系進行分組相互雜交及配合力測定,從果穗食味、外觀品質、綜合抗性和農藝性狀進行選擇,篩選雜交優勢明顯,綜合性狀優良的組合,通過品種比較和多點生態適應性鑒定、參加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和示范,進行品質分析和抗性鑒定,結果表明用HT01作母本,HT02作父本,組配的HT01×HT02組合,綜合性狀優良,2003年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科湘甜玉1號(品種審定編號XS024-2003)。
①產量表現該品種2000年品比試驗表現突出,鮮穗產量(去苞葉,下同)14250kg/hm2,比對照金鳳超甜增產16.6%;2001年在湘潭、桃源、長沙等6個點進行生態適應性鑒定,平均鮮穗產量13874kg/hm2,比對照金鳳超甜增產19.2%;2002年生態適應性鑒定平均鮮穗產量13889kg/hm2,比對照金鳳超甜增產17.2%。
②適應性該品種2003年在湖南省湘南(江華、新寧)、湘中(湘潭、長沙)和湘西北(桃源、慈利、花垣等地)生產示范表現產量高、品質優、抗性強。在廣西區(桂林、鐘山、環江)、河北省(承德)和山東省(萊洲)等地試種表現突出,特別在廣西區鐘山縣大面積示范明顯優于當地種植推廣的甜玉米品種。因此,湘超甜玉1號適宜湖南及周邊地區種植,綜合性狀優良,適應性廣。
③農藝性狀生育期適中,在長沙地區春播出苗至鮮穗采收81d左右,直播株高220cm左右,穗位高68cm左右,主莖葉片數16片。果穗圓錐型,鮮穗長20cm左右,鮮穗粗5cm左右,穗行數14行。
④抗逆性根據抗性接種鑒定和生態適應性鑒定田間調查結果,表現抗倒伏、倒折,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絲黑穗病、黑粉病,中抗莖腐病和紋枯病,玉米螟危害程度很輕。
⑤品質該品種穗軸白色,籽粒金黃色,排列整齊,禿頂度小,外觀品質好。采收期營養品質分析,鮮穗籽粒蛋白質含量10.52%,淀粉24.50%,總糖22.80%,粗脂肪4.96%,賴氨酸0.40%,鈣、磷、鋅、鐵的含量也較高,籽粒皮薄,味道鮮美,食味和營養品質好。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①該發明方法針對蔬果型超甜玉米主要作鮮果穗加工或直接上市的目的,制定了蔬果型超甜玉米具體的育種目標,應用雜種優勢模式理論,篩選優良的超甜玉米雜交育種種質材料,用育種目標指導基礎材料的選擇和鑒定,自交系的選育、雜交組合的組配和品種的比較等整個育種過程,有的放矢,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甜玉米育種的效率。
②該發明方法將超甜玉米品種蜜玉的甜質基因轉育到普通玉米自交系H504中,其后代再用蜜玉進行3代回交,利用通過回交保留甜玉米蜜玉的優良性狀;其回交后代經過4代自交分離選擇,使優良的性狀基因純合,從而選育出配合力高、綜合性狀優良的超甜玉米自交系HT01。
③由于二環系是當前玉米育種上選育新自交系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該發明方法利用優良的超甜玉米雜交種金鳳超甜1號的自交分離后代選擇表現優良的單株套袋自交,通過擴大選擇群體、加大選擇壓力,連續6代自交分離選擇,每代保留30-35個株系,從而選育出配合力高、綜合性狀優良的超甜玉米自交系(二環系)HT02。
④該發明方法在自交系的選育初期,重點針對果穗的食味、外觀性狀、顏色、綜合抗性等遺傳力均較高的性狀進行選擇,在抗性方面,主要重視抗紋枯病和玉米螟的選擇。
⑤該發明方法可操作性強,有利于指導超甜玉米品種選育,應用該方法選育的品種品質好,病蟲害綜合抗性優,比對照增產顯著,深受農民的喜愛。
具體實施例方式
1、制定蔬果型超甜玉米育種目標,篩選優良的超甜玉米雜交育種種質材料。根據對超甜玉米的篩選試驗,初步制定了蔬果型超甜玉米育種目標,該目標在以后的試驗研究中經過反饋進行了多次調整和修改,總的目標是優質、高產、多抗,超甜玉米品質包括食用品質、外觀品質和商品品質,其中尤以食用品質最為重要,它主要包括可溶性糖含量(乳熟期籽粒可溶性多糖WSP含量>20%)、種皮厚度(皮薄)、適口性好(爽脆、口感好),穗行要直,穗行12-16行,穗粗在4.5cm以上,果穗均勻,籽粒黃色,白色穗軸,果穗呈柱形有利于段狀果穗加工;生態適應性好,抗逆、抗倒、抗病蟲害;穩產性好,大面積生產鮮穗產量(帶苞葉)13500kg/hm2左右;生育期中早熟(出苗至乳熟采收所需天數在76-90d),采收株高(215cm左右)和穗位高(60-80cm)適中,苞葉長而不露尖(禿頂長度<2cm),綜合農藝性狀優良。
1994-1995年引進超甜43、農大超甜1號、鄂甜玉2號、金鳳超甜1號、金鳳超甜2號、蜜玉、華甜玉1號等超甜玉米材料12份,進行生態適應性試驗,并根據不同來源的材料進行相互雜交,結果表明,來源于臺灣農友公司的超甜玉米品種蜜玉與金風超甜1號雜交優勢明顯,而且這兩個品種產量較高、品質優良、抗性好,適應性好,可作為蔬果型超甜玉米育種的種質材料,于是把這兩個材料作為基礎材料分別進行超甜玉米自交系選育。
2、1995年秋季用臺灣超甜玉米品種(蜜玉)作母本與普通玉米自交系H504雜交,其中H504是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選育的一個優良普通玉米自交系,農藝性狀優良,生育期早熟,株型緊湊,葉色深綠、抗性較好、賴氨酸含量高(0.41%)的,穗行數14行,子粒黃色,半硬越型,抗旱抗倒,符合蔬果型超甜玉米育種目標;篩選出來的超甜玉米品種蜜玉來源于臺灣農友公司,該品種品質非常優良,植株較高大,抗性強,適應性好,用蜜玉作輪回親本(母本),可保持其優良性狀和甜質基因,通過雜交,將蜜玉的甜質基因轉育到普通玉米自交系H504中,目的是降低甜質玉米的株高,提高其抗性和賴氨酸含量;在雜交后代中選擇具有H504植株性狀的玉米單株作父本,與蜜玉回交3代,在其回交后代中篩選具有優良性狀的玉米單株自交,自交后代產生分離,通過擴大選擇群體、加大選擇壓力,連續4代選玉米單株套袋自交,每代保留30-35個株系,回交后代的自交分離以自交、對交交替進行為好,有時自交種子生活力太弱,還可采用混粉方式授粉,以提高種子活力。于1999年育成7個穩定的超甜自交系。其中自交系HT01在長沙的生育期(出苗-成熟)96d左右,株高中等,在190cm左右,葉色濃綠,株型緊湊,葉片上沖,穗位高65cm左右,果穗圓維型,穗長19cm左右,穗租4.0cm,穗行數10-14行,行粒數30粒左右,干粒重142g,籽粒黃色,維穗分支少,雌雄協調,繁殖產量高,在1200kg/hm2,左右。該自交系田間表現抗倒伏、倒折,無大、小葉斑病和青枯病,不早衰,紋枯病很輕。
3、在優良的超甜玉米雜交種自交后代中選育超甜玉米自交系(二環系)。1995年秋季從金風超甜1號雜交種中選擇表現優良的單株套袋自交,從自交分離后代中,根據育種目標性狀,選單株自交,通過擴大選擇群體、加大選擇壓力,連續自交6代,每代保留30-35個株系,于1999年春季選育出性狀穩定的超甜玉米自交系8個。其中HT02在長沙的生育期(出苗-成熟)93d左右,株高較矮,在160cm左右,葉色濃綠,株型松散,葉片乎展,穗位高58cm左右,呆穗圓筒型,子粒成熟(干)穗長15cm左右,穗租4cm,德行數12-14行,行粒數30粒左右,干粒重145g,籽粒黃色,維穗分支多花粉量大,繁殖產量1050kg/hm2左右。該自交系田間表現抗倒伏、倒折,無大、小葉斑病和青枯病,不早衰,紋枯病很輕。
4、組配超甜玉米雜交種,選育科湘超甜1號。1999年春季對上述性狀穩定的自交系進行分組相互雜交及配合力測定,從果穗食味、外觀品質、綜合抗性和農藝性狀進行選擇,其中HT01和HT02兩個系表現較突出,且相互雜交優勢更明顯。1999年秋季用HT01作母本,HT02作父本,組配雜交組合HT01×HT02,2000年春參加組合鑒定,該組合在28個參加鑒定的組合中綜合表現突出,鮮穗產量折合畝產14250kg/hm2(去苞葉)比對照金鳳超甜2號增產16.6%。2001年在湘潭、桃源、長沙等6個點進行生態適應性鑒定,平均鮮穗產量13874kg/hm2,比對照金鳳超甜增產19.2%;2002年生態適應性鑒定平均鮮穗產量13889kg/hm2,比對照金鳳超甜增產17.2%,居第一位。
據湖南省分析測試中心對該品種在采收期的鮮穗進行分析表明該組合鮮穗的蛋白質含量10.52%,淀粉含量24.5%,總糖含量22.8%,粗脂肪4.96%,賴氨酸含量0.4%,鈣、磷、鋅、鐵的含量也較高。
2003年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科湘甜玉1號(品種審定編號XS024-2003)。科湘超甜1號在長沙出苗至采收81天左右,采收期較長達5-7天。株高中等,在215cm左右,葉色濃綠,株型較緊湊,穗位高70cm左右,果穗圓錐型,無大小穗,鮮穗穗長20cm左右,穗粗5cm左右,穗行數14行,行粒數35-40粒,穗軸白色,籽粒金黃色,排列整齊,禿頂很小,抗多種病害,抗倒伏倒折。
權利要求
1.一種蔬果型超甜雜交玉米育種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制定蔬果型超甜玉米育種的目標超甜玉米品質包括可溶性糖含量為20-26%,種皮厚度0.1-0.2mm,穗行要直,穗行12-16行,穗粗4.4-4.6cm,果穗均勻,籽粒黃色,白色穗軸,果穗呈柱形,抗逆、抗例、抗病蟲害,生育期76-90天,采收株高200-230cm,穗高60-80cm,苞葉長不露尖;B、篩選超甜玉米強優組合模式和優良的種質材料通過對引進的超甜43、農大超甜1號、鄂甜玉2號、金鳳超甜1號、金鳳超甜2號、蜜玉、華甜玉1號等12份超甜玉米材料進行生態適應性試驗,并根據不同來源的材料進行相互雜交,來源于臺灣農友公司的超甜玉米品種蜜玉與金風超甜1號雜交優勢明顯,而且這兩個品種產量較高、品質優良、抗性好,適應性好,可作為蔬果型超甜玉米育種的種質材料,把這兩個材料作為基礎材料分別進行自交系選育;C、將超甜玉米的甜質基因通過雜交的方法轉育到優良的普通玉米自交系中一是以蜜玉作母本,普通玉米自交系H504作父本進行雜交;二是選擇具有H504植株性狀的雜交后代的玉米單株作父本,用蜜玉回交,在其回交后代中選擇具有H504優良性狀的玉米單株再與蜜玉回交,如此連繼回交4代;三是待回交4代后,在其回交后代中篩選植株性狀優良的單株套袋自交,自交后代產生分離,通過擴大選擇群體,加大選擇壓力,通過連續4代自交,育出性狀穩定的超甜玉米自交系HT01;D、通過套袋自交,從超甜玉米雜交后代中選育超甜玉米自交系從金鳳超甜1號雜交種的自交分離后代中,選單株自交,通過擴大選擇群體、加大選擇壓力,連接自交6代,待性狀穩定后,選育出超甜玉米自交系HT02;E、組配超甜玉米雜交種,用超甜玉米自交系HT01作母本,超甜玉米自交系HT02作父本,組配雜交,選育出超甜玉米雜交種科湘甜1號。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蔬果型超甜雜交玉米育種方法,其步驟是首先制定了蔬果型超甜玉米育種指標,主要包括可溶性糖含量、種皮厚度、適口性,穗行排列整齊,籽粒金黃色,苞葉長而不露尖;其次是篩選超甜玉米育種基礎材料;第三是通過回交轉育將甜質基因轉育到普通玉米自交系中,套袋自交選育超甜玉米自交系,或利用超甜玉米雜交種套袋自交選育超甜玉米自交系(二環系);第四是組配超甜玉米雜交種。本發明方法所選育的蔬果型超甜雜交玉米品種產量高、抗性好、成熟期早、適應性強、商品外觀好、無禿尖、皮薄、含糖量高、味道鮮美、營養品質好。
文檔編號A01H1/02GK1685805SQ20051001877
公開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24日
發明者盛良學, 賀喜全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岳西县| 石狮市| 长治县| 宁德市| 阿坝| 泗阳县| 玛沁县| 安乡县| 耿马| 宁阳县| 南充市| 容城县| 弋阳县| 威信县| 乌苏市| 乌海市| 泰州市| 商河县| 宿州市| 广饶县| 金华市| 临邑县| 涟源市| 荥经县| 清镇市| 德钦县| 武功县| 疏勒县| 伽师县| 三亚市| 蓬溪县| 新田县| 四川省| 合山市| 新津县| 吉水县| 星子县| 海伦市| 邯郸县|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