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嘧磺隆可分散性油懸浮劑的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煙嘧磺隆可分散性油懸浮劑的制備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以煙嘧磺隆原藥為原料,以杯芳烴為分散劑并加入乳化劑,以植物油為溶劑;所述杯芳烴為對叔丁基杯[6]芳烴。本發明采用以煙嘧磺隆原藥為原料,新型環保植物油為溶劑,加入新型杯芳烴為分散劑與乳化劑加工煙嘧磺隆可分散性油懸浮劑,使產品懸浮率達94%以上。
【專利說明】 煙嘧磺隆可分散性油懸浮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煙嘧磺隆可分散性油懸浮劑的制備方法,屬于農藥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煙嘧磺隆是內吸性除草劑,可為雜草莖葉和根部吸收,隨后在植物體內傳導,造成敏感植物生長停滯、莖葉褪綠、逐漸枯死,一般情況下20-25天死亡,但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對某些多年生雜草需較長的時間。在芽后4葉期以前施藥藥效好,苗大時施藥藥效下降。該藥具有芽前除草活性,但活性較芽后低。
[0003]其可以針對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雜草、部分闊葉雜草。試驗表明,對藥敏感性強的雜草有禆草、狗尾草、野燕麥、反枝莧;敏感性中等的雜草有本氏寥、律草、馬齒莧、鴨舌草、蒼耳和苘麻、莎草;敏感性較差的雜草主要有藜、龍葵、鴨趾草、地膚和鼬瓣花。
[0004]懸浮性能是保證煙嘧磺隆除草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如何提高其懸浮性能就顯得極為重要。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針對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提高煙嘧磺隆懸浮指標的煙嘧磺隆可分散性油懸浮劑的制備方法。
[0006]為此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按以下步驟進行:以煙嘧磺隆原藥為原料,以杯芳烴為分散劑并加入乳化劑,以植物油為溶劑;所述杯芳烴為對叔丁基杯[6]芳烴。
[0007]所述植物油為大豆油和茶油的混合物,兩者的質量比例為:大豆油:茶油=60-80%:20-40%ο
[0008]所述質量比為:大豆油:茶油=68%:32%。
[0009]植物油為煙嘧磺隆質量的6%_12%。
[0010]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采用以煙嘧磺隆原藥為原料,新型環保植物油為溶劑,力口入新型杯芳烴為分散劑與乳化劑加工煙嘧磺隆可分散性油懸浮劑,使產品懸浮率達94%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實施例一:
本發明按以下步驟進行:以煙嘧磺隆原藥為原料,以杯芳烴為分散劑并加入乳化劑,以植物油為溶劑;所述杯芳烴為對叔丁基杯[6]芳烴。
[0012]所述植物油為大豆油和茶油的混合物,兩者的質量比例為:大豆油:茶油=68%:32%。
[0013]植物油為煙嘧磺隆質量的10%。
[0014]經檢測懸浮率達到97.2%。
[0015]實施例二:
本發明按以下步驟進行:以煙嘧磺隆原藥為原料,以杯芳烴為分散劑并加入乳化劑,以植物油為溶劑;所述杯芳烴為對叔丁基杯[6]芳烴。
[0016]所述植物油為大豆油和茶油的混合物,兩者的質量比例為:大豆油:茶油=72%:28%。
[0017]植物油為煙嘧磺隆質量的8%。
[0018]經檢測懸浮率達到96.4%。
[0019]實施例三:
本發明按以下步驟進行:以煙嘧磺隆原藥為原料,以杯芳烴為分散劑并加入乳化劑,以植物油為溶劑;所述杯芳烴為對叔丁基杯[6]芳烴。
[0020]所述植物油為大豆油和茶油的混合物,兩者的質量比例為:大豆油:茶油=62%:38%。
[0021]植物油為煙嘧磺隆質量的12%。
[0022]經檢測懸浮率達到95.3%。
[0023]經試驗:
玉米3-4葉期,雜草出齊且多為5cm左右株高,莖葉噴霧。用4%懸浮劑40_70ml/畝(夏玉米)、70-110ml/畝(北方春玉米),兌水30kg/畝噴施。
[0024]依據實施I制備的煙嘧磺隆可分散性油懸浮劑其除草率比實施例二提高6%,比實施例三提高10%。
【權利要求】
1.煙嘧磺隆可分散性油懸浮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以煙嘧磺隆原藥為原料,以杯芳烴為分散劑并加入乳化劑,以植物油為溶劑;所述杯芳烴為對叔丁基杯[6]芳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嘧磺隆可分散性油懸浮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為大豆油和茶油的混合物,兩者的質量比例為:大豆油:茶油=60-80%:20-40%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煙嘧磺隆可分散性油懸浮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質量比為:大豆油:茶油=68%:3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嘧磺隆可分散性油懸浮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油為煙嘧磺隆質量的6%-12%。
【文檔編號】A01N47/36GK104126574SQ201410348305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2日
【發明者】于國權, 丁華平, 馬長慶, 吉志揚 申請人:江蘇長青農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