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農藥納米微球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步驟如下:
A、制備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聚合物
按照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與氯仿的重量比1:0.1~0.3:5~20,將苯乙烯與甲基丙烯酸溶于氯仿溶劑中得到一種氯仿溶液,然后按照苯乙烯與偶氮二異丁腈引發劑的重量比1:0.02~0.05,往所述的氯仿溶液中添加偶氮二異丁腈引發劑,混合均勻,接著在溫度60~70℃下進行聚合反應10~14h,再冷卻至室溫,采用溶劑揮發法在常溫條件下除去氯仿溶劑,得到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聚合物;
B、制備初乳液
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溶于水中得到濃度為以重量計0.2~1.0%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
按照難溶性農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聚合物與四氫呋喃的重量比1:1~20:10~30,將難溶性農藥與步驟A得到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溶于四氫呋喃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氯仿有機溶劑,其中難溶性農藥與氯仿的重量比1:50~200,得到一種有機溶液;
按照有機溶液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的重量比1:1~5,將上述有機溶液滴加到上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中,攪拌混合,得到所述的初乳液;
C、制備納米微球
步驟B得到的初乳液在超聲設備進行超聲處理;然后攪拌過夜,靜置,得到所述的農藥納米微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中,將聚合反應液放置在室溫下冷卻至室溫。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中,所述的難溶性農藥是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阿維菌素或高效氯氟氰菊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的濃度是以重量計0.2~1.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中,氯仿有機溶劑用二氯甲烷、氯仿或丙酮代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中,有機溶液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攪拌混合0.5~1.5h。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C中,步驟B得到的初乳液在功率300~600W的條件下超聲處理3~10min。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C中,超聲處理的初乳液在室溫與轉速100~150rpm的條件下攪拌過夜。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生產方法生產得到的農藥納米微球。
10.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農藥納米微球,其特征在于在步驟C中,所述的農藥納米微球含有以重量計5~50%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阿維菌素或高效氯氟氰菊酯,它的粒徑小于10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