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木薯制備乙醇生產過程的除砂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木薯制備乙醇生產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木薯制備乙醇生產過程中的除砂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以木薯干為原料生產乙醇生產過程中,存在除砂難的問題。一般以木薯干為原料的乙醇生產企業,所采用的除砂工藝大多為原料粉碎后進行拌料,拌料后的料液,采用沉沙溝或沉砂槽人工間歇除砂工藝,人工間歇操作,存在的主要問題1、目前,木薯干原料中的砂子,其粒度為5mm以下,砂子含量大,除砂率很低,僅為 30%左右。2、而且砂子中含有的淀粉顆粒,不容易洗出,隨砂子一起被扔掉。3、造成木薯淀粉的損失,造成酒精收率降低。4、料液中含有砂子,生產過程中對設備磨損嚴重,嚴重影響設備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木薯制備乙醇生產過程中的除砂方法。在木薯制備乙醇生產過程中,首先,將木薯干原料篩分,產生粉塵、木薯塊、木薯粉。木薯塊已經不含砂子,可直接粉碎生產乙醇;粉塵采用除塵設備回收;篩分下來的木薯粉含有大量的砂子,在加工過程中,存在除砂難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除砂,在于節水, 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乙醇收率。一種木薯制備乙醇生產過程中的除砂方法,包括木薯干原料料倉、篩分及除塵,其特征在于,生產過程中的步驟含砂的木薯粉進料倉、含砂木薯粉拌料、一級除砂分離、二級除砂分離、三級除砂分離、四級除砂分離、集砂;所述含砂的木薯粉進料倉將分開后的含砂木薯粉單獨料倉貯存;所述含砂木薯粉拌料在拌料罐中,將含砂的木薯粉采用熱水,按照比例1 3 1 5混合,控制混料后的溫度為60 62°C,加入耐高溫淀粉酶,每克木薯粉加入量淀粉酶為21 30u/g,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41 50轉/分,攪拌保溫40 60min ;所述一級除砂分離,將混合均勻的木薯粉料液,在一級長條狀方槽上部輸入槽中, 保溫在60 62°C,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41 60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 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長條狀方槽的下底部設沉砂收集罐,沉砂收集罐連接自動卸料器,得到第一級不含砂的木薯粉料液,作為拌料水與木薯塊粉碎后的木薯粉拌料處理;所述二級除砂分離,一級含砂沉淀物從二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 洗滌第一級含砂沉淀物,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41 50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
所述三級除砂分離,二級含砂沉降物從三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 洗滌第二級含砂沉淀物,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15 四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所述四級除砂分離,三級含砂沉降物從四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 洗滌三級含砂沉淀物,加70°C熱水,緩慢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10 20轉/ 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所述各級除砂分離,采用長條狀方槽,上方設有沉淀物入口,其底部傾斜,傾斜角為 10° 20° ;所述四級除砂分離得到的不含淀粉的沉降物一砂子,集砂;所述四級除砂分離中,上部清液送入三級除砂分離過程;所述三級除砂分離中,上部淀粉料漿送入二級除砂分離過程;所述二級除砂分離,上部淀粉料漿送入含砂木薯粉拌料過程;所述含砂木薯粉拌料、四級除砂分離中,所用熱水來自熱水槽;所述一級除砂分離,送出不含砂料漿到木薯塊加工的拌料過程。所述二級除砂和三級除砂分離,開車時洗砂加入熱水,連續操作后分別采用四級除砂上清液送回三級除砂分離,三級除砂粉漿液送回二級除砂分離中。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它能夠將木薯原料中的砂子的去除率提高,目前木薯中沙子總去除率僅為30%,通過采用本發明除砂方法可將粒度5mm以下的砂子去除率提高到95% 以上,大大地減少淀粉的損失,還在于節水,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乙醇收率,也會大大提高酒精生產設備的使用壽命。分離后的含砂木薯粉的處理量,較其它除砂工藝的處理物料量大大減少,可大大增加除砂效果和降低除砂費用。本發明具有顯著的技術進步。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簡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出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實施例1含砂木薯粉的拌料含砂木薯粉在拌料罐中進行拌料。將含砂的木薯粉與熱水按照比例1 3混合,混合后溫度為60°C,加入耐高溫淀粉酶,加入量為每克木薯粉21u/g,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50轉/分,攪拌保溫40min。一級除砂分離,將混合均勻的木薯粉料液,在一級長條狀方槽上部輸入到槽中,保溫在60°C,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60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長條狀方槽的下底部設沉砂收集罐,沉砂收集罐連接自動卸料器,得到第一級不含砂的木薯粉料液,作為拌料水與木薯塊粉碎后的木薯粉拌料處理。二級除砂分離,一級含砂沉淀物從二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洗滌第一級含砂沉淀物,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41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三級除砂分離,二級含砂沉降物從三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洗滌第二級含砂沉淀物,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15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四級除砂分離,三級含砂沉降物從四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洗滌三級含砂沉淀物,加70°C熱水后,緩慢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10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各級除砂分離中采用長條狀方槽,上方設有含砂沉淀物入口,其底部傾斜,傾斜角為 10° ;最后將四級除砂分離得到的沉降物一砂子干燥稱量,計算除砂效率為95%。實施例2 含砂木薯粉的拌料含砂木薯粉在拌料罐中進行拌料。將含砂的木薯粉與熱水按照比例1 5混合,混合后溫度為62°C,加入耐高溫淀粉酶,加入量為每克木薯粉30u/g,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41轉/分,攪拌保溫60min。—級除砂分離,將混合均勻的木薯粉料液,在一級長條狀方槽上部輸入槽中,保溫在62°C,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50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長條狀方槽的下底部設沉砂收集罐,沉砂收集罐連接自動卸料器,得到第一級不含砂的木薯粉料液,作為拌料水與木薯塊粉碎后的木薯粉拌料處理。二級除砂分離,一級含砂沉淀物從二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洗滌第一級含砂沉淀物,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45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三級除砂分離,二級含砂沉降物從三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洗滌第二級含砂沉淀物,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四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四級除砂分離,三級含砂沉降物從四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洗滌三級含砂沉淀物,加70°C熱水后,緩慢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20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各級除砂分離中采用長條狀方槽,上方設有含砂沉淀物入口,其底部傾斜,傾斜角為 15° ;最后將四級除砂分離得到的沉降物一砂子干燥稱量,計算除砂效率為95. 5%。實施例3 含砂木薯粉的拌料含砂木薯粉在拌料罐中進行拌料。將含砂的木薯粉與熱水按照比例1 3混合,混合后溫度為62°C,加入耐高溫淀粉酶,加入量為每克木薯粉27u/g,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45轉/分,攪拌保溫60min。一級除砂分離,將混合均勻的木薯粉料液,在一級長條狀方槽上部輸入槽中,保溫在62°C,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41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長條狀方槽的下底部設沉砂收集罐,沉砂收集罐連接自動卸料器,得到第一級不含砂的木薯粉料液,作為拌料水與木薯塊粉碎后的木薯粉拌料處理。二級除砂分離,一級含砂沉淀物從二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洗滌第一級含砂沉淀物,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50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
三級除砂分離,二級含砂沉降物從三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洗滌第二級含砂沉淀物,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20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四級除砂分離,三級含砂沉降物從四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洗滌三級含砂沉淀物,加70°C熱水后,緩慢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15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各級除砂分離中采用長條狀方槽,上方設有含砂沉淀物入口,其底部傾斜,傾斜角為 10° ;最后將四級除砂分離得到的沉降物一砂子干燥稱量,計算除砂效率為96. 3%。實施例4:含砂木薯粉的拌料含砂木薯粉在拌料罐中進行拌料。將含砂的木薯粉與熱水按照比例1 5混合,混合后溫度為60°C,加入耐高溫淀粉酶,加入量為每克木薯粉Mu/g,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41轉/分,攪拌保溫40min。一級除砂分離,將混合均勻的木薯粉料液,在一級長條狀方槽上部輸入槽中,保溫在60°C,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60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長條狀方槽的下底部設沉砂收集罐,沉砂收集罐連接自動卸料器,得到第一級不含砂的木薯粉料液,作為拌料水與木薯塊粉碎后的木薯粉拌料處理。二級除砂分離,一級含砂沉淀物從二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洗滌第一級含砂沉淀物,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41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三級除砂分離,二級含砂沉降物從三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洗滌第二級含砂沉淀物,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四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含砂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四級除砂分離,三級含砂沉降物從四級長條狀方槽上部排入槽中,除砂分離;洗滌三級含砂沉淀物,加70°C熱水后,緩慢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20轉/分,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各級除砂分離中采用長條狀方槽,上方設有含砂沉淀物入口,其底部傾斜,傾斜角為 20° ;最后將四級除砂分離得到的沉降物一砂子干燥稱量,計算除砂效率為97%。所述四個實施例中四級除砂分離得到的不含淀粉的沉淀物一砂子,集砂;四級除砂分離中,上部清液送入三級除砂分離過程。三級除砂分離中,第三淀粉料漿送入二級除砂分離過程。二級除砂分離,第二淀粉料漿送入含砂木薯粉拌料分離過程。含砂木薯粉拌料、四級除砂分離中,所用熱水來至熱水槽。一級除砂分離,送出不含砂料漿到木薯塊加工的拌料過程。二級除砂和三級除砂分離,開始洗砂加入熱水,連續操作后分別采用四級除砂上清液送回三級除砂分離,三級除砂粉漿液送回二級除砂分離中。本發明將除砂步驟放置在原料粉碎,采用四級除砂工藝,還在于節水,提高能源利用率,也會大大提高酒精生產設備的使用壽命。可大大增加除砂效果和降低除砂費用,設備利用率和乙醇收率都顯著提高。
權利要求
1.一種木薯制備乙醇生產過程中的除砂方法,包括木薯干原料料倉、篩分及除塵,其特征在于,生產過程中的步驟含砂的木薯粉進料倉、含砂木薯粉拌料、一級除砂分離、二級除砂分離、三級除砂分離、四級除砂分離、集砂;所述含砂的木薯粉進料倉,將分開后的含砂木薯粉單獨貯存一料倉; 所述含砂木薯粉拌料,在拌料罐中,將含砂的木薯粉與65 70°C熱水,按照比例 1 3 1 5混合,控制混料后的溫度為60 62°C,加入耐高溫淀粉酶,每克木薯粉加入量為淀粉酶5 15u/g,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20/分,溶化30 60min ;所述一級除砂分離,將混合均勻的木薯粉料液,在長條狀方槽上中部進料液,輸入到一級密閉式長條狀方槽上中,保溫在60°C以上,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50轉/分, 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長條狀方槽的下底部設除砂罐,除砂罐連接自動卸料器,得到第一級不含砂的木薯粉料液,作為拌料水與木薯塊粉碎后的木薯粉處理過程;所述二級除砂分離,一級沉淀物排入二級密閉式長條狀方槽上中,除砂分離;洗滌第一級沉淀物,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25轉/分,得到第二級料液,收集進入含砂木薯粉拌料罐,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所述三級除砂分離,二級沉降物排入三級密閉式長條狀方槽中,除砂分離;洗滌第二級沉淀物,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15轉/分,得到三級料液,收集進入含砂木薯粉拌料罐,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所述四級除砂分離,三級沉降物排入三級密閉式長條狀方槽上中,除砂分離;洗滌三級沉淀物,加65 70°C熱水后,緩慢攪拌沉降,攪拌均勻,攪拌器轉數為5轉/分,得到四級料液,收集進入含砂木薯粉拌料罐,進行砂和料液分離,得到沉降物和不含砂的料液; 所述集砂,收集進入集砂槽砂子,排出廢物; 所述四級除砂分離中,上部清液送入三級除砂分離過程; 所述三級除砂分離中,第二淀粉料漿送入二級除砂分離過程; 所述二級除砂分離,第一淀粉料漿送入含砂木薯粉拌料分離過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薯制備乙醇生產過程中的除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級除砂分離中的密閉式長條狀方槽,其底部的下方傾斜,傾斜角為15° 3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木薯制備乙醇生產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木薯制備乙醇生產過程中的除砂方法。一種木薯制備乙醇生產過程中的除砂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產過程中的步驟含砂的木薯粉進料倉、含砂木薯粉拌料、一級除砂分離、二級除砂分離、三級除砂分離、四級除砂分離、集砂;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它能夠將木薯原料中的砂子的去除率提高,目前木薯中沙子總去除率僅為30%,砂子去除率提高到95%以上,大大地減少淀粉的損失,還在于節水,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乙醇收率,也會大大提高酒精生產設備的使用壽命。分離后的含砂木薯粉的處理量,較其它除砂工藝的處理物料量大大減少,可大大增加除砂效果和降低除砂費用。本發明具有顯著的技術進步。
文檔編號C12P7/06GK102392054SQ20111034887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日
發明者岳國海, 楊素珍, 滕大君, 陶琳 申請人:中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