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魚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領域,具體的講,是涉及一種魚丸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魚丸因注重選料和制作工藝而名聞遐邇。多以鮮黃魚、馬鮫魚、鰻魚、小參鯊為主料。剁碎魚肉,加適量姜汁、食鹽、味精,搗成魚泥,調進薯粉,攪勻后擠成小圓球,入沸湯煮熟。其色如瓷,富有彈性,脆而不膩,為宴席常見菜品。目前市場上生產的魚丸種類繁多,制作工藝簡單,但是在生產過程中,質量衛生難以保證。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魚丸的制作方法。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魚丸的制作方法,其具體制作步驟為
1、挑選新鮮無異味的魚作為原料,去皮、去頭、去內臟,應注意去除小塊魚皮、魚筋,在淡鹽水中清洗2-4次,滅菌待用;
2、為了不混入魚刺,用采肉機將經過處理后的原料魚取魚肉;
3、將已經處理好的魚肉,去其濾渣;
4、把去除濾渣的魚肉移至擂潰機中,加入精制淀粉、精鹽、味精、蔥末、白酒和少量清水,擂潰20-40分鐘,至魚肉呈粘性較強的醬狀為止;
5、采用擠壓成型制丸直徑約1厘米的魚圓,稱量后在真空條件下、包裝封口,滅菌;
6、將包裝好的魚丸采用凍結機進行速凍,冷藏。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魚肉營養豐富,具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于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磷等,常吃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發健美的功效。本發明在保留魚肉原因的營養價值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處理,結合了傳統的丸類制作工藝,經過多重滅菌處理,干凈衛生,成品色澤潔白,口味好,有彈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魚丸的制作方法,其具體制作步驟為
1、挑選新鮮無異味的魚作為原料,去皮、去頭、去內臟,應注意去除小塊魚皮、魚筋,在淡鹽水中清洗2-4次,滅菌待用;
2、為了不混入魚刺,用采肉機將經過處理后的原料魚取魚肉;
3、將已經處理好的魚肉,去其濾渣;
4、把去除濾渣的魚肉移至擂潰機中,加入精制淀粉、精鹽、味精、蔥末、白酒和少量清水,擂潰20-40分鐘,至魚肉呈粘性較強的醬狀為止;
5、采用擠壓成型制丸直徑約1厘米的魚圓,稱量后在真空條件下、包裝封口,滅菌;6、將包裝好的魚丸采用凍結機進行速凍,冷藏。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魚肉營養豐富,具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于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磷等,常吃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發健美的功效。本發明在保留魚肉原因的營養價值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處理,結合了傳統的丸類制作工藝,經過多重滅菌處理,干凈衛生,成品色澤潔白,口味好,有彈性。
權利要求
1. 一種魚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體制作步驟為·1、挑選新鮮無異味的魚作為原料,去皮、去頭、去內臟,應注意去除小塊魚皮、魚筋,在淡鹽水中清洗2-4次,滅菌待用;·2、為了不混入魚刺,用采肉機將經過處理后的原料魚取魚肉;·3、將已經處理好的魚肉,去其濾渣;·4、把去除濾渣的魚肉移至擂潰機中,加入精制淀粉、精鹽、味精、蔥末、白酒和少量清水,擂潰20-40分鐘,至魚肉呈粘性較強的醬狀為止;·5、采用擠壓成型制丸直徑約1厘米的魚圓,稱量后在真空條件下、包裝封口,滅菌;·6、將包裝好的魚丸采用凍結機進行速凍,冷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食品領域,具體的講,是涉及一種魚丸的制作方法。魚肉營養豐富,具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于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磷等,常吃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發健美的功效。本發明在保留魚肉原因的營養價值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處理,結合了傳統的丸類制作工藝,經過多重滅菌處理,干凈衛生,成品色澤潔白,口味好,有彈性。
文檔編號A23L1/326GK102429257SQ20111038422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8日
發明者劉昊湦, 王宇菲 申請人:大連創達技術交易市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