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涂膜保鮮冬棗的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涂膜保鮮冬棗的方法,屬于果蔬保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冬棗,亦稱雁來紅、蘋果棗、冰糖棗、魯北冬棗、沾化冬棗、黃驊冬棗,屬于鼠李科, 棗屬。是無刺棗樹的一個晚熟鮮食優良品種。冬棗中的維生素C含量十分豐富,每100克新鮮冬棗果肉內含量為352毫克,是蘋果維生素C含量的70倍,梨的140倍,金絲小棗的20 倍。此外,冬棗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E、鉀、鈉、鐵、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百果之王”和“活維生素丸”的美譽。多吃冬棗還能軟化血管,是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理想水果。特別是近年來,人們對食用鮮棗越來越重視,對其商品價值和食療價值的認識也有了新的提高,其市場前景極其廣闊。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生理學特性,采后極易失水、皺縮、褐變、酒化和腐爛并伴有\等營養物質大量損失,常溫下僅有幾天鮮脆狀態,Vc迅速氧化,含量不足鮮棗的5%。如果將鮮棗貯藏期有效延長,經濟效益將會有可觀的上升。
目前冬棗主要采用低溫冷藏,也出現了氣調貯藏、輻照保鮮和涂膜保鮮等方法。冬棗在貯藏中極易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爛,單純低溫貯藏雖可減少微生物發病,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抑制,而且褐變和V。等營養物質的損失很明顯。冬棗不同于蘋果、香蕉等果品,在貯藏中不能長時間忍受較高體積分數的CO2,因此氣調貯藏沒有明顯的效果。輻照保鮮法存在諸多不足其原理是殺滅微生物,但無法抑制褐變和V。等營養物質的損失,另外,輻照劑量的大小還牽涉到食品安全性問題,按規定經輻照處理的食品必須在標簽上明示,輻照的實現需要有極強的技術條件,因此可操作性非常小。關于涂膜保鮮,目前所使用的保鮮劑主要成分多為化學合成的物質,涂膜后會造成有害物質殘留,同樣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對人體健康不利。
殼聚糖又稱脫乙酰甲殼素、可溶性甲殼素、聚氨基葡萄糖,是一種生物活性物質, 具有優良的成膜性,能有效地阻撓病菌的入侵和抑制其生長,且該膜具有選擇滲透作用,限制果蔬與大氣交換,從而抑制呼吸作用、乙烯產生及膜脂過氧化等需氧生理生化過程,可明顯增強保鮮效果,延長貨架壽命。殼聚糖作為天然的涂膜劑,具有安全、無毒、抑菌、可食用、 可降解等多種特性,使得其在果蔬保鮮中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國內外已對番茄、黃瓜、 青椒、草莓、獼猴桃、芒果及雞蛋等的殼聚糖涂膜保鮮進行了較多的研究,而應用于棗類保鮮的研究很少,而且文獻報道使用的是單一殼聚糖涂膜保鮮冬棗,介于殼聚糖膜對水敏感, 隔水能力較差,單一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了上述存在的不足,通過殼聚糖-鈣-玉米淀粉的復合,提高了阻水性和透氣性,提供了一種涂膜保鮮冬棗的新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來達到的,一種涂膜保鮮冬棗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保鮮劑溶液的制備保鮮劑的組成為殼聚糖質量分數 2% +玉米淀粉質量分數0. 5 % 1 % +CaCl2質量分數0. 5 % 2 % ;分別稱取一定量的殼聚糖、玉米淀粉、 CaCl2,先將殼聚糖加入(體積分數)醋酸溶液中攪拌至溶解,然后用0. lmol/L的NaOH 溶液調至pH5. 0 5. 8,然后再加入玉米淀粉攪拌至溶解,最后加入CaCJ攪拌至完全溶解。
(2)冬棗的采摘及預處理在冬棗七八成熟時采摘,挑選果形端正、大小均勻,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果實,用水清洗表面,自然晾干冬棗表面水分。
(3)涂膜處理將晾干的冬棗在預先配制好的保鮮劑溶液中浸泡大約1 :3min,取出自然晾干。
(4)貯藏將涂膜后晾干的冬棗裝入厚度為0. 04mm、雙面各有4個直徑為8mm孔的聚乙烯保鮮袋中,每袋^g,將包裝好的冬棗置于溫度為-1 1 °C、相對濕度85 % 95 %的冷庫或常溫貯藏。
其中,冬棗采摘到裝袋時間應< Mh。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殼聚糖+玉米淀粉+CaCl2復合保鮮劑涂膜保鮮冬棗,可有效地保持棗果的硬度和Vc含量,抑制腐爛、褐變、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從而有效延長冬棗鮮果的保藏期,尤其是實現了常溫保藏。本發明的優點是該保鮮方法具有簡便、高效、安全和實用的特點,可使冬棗在低溫保藏6個月或常溫下保藏1個月以上而保持其鮮果原有品質。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1)保鮮劑溶液的制備分別稱取IOOg殼聚糖、50g玉米淀粉、100gCaCl2,先將 IOOg殼聚糖溶于9750mL (體積分數)醋酸溶液中,然后用0. lmol/L的NaOH溶液調至 PH5.5,然后加入50g玉米淀粉攪拌至溶解,最后加入150g CaCl2攪拌至完全溶解,即配制成殼聚糖質量分數+玉米淀粉質量分數0. 5% +CaCl2質量分數1. 0%的保鮮劑溶液10kg。
(2)冬棗的采摘及預處理在冬棗七八成熟時采摘,挑選果形端正、大小均勻,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果實,用水清洗表面,自然晾干冬棗表面水分。
(3)涂膜處理將涂膜后晾干的冬棗在預先配制好的保鮮劑溶液中浸泡大約 2min,取出自然晾干;
(4)貯藏將晾干的冬棗裝入厚度為0. 04mm、雙面各有4個直徑為8mm孔的聚乙烯保鮮袋中,每袋^g,將包裝好的冬棗置于溫度為-1 1 °C、相對濕度85 % 95 %的冷庫或常溫貯藏。
其中,冬棗采摘到裝袋時間應< Mh。
實施例2
(1)保鮮劑溶液的制備分別稱取IOOg殼聚糖、IOOg玉米淀粉、100gCaCl2,先將 IOOg殼聚糖溶于9700mL (體積分數)醋酸溶液中,然后用0. lmol/L的NaOH溶液調至 PH5. 0,然后加入IOOg玉米淀粉攪拌至溶解,最后加入IOOg CaCl2攪拌至完全溶解,即配制成殼聚糖質量分數1. 5% +玉米淀粉質量分數1. 0% +CaCl2質量分數1. 0%的保鮮劑溶液 IOkg0
(2)冬棗的采摘及預處理在冬棗七八成熟時采摘,挑選果形端正、大小均勻,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果實,用水清洗表面,自然晾干冬棗表面水分。
(3)涂膜處理將涂膜后晾干的冬棗在預先配制好的保鮮劑溶液中浸泡大約 2min,取出自然晾干;
(4)貯藏將晾干的冬棗裝入厚度為0. 04mm、雙面各有4個直徑為8mm孔的聚乙烯保鮮袋中,每袋^g,將包裝好的冬棗置于溫度為-1 1 °C、相對濕度85 % 95 %的冷庫或常溫貯藏。
其中,冬棗采摘到裝袋時間應< Mh。
權利要求
1.一種涂膜保鮮冬棗的方法,具體方法步驟包括(1)保鮮劑溶液的制備分別稱取一定量的殼聚糖、玉米淀粉、CaCl2,先將殼聚糖加入體積分數1 %醋酸溶液中攪拌至溶解,然后用0. lmol/L的NaOH溶液調至pH5. 0 5. 8,然后再加入玉米淀粉攪拌至溶解,最后加入CaCl2攪拌至完全溶解;(2)冬棗的采摘及預處理在冬棗七八成熟時采摘,挑選果形端正、大小均勻,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果實,用水清洗表面,自然晾干冬棗表面水分;(3)涂膜處理將晾干的冬棗在預先配制好的保鮮劑溶液中浸泡大約1 3min,取出自然晾干;(4)貯藏將涂膜后晾干的冬棗用打孔聚乙烯袋包裝,每袋^g,將包裝好的冬棗置于溫度為-1 1°C、相對濕度85% 95%的冷庫貯藏,或常溫貯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涂膜保鮮冬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保鮮劑的組成為殼聚糖質量分數 2% +玉米淀粉質量分數0. 5% +CaCl2質量分數 0. 5% 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涂膜保鮮冬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冬棗采摘到裝袋時間應彡24h。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涂膜保鮮冬棗的方法,屬于果蔬保鮮技術領域。其主要技術特征是采用殼聚糖、玉米淀粉、CaCl2復合保鮮劑涂膜保鮮。通過該方法處理,可有效地保持冬棗的硬度和Vc含量,抑制腐爛、褐變、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從而有效延長冬棗鮮果的保藏期。本發明的優點是該保鮮方法具有簡便、高效、安全和實用的特點,可使冬棗在低溫保藏6個月或常溫下保藏1個月以上而保持其鮮果原有品質。該法適合于大規模商業性應用,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23B7/16GK102487999SQ20111040674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明者呂兵, 周雯, 章軍 申請人:江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