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食物加工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面條自動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面條是一種用谷物或豆類通過研磨成粉狀加水和成面團,之后或者壓或搟制成片再切或壓,或者使用揉、拉、捏、擠等手法,制成條狀或小片狀,最后經煮、炒、燴、炸而成的食品,在生活中較為常見,面條通常采用手工進行加工制作,操作較為費力,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面條自動加工裝置,本面條自動加工裝置能夠自動將面團滾壓成面皮并將面皮分切,且能夠加工出不同厚度的面皮以及不同粗細的面條。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面條自動加工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豎直固連有兩側板,其特征在于,兩所述側板之間固連有進料板,該進料板傾斜設置,兩所述側板的相對側面上均鉸接有長條狀的擺動板,兩所述擺動板之間沿長度方向轉動連接有若干壓面滾軸,該若干壓面滾軸均位于進料板上方,且壓面滾軸的長度方向均與進料板相平行,若干所述壓面滾軸與進料板上側面之間形成壓面間隙,且壓面滾軸與進料板上側面之間的距離由上至下逐漸變小,所述擺動板與側板之間設有能夠調節壓面滾軸與進料板之間距離的調節件,所述擺動板上設有能夠帶動若干壓面滾軸轉動的驅動件,兩所述側板之間還轉動連接有若干切面滾軸和若干抵靠軸,若干所述切面滾軸與若干抵靠軸間隔設置,且切面滾軸與抵靠軸之間形成切面間隙,所述切面滾軸的外周面上周向固連有若干環形的刀片,且若干刀片沿切面滾軸軸向均布,所述刀片的外邊沿均與相鄰的抵靠軸外周面相抵靠,所述切面滾軸上相鄰兩刀片之間的距離由一側的切面滾軸向另一側的切面滾軸方向逐漸變大,兩所述側板之間還連接有能夠將進料板送出的面皮導入切面間隙內的導料結構,所述底座上設有能夠帶動若干切面滾軸轉動的動力件。
在壓面皮之前預先通過調節件調節壓面滾軸與進料板之間距離,即調節最終壓成的面皮厚度,使用時預先將面粉揉捏成面團,然后將面團放置在導料板上側面的上端,驅動件帶動若干壓面滾軸旋轉,壓面滾軸能夠將面團逐漸帶入壓面間隙,同時由于壓面滾軸與進料板上側面之間的距離由上至下逐漸變小,因此面團通過不同的壓面滾軸并逐漸的壓平并由壓面間隙被帶出,此時可以直接將面皮取出來制作餃子皮等食品,當然也可以連續的進行制作面條,而在制作之前需要根據面條的寬度,通過導料結構將壓面間隙送出的面皮送入相對應的切面間隙,動力電機帶動切面滾軸旋轉,因此進入切面間隙的面皮能夠被均勻分布的刀片分切,而相鄰兩刀片之間的距離則為面條的寬度,因此通過將面皮導入不同的切面間隙則能夠加工出不同寬度的面條,使用更加靈活方便。
在上述的面條自動加工裝置中,所述擺動板的上端側面通過銷軸鉸接在側板上,其中一塊擺動板的下端側面垂直具有限位柱,所述側板的側面上開設有弧形的導向槽,該導向槽與銷軸具有相同的中心線,所述限位柱滑動穿過導向槽,上述調節件設置在側板與限位柱之間。導向槽與限位柱相配合,使得擺動板保持穩定,而限位柱用于對擺動板的自由端進行限位,使得調節后的擺動板被定位住。
在上述的面條自動加工裝置中,所述調節件包括調節螺栓,所述側板外側面上具有連接凸部,所述連接凸部上開設有螺孔,所述調節螺栓螺接在螺孔內,所述調節螺栓的端部轉動連接有長條狀的調節頭,該調節頭具有傾斜的調節面,所述側板外側面上還固連有張緊拉簧,所述張緊拉簧的自由端傾斜朝下并固連在限位柱上,所述調節頭位于限位柱的上方,且在張緊拉簧的作用下限位柱側壁抵靠在調節面上。在張緊拉簧的拉力作用下限位柱始終抵靠的調節面上,從而對擺動板進行定位,而通過旋轉調節螺栓則能夠使調節頭沿長度方向移動,因此傾斜的調節面能夠頂推限位柱,從而使得擺動板擺動,進而調節壓面滾軸與進料板上側面之間的距離。
在上述的面條自動加工裝置中,最上方的所述壓面滾軸外周面上沿長度方向螺旋具有兩導向螺棱,該兩導向螺棱對稱設置,且兩導向螺棱的螺旋方向相反。兩導向螺棱能夠作用在面團上,當該壓面滾軸旋轉時導向螺棱能夠向壓面滾軸的兩端推送面團,使得面團快速的兩兩端鋪開,減少面團壓入的阻力,提高壓面效率。
在上述的面條自動加工裝置中,所述驅動件包括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固連在擺動板下端的內側面上,所述側板上開設有若干弧形的避讓槽,該若干避讓槽均與銷軸具有相同的中心線,所述壓面滾軸的兩端均通過連接銷鉸接在擺動板上,且一端的連接銷穿過避讓槽,所述連接銷伸出的一端端部均固連有從動帶輪一,且相鄰的兩從動帶輪一通過皮帶相連接,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穿過避讓槽,且伸出的一端端部固連有主動帶輪一,所述主動帶輪一與其中一個從動帶輪一通過皮帶相連接。壓面滾軸通過帶輪進行傳動,結構簡單穩定,而主動帶輪一與從動帶輪一均位于側板的外側,避免污染面皮,避讓槽則用于擺動板擺動時的連接銷移動。
在上述的面條自動加工裝置中,所述導料結構包括鉸接板和伸縮板,所述鉸接板的兩端分別鉸接在兩側板的相對內側面上,且鉸接板傾斜設置,所述鉸接板的上邊沿與進料板下邊沿相對接,所述鉸接板下側面的兩端邊沿均沿長度方向具有滑軌,兩所述滑軌的相對側面上均沿長度方向開設有滑槽,所述伸縮板的兩端邊沿分別滑動連接在兩滑槽內,且伸縮板位于切面滾軸的上方,所述側板上設有能夠將伸縮板定位住的定位件。通過伸縮板能夠調節長度,即根據面條寬度的需要,將伸縮板的自由端邊沿伸縮至相對應的切面間隙處,然后通過定位件定位住,鉸接板與伸縮板形成的上側面傾斜,且能夠順暢的將面皮送入切面間隙。
在上述的面條自動加工裝置中,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球和定位彈簧,所述伸縮板下側面遠離鉸接板的邊沿兩端均具有連接凸沿,所述連接凸沿的一端與側板內側面相對,所述連接凸沿的端面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盲孔,所述側板內側面上開設有若干定位槽,該若干定位槽與若干切面間隙一一對應,所述定位彈簧和定位球均設置在盲孔內,且定位彈簧的一端抵壓在盲孔底面上,另一端抵壓在定位球上,在定位彈簧的作用下定位球能夠抵壓在定位槽內。拉伸伸縮板時定位球在外力作用下壓縮定位彈簧并脫離定位槽,當伸縮板伸縮至相對應的切面間隙時盲孔與定位槽相對,定位球則在定位彈簧作用下壓入定位槽內并對伸縮板進行定位,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在上述的面條自動加工裝置中,所述伸縮板遠離鉸接板的邊沿向下弧形彎折。使得面皮具有平滑向下的移動行程,提高切面質量。
在上述的面條自動加工裝置中,所述動力件包括固連在底座上的動力電機,若干所述切面滾軸的兩端均通過轉軸鉸接在側板上,所述切面滾軸一端的轉軸穿過側板,且在伸出的一端固連有從動帶輪二,相鄰兩從動帶輪二通過皮帶相連接,所述動力電機的輸出軸端部固連有主動帶輪二,所述主動帶輪二與其中一個從動帶輪二通過皮帶相連接。該主動帶輪二和從動帶輪二均位于側板外側,避免污染面條,且帶輪傳動結構簡單穩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面條自動加工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1、由于壓面滾軸與進料板上側面之間的距離由上至下逐漸變小,因此面團通過不同的壓面滾軸并逐漸的壓平,且通過調節件能夠調節壓面滾軸與進料板上側面之間的距離,因此能夠加工出不同厚度的面皮。
2、由于最上方的壓面滾軸外周面上沿長度方向螺旋具有兩導向螺棱,兩導向螺棱能夠作用在面團上,當該壓面滾軸旋轉時導向螺棱能夠向壓面滾軸的兩端推送面團,使得面團快速的兩兩端鋪開,減少面團壓入的阻力,提高壓面效率。
3、由于動力電機帶動切面滾軸旋轉,因此進入切面間隙的面皮能夠被均勻分布的刀片分切,而相鄰兩刀片之間的距離則為面條的寬度,因此通過將面皮導入不同的切面間隙則能夠加工出不同寬度的面條,使用更加靈活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面條自動加工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面條自動加工裝置的結構剖視圖。
圖3是圖1中A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4是本面條自動加工裝置的結構側視圖。
圖5是本面條自動加工裝置未安裝伸縮板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定位件的結構剖視圖。
圖中,1、底座;11、側板;111、導向槽;112、避讓槽;12、進料板;2、擺動板;21、壓面滾軸;211、導向螺棱;212、連接銷;22、壓面間隙;23、銷軸;24、限位柱;3、調節件;31、調節螺栓;32、連接凸部;33、調節頭;331、調節面;34、張緊拉簧;4、驅動件;41、驅動電機;42、主動帶輪一;43、從動帶輪一;5、切面滾軸;51、抵靠軸;52、切面間隙;53、刀片;54、轉軸;6、導料結構;61、鉸接板;62、伸縮板;63、滑軌;631、滑槽;64、定位球;65、定位彈簧;66、連接凸沿;661、盲孔;67、定位槽;7、動力件;71、動力電機;72、主動帶輪二;73、從動帶輪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面條自動加工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豎直固連有兩側板11,兩側板11之間固連有進料板12,該進料板12傾斜設置,兩側板11的相對側面上均鉸接有長條狀的擺動板2,兩擺動板2之間沿長度方向轉動連接有若干壓面滾軸21,該若干壓面滾軸21均位于進料板12上方,且壓面滾軸21的長度方向均與進料板12相平行,若干壓面滾軸21與進料板12上側面之間形成壓面間隙22,且壓面滾軸21與進料板12上側面之間的距離由上至下逐漸變小,擺動板2與側板11之間設有能夠調節壓面滾軸21與進料板12之間距離的調節件3,擺動板2上設有能夠帶動若干壓面滾軸21轉動的驅動件4,兩側板11之間還轉動連接有若干切面滾軸5和若干抵靠軸51,若干切面滾軸5與若干抵靠軸51間隔設置,且切面滾軸5與抵靠軸51之間形成切面間隙52,切面滾軸5的外周面上周向固連有若干環形的刀片53,且若干刀片53沿切面滾軸5軸向均布,刀片53的外邊沿均與相鄰的抵靠軸51外周面相抵靠,切面滾軸5上相鄰兩刀片53之間的距離由一側的切面滾軸5向另一側的切面滾軸5方向逐漸變大,兩側板11之間還連接有能夠將進料板12送出的面皮導入切面間隙52內的導料結構6,底座1上設有能夠帶動若干切面滾軸5轉動的動力件7。在壓面皮之前預先通過調節件3調節壓面滾軸21與進料板12之間距離,即調節最終壓成的面皮厚度,使用時預先將面粉揉捏成面團,然后將面團放置在導料板上側面的上端,驅動件4帶動若干壓面滾軸21旋轉,壓面滾軸21能夠將面團逐漸帶入壓面間隙22,同時由于壓面滾軸21與進料板12上側面之間的距離由上至下逐漸變小,因此面團通過不同的壓面滾軸21并逐漸的壓平并由壓面間隙22被帶出,此時可以直接將面皮取出來制作餃子皮等食品,當然也可以連續的進行制作面條,而在制作之前需要根據面條的寬度,通過導料結構6將壓面間隙22送出的面皮送入相對應的切面間隙52,動力電機71帶動切面滾軸5旋轉,因此進入切面間隙52的面皮能夠被均勻分布的刀片53分切,而相鄰兩刀片53之間的距離則為面條的寬度,因此通過將面皮導入不同的切面間隙52則能夠加工出不同寬度的面條,使用更加靈活方便。
具體來說,結合圖2、圖3、圖4所示,擺動板2的上端側面通過銷軸23鉸接在側板11上,其中一塊擺動板2的下端側面垂直具有限位柱24,側板11的側面上開設有弧形的導向槽111,該導向槽111與銷軸23具有相同的中心線,限位柱24滑動穿過導向槽111,調節件3設置在側板11與限位柱24之間,導向槽111與限位柱24相配合,使得擺動板2保持穩定,而限位柱24用于對擺動板2的自由端進行限位,使得調節后的擺動板2被定位住。調節件3包括調節螺栓31,側板11外側面上具有連接凸部32,連接凸部32上開設有螺孔,調節螺栓31螺接在螺孔內,調節螺栓31的端部轉動連接有長條狀的調節頭33,該調節頭33具有傾斜的調節面331,側板11外側面上還固連有張緊拉簧34,張緊拉簧34的自由端傾斜朝下并固連在限位柱24上,調節頭33位于限位柱24的上方,且在張緊拉簧34的作用下限位柱24側壁抵靠在調節面331上,在張緊拉簧34的拉力作用下限位柱24始終抵靠的調節面331上,從而對擺動板2進行定位,而通過旋轉調節螺栓31則能夠使調節頭33沿長度方向移動,因此傾斜的調節面331能夠頂推限位柱24,從而使得擺動板2擺動,進而調節壓面滾軸21與進料板12上側面之間的距離。最上方的壓面滾軸21外周面上沿長度方向螺旋具有兩導向螺棱211,該兩導向螺棱211對稱設置,且兩導向螺棱211的螺旋方向相反,兩導向螺棱211能夠作用在面團上,當該壓面滾軸21旋轉時導向螺棱211能夠向壓面滾軸21的兩端推送面團,使得面團快速的兩兩端鋪開,減少面團壓入的阻力,提高壓面效率。驅動件4包括驅動電機41,驅動電機41固連在擺動板2下端的內側面上,側板11上開設有若干弧形的避讓槽112,該若干避讓槽112均與銷軸23具有相同的中心線,壓面滾軸21的兩端均通過連接銷212鉸接在擺動板2上,且一端的連接銷212穿過避讓槽112,連接銷212伸出的一端端部均固連有從動帶輪一43,且相鄰的兩從動帶輪一43通過皮帶相連接,驅動電機41的輸出軸穿過避讓槽112,且伸出的一端端部固連有主動帶輪一42,主動帶輪一42與其中一個從動帶輪一43通過皮帶相連接,壓面滾軸21通過帶輪進行傳動,結構簡單穩定,而主動帶輪一42與從動帶輪一43均位于側板11的外側,避免污染面皮,避讓槽112則用于擺動板2擺動時的連接銷212移動。
結合圖5、圖6所示,導料結構6包括鉸接板61和伸縮板62,鉸接板61的兩端分別鉸接在兩側板11的相對內側面上,且鉸接板61傾斜設置,鉸接板61的上邊沿與進料板12下邊沿相對接,鉸接板61下側面的兩端邊沿均沿長度方向具有滑軌63,兩滑軌63的相對側面上均沿長度方向開設有滑槽631,伸縮板62的兩端邊沿分別滑動連接在兩滑槽631內,且伸縮板62位于切面滾軸5的上方,側板11上設有能夠將伸縮板62定位住的定位件,通過伸縮板62能夠調節長度,即根據面條寬度的需要,將伸縮板62的自由端邊沿伸縮至相對應的切面間隙52處,然后通過定位件定位住,鉸接板61與伸縮板62形成的上側面傾斜,且能夠順暢的將面皮送入切面間隙52。定位件包括定位球64和定位彈簧65,伸縮板62下側面遠離鉸接板61的邊沿兩端均具有連接凸沿66,連接凸沿66的一端與側板11內側面相對,連接凸沿66的端面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盲孔661,側板11內側面上開設有若干定位槽67,該若干定位槽67與若干切面間隙52一一對應,定位彈簧65和定位球64均設置在盲孔661內,且定位彈簧65的一端抵壓在盲孔661底面上,另一端抵壓在定位球64上,在定位彈簧65的作用下定位球64能夠抵壓在定位槽67內,拉伸伸縮板62時定位球64在外力作用下壓縮定位彈簧65并脫離定位槽67,當伸縮板62伸縮至相對應的切面間隙52時盲孔661與定位槽67相對,定位球64則在定位彈簧65作用下壓入定位槽67內并對伸縮板62進行定位,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伸縮板62遠離鉸接板61的邊沿向下弧形彎折,使得面皮具有平滑向下的移動行程,提高切面質量。動力件7包括固連在底座1上的動力電機71,若干切面滾軸5的兩端均通過轉軸54鉸接在側板11上,切面滾軸5一端的轉軸54穿過側板11,且在伸出的一端固連有從動帶輪二73,相鄰兩從動帶輪二73通過皮帶相連接,動力電機71的輸出軸端部固連有主動帶輪二72,主動帶輪二72與其中一個從動帶輪二73通過皮帶相連接,該主動帶輪二72和從動帶輪二73均位于側板11外側,避免污染面條,且帶輪傳動結構簡單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