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肉類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肉類腌制裝置。
背景技術:
肉類,是動物的皮下組織及肌肉,可以食用。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以及卡路里,其屬于酸性食物。
白肉是一個營養學上的詞,廣義上是指肌肉纖維細膩,脂肪含量較低,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肉類。白肉可以包括鳥類(雞、鴨、鵝、火雞等)、魚、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甲殼類動物(蝦蟹等)或雙殼類動物(牡蠣、蛤蜊)等。雖然三文魚、煮熟的蝦蟹等都是紅色,也不能算作紅肉。
腌制是早期保存蔬菜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現今,蔬菜的腌制已從簡單的保存手段轉變為獨特風味蔬菜產品的加工技術。醬腌菜這一傳統食品是我國人民歷代智慧的結晶,是祖國寶貴文化財富的一部分。
腌制是利用食鹽的保藏作用,將新鮮果品或者其他方法已經加工過的原料用鹽腌漬制成食品的方法。
在很多農村地區,每到過年都要殺豬宰羊過新年,當每次屠宰后,需要將肉類放置在臉盆內,并撒上鹽進行充分混合,涂抹,然后再將肉類放置在缸內腌制,這樣在涂抹鹽的過程操作麻煩,勞動強度大,涂抹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肉類腌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肉類腌制裝置,包括機體外殼,所述機體外殼底部一側設置有排料孔,所述機體外殼內側壁上設置有限位塊,所述機體外殼上端設置有密封蓋板,所述限位塊通過支撐彈簧與支撐托網相連接,所述機體外殼底部設置有傾斜布置的排料板,所述支撐托網通過連接桿與偏心輪連接,所述偏心輪與驅動電機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撐彈簧兩端為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托網呈網狀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連接桿兩端為鉸接連接。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設置支撐托網、支撐彈簧、連接桿與偏心輪,這樣將屠宰后的肉放置在支撐托網上,此時驅動電機帶動偏心輪旋轉,經過連接桿帶動支撐托網在支撐彈簧的作用下高速振動,在振動時從密封蓋板加入食鹽,在肉的表面均勻涂抹,這樣避免了人工涂抹,降低了勞動強度,且提高了涂抹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一種肉類腌制裝置,包括機體外殼1,所述機體外殼1底部一側設置有排料孔101,所述機體外殼1內側壁上設置有限位塊102,所述機體外殼1上端設置有密封蓋板2,所述限位塊102通過支撐彈簧4與支撐托網3相連接,其中所述支撐彈簧4兩端為固定連接,且所述支撐托網3呈網狀結構。
所述機體外殼1底部設置有傾斜布置的排料板5,所述支撐托網3通過連接桿6與偏心輪7連接,其中所述連接桿6兩端為鉸接連接,所述偏心輪7與驅動電機8相連接。這樣將屠宰后的肉放置在支撐托網3上,此時驅動電機8帶動偏心輪7旋轉,經過連接桿6帶動支撐托網3在支撐彈簧4的作用下高速振動,在振動時從密封蓋板2加入食鹽,在肉的表面均勻涂抹,這樣避免了人工涂抹,降低了勞動強度,且提高了涂抹效率。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