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研磨辣椒籽醬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辣椒醬是餐桌上比較常見的調味品,目前有多種風味的辣椒醬。辣椒醬分為油制和水制兩種。油制辣椒醬是用食用油和辣椒制成,顏色鮮紅,上面浮著一層芝麻油,這種辣椒醬容易保存,但是生產工序相對復雜,而且這種辣椒醬不能迎合部分不喜歡油膩食品的人的需求;水制辣椒醬是用水和辣椒制成,但是這種辣椒醬保鮮期很短,在添加適量防腐劑的情況下,打開真空包裝后幾天便會長出一層白色霉菌。但不管是油制或水制的辣椒醬,其生產原料都是基于整個辣椒皮及籽為原料。傳統的辣椒醬的做法是:將辣椒和配料清洗、晾干、剁碎、攪拌、加鹽、加酒、拌勻、瓶裝,這樣制得的辣椒醬,營養單一、口感不好、保質期較短。
我國辣椒種植面積廣泛,年產量居世界第一,當前國內外對辣椒的開發利用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提取副產物(辣椒色素、辣椒精、辣椒堿)等產品上,而占辣椒干重40%以上的辣椒籽卻沒有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大量研究表明,辣椒籽中含有豐富的油脂、蛋白質、粗纖維、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一種極具開發價值的天然植物產品。辣椒籽中含有20%左右的油脂,其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占80%左右,還含有20多種礦物元素和C、A、D、E、P、K等多種維生素。因此,辣椒籽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的現實及經濟意義,對辣椒籽中的營養物質進行全面的開發,達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應該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目前市場上還未發現有基于辣椒籽為原料生產辣椒籽醬。
本發明基于目前的問題,以大量的辣椒副產物辣椒籽為原料,制作出一種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口感細膩的辣椒籽醬,為市場提供一種新型辣椒籽產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在市場上大量的辣椒副產物辣椒籽,克服現有辣椒醬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口感細膩的辣椒籽醬的制作方法,通過該方法可為市場提供一種新型的辣椒籽加工產品。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1)炒籽:用網篩篩除辣椒籽中殘留的辣椒皮和雜質,經水洗后自然晾干,在烘炒鍋內炒制,烘炒溫度為120-220度,烘炒時間為20-60分鐘,烘炒攪拌轉速為20-60轉/分,烘炒鍋內壓力為負0.01-0MPa(常壓);
(2)降溫:將上一步驟烘炒后的辣椒籽在氮氣保護下降溫到40-80度;
(3)粉碎:將上一步驟制備得到的辣椒籽經粉碎后,過20目篩;
(4)復配:將上一步驟制備得到的原料與濃香辣椒籽油、食品乳化劑(單甘酯、磷脂或其混合物)按10-20:1-2:0.1-1(g:g:g)比例進行混合;
(5)研磨:將上一步驟制備的混合物在膠體磨中研磨,膠體磨轉速100-14000r/min,溫度20-120℃,壓力0-16bar,齒縫間隙0.1-5mm。
(6)均質灌裝:均質機預先用85-100度熱水殺菌,將研磨步驟得到的醬冷卻至40-65度,時間為1-1.5h,于20-30Mpa條件下均質后灌裝得成品濃香辣椒籽醬。
本發明的辣椒籽醬產品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以辣椒籽為原料,同時添加輔料濃香辣椒籽油、食品乳化劑(單甘酯、磷脂或其混合物)生產出一種新產品,與傳統辣椒醬相比,本發明得到的濃香辣椒籽醬產品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口感細膩。
附圖說明
圖1表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其目的在于更好理解本發明內容而非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用術語具有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
下述實例中,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
實施例1
(1)炒籽:用網篩篩除辣椒籽中殘留的辣椒皮和雜質,經水洗后自然晾干,在烘炒鍋內炒制,烘炒溫度為120度,烘炒時間為20分鐘,烘炒攪拌轉速為20轉/分,烘炒鍋內壓力為負0.01MPa(常壓);
(2)降溫:將上一步驟烘炒后的辣椒籽在氮氣保護下降溫到50度;
(3)粉碎:將上一步驟制備得到的辣椒籽經粉碎后,過20目篩;
(4)復配:將上一步驟制備得到的原料與濃香辣椒籽油、食品乳化劑(單甘酯、磷脂或其混合物)按10:1:0.1(g:g:g)比例進行混合;
(5)研磨:將上一步驟制備的混合物在膠體磨中研磨,膠體磨轉速9000r/min,溫度30℃,壓力8bar,齒縫間隙5mm。
(6)均質灌裝:均質機預先用90度熱水殺菌,將研磨步驟得到的醬冷卻至50度,時間為1h,于20Mpa條件下均質后灌裝得成品濃香辣椒籽醬。
實施例2
(1)炒籽:用網篩篩除辣椒籽中殘留的辣椒皮和雜質,經水洗后自然晾干,在烘炒鍋內炒制,烘炒溫度為220度,烘炒時間為60分鐘,烘炒攪拌轉速為60轉/分,烘炒鍋內壓力為0MPa(常壓);
(2)降溫:將上一步驟烘炒后的辣椒籽在氮氣保護下降溫到50度;
(3)粉碎:將上一步驟制備得到的辣椒籽經粉碎后,過20目篩;
(4)復配:將上一步驟制備得到的原料與濃香辣椒籽油、食品乳化劑(單甘酯、磷脂或其混合物)按20: 2: 1(g:g:g)比例進行混合;
(5)研磨:將上一步驟制備的混合物在膠體磨中研磨,膠體磨轉速9000r/min,溫度30℃,壓力8bar,齒縫間隙5mm。
(6)均質灌裝:均質機預先用90度熱水殺菌,將研磨步驟得到的醬冷卻至50度,時間為1.5h,于30Mpa條件下均質后灌裝得成品濃香辣椒籽醬。
實施例3
(1)炒籽:用網篩篩除辣椒籽中殘留的辣椒皮和雜質,經水洗后自然晾干,在烘炒鍋內炒制,烘炒溫度為160度,烘炒時間為40分鐘,烘炒攪拌轉速為40轉/分,烘炒鍋內壓力為0MPa(常壓);
(2)降溫:將上一步驟烘炒后的辣椒籽在氮氣保護下降溫到50度;
(3)粉碎:將上一步驟制備得到的辣椒籽經粉碎后,過20目篩;
(4)復配:將上一步驟制備得到的原料與濃香辣椒籽油、食品乳化劑(單甘酯、磷脂或其混合物)按15:1:1(g:g:g)比例進行混合;
(5)研磨:將上一步驟制備的混合物在膠體磨中研磨,膠體磨轉速9000r/min,溫度40℃,壓力8bar,齒縫間隙0.1mm。
(6)均質灌裝:均質機預先用100度熱水殺菌,將研磨步驟得到的醬冷卻至65度,時間為1h,于30Mpa條件下均質后灌裝得成品濃香辣椒籽醬。
實施例4
(1)炒籽:用網篩篩除辣椒籽中殘留的辣椒皮和雜質,經水洗后自然晾干,在烘炒鍋內炒制,烘炒溫度為180度,烘炒時間為60分鐘,烘炒攪拌轉速為30轉/分,烘炒鍋內壓力為0MPa(常壓);
(2)降溫:將上一步驟烘炒后的辣椒籽在氮氣保護下降溫到40度;
(3)粉碎:將上一步驟制備得到的辣椒籽經粉碎后,過20目篩;
(4)復配:將上一步驟制備得到的原料與濃香辣椒籽油、食品乳化劑(單甘酯、磷脂或其混合物)按10:2:0.1(g:g:g)比例進行混合;
(5)研磨:將上一步驟制備的混合物在膠體磨中研磨,膠體磨轉速9000r/min,溫度60℃,壓力8bar,齒縫間隙0.1mm。
(6)均質灌裝:均質機預先用85度熱水殺菌,將研磨步驟得到的醬冷卻至40度,時間為1.5h,于25Mpa條件下均質后灌裝得成品濃香辣椒籽醬。
實施例5
(1)炒籽:用網篩篩除辣椒籽中殘留的辣椒皮和雜質,經水洗后自然晾干,在烘炒鍋內炒制,烘炒溫度為160度,烘炒時間為20分鐘,烘炒攪拌轉速為30轉/分,烘炒鍋內壓力為0MPa(常壓);
(2)降溫:將上一步驟烘炒后的辣椒籽在氮氣保護下降溫到40度;
(3)粉碎:將上一步驟制備得到的辣椒籽經粉碎后,過20目篩;
(4)復配:將上一步驟制備得到的原料與濃香辣椒籽油、食品乳化劑(單甘酯、磷脂或其混合物)按10:2:0.5(g:g:g)比例進行混合;
(5)研磨:將上一步驟制備的混合物在膠體磨中研磨,膠體磨轉速9000r/min,溫度40℃,壓力8bar,齒縫間隙0.1mm。
(6)均質灌裝:均質機預先用100度熱水殺菌,將研磨步驟得到的醬冷卻至60度,時間為1.5h,于30Mpa條件下均質后灌裝得成品濃香辣椒籽醬。
優選的:對比各個實施例,實施例5中所選用的各項條件制作出的濃香辣椒籽醬,香味濃郁、口感細膩,不易分層,比其它實施例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