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食品科學和納米,具體涉及一種負載姜黃素的三萜類小分子共組裝體納米顆粒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1、姜黃素是來源于姜黃的根莖中的一種多酚類成分,具有護肝、保護神經、抗氧化、抗菌和抗癌等多種生物活性。天然的姜黃素也可以作為抗氧化劑、調味劑以及天然著色劑等應用于各種食品甚至烹飪中,成為合成添加劑的替代品。并且還有研究表明姜黃素在高劑量下對人體傷害很低甚至無害。在食品中添加姜黃素,不僅可以豐富食品的味道,同時也使食品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2、但是姜黃素自身存在化學性質不穩定、水溶性差以及生物利用度低的問題,嚴重限制了它在食品領域的應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開發了很多的技術手段,目前最受關注的是利用納米技術來改善姜黃素自身不穩定的問題。現在已有很多遞送系統應用于姜黃素的封裝,其中納米顆粒被認為是在改善活性物質穩定性擁有巨大潛力的遞送體系,近年來由三萜類小分子組裝的納米顆粒引起人們的關注,因其獨特的組裝能力和具有抗炎、抗菌、免疫保護以及抗癌等生理活性,三萜類小分子被廣泛用作遞送材料。
3、研究發現,具有多種生理活性的三萜類小分子還具有獨特的自組裝和共組裝的能力,這使得他們可以作為一種天然的封裝活性物質的材料,不僅可以提高活性物質的生物活性,還可以避免對機體產生傷害。在眾多三萜類小分子中,熊果酸和白樺脂酸作為三萜化合物的代表,它們不僅具有優異的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生物活性,同時其獨特的組裝能力使得他們可以作為藥物遞送系統用于封裝姜黃素。因此利用熊果酸和白樺脂酸封裝姜黃素的共組裝體系不僅可以改善姜黃素的生物利用度,材料自身也具有多種活性,若添加至食品中,不僅有效克服了姜黃素自身的缺點,還可以賦予食品更高的營養價值。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姜黃素等多酚類活性物質生物利用度低和化學性質不穩定的問題,通過篩選材料組成比例,提供一種負載姜黃素的三萜類小分子共組裝體納米顆粒的制備工藝,以拓展姜黃素等活性物質的應用范圍,使其在食品中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2、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3、一種負載姜黃素的三萜類小分子共組裝體納米顆粒的制備工藝,所述工藝為:
4、步驟一:將熊果酸(ua)溶于二甲基亞砜中,配置一定濃度的熊果酸(ua)溶液;
5、步驟二:將白樺脂酸(ba)溶于二甲基亞砜中,配置一定濃度的白樺脂酸(ba)溶液;
6、步驟三:將姜黃素(ccm)溶于二甲基亞砜中,配置一定濃度的姜黃素(ccm)溶液;
7、步驟四:將步驟一所得的ua溶液、步驟二所得的ba溶液按照適宜的比例混合;
8、步驟五:將步驟四得到的溶液和步驟三所得的ccm溶液混合;
9、步驟六:將步驟五所得的混合溶液超聲一段時間;
10、步驟七:將超聲處理后的步驟六所得溶液進行離心分離,并用雙蒸水洗滌3~5次,獲得沉淀物質即為所制備的納米顆粒。
11、進一步地,步驟一至三中所述溶液,濃度均為30-35mmol/l;
12、進一步地,步驟四所述混和比例為0.6-4;
13、進一步地,步驟六中在室溫下,超聲15-20min;
14、進一步地,步驟七中離心條件為在4℃溫度下,轉速為10000-12000r/min,離心15-25min;
15、進一步地,可以將姜黃素替換為白藜蘆醇等其他多酚類活性物質。
16、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中材料組合比例固定,制備的熊果酸-白樺脂酸-姜黃素納米顆粒與游離的姜黃素相比,其水溶性和穩定性得到改善,并且有效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為姜黃素在食品和醫藥領域的提供更多的應用范圍。同時,本發明中的姜黃素可以被其他多酚類活性物質替代,改善其化學性質和生物利用度。本方法操作簡便,制備出的納米顆粒粒徑均一,水溶性較好,載藥量適宜,具有良好的穩定性。
1.本發明是一種負載姜黃素的三萜類小分子共組裝體納米顆粒的制備工藝,步驟如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負載姜黃素的三萜類小分子共組裝體納米顆粒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一至三中所述溶液,濃度均為30-35mmol/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負載姜黃素的三萜類小分子共組裝體納米顆粒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四所述混和比例為0.6-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負載姜黃素的三萜類小分子共組裝體納米顆粒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六中在室溫下,超聲15-20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負載姜黃素的三萜類小分子共組裝體納米顆粒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七中離心條件為在4℃溫度下,轉速為10000-12000r/min,離心15-25min。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負載姜黃素的三萜類小分子共組裝體納米顆粒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可以將姜黃素替換為白藜蘆醇等其他多酚類活性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