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包括內窺鏡手柄、角度調整機構、硬鞘、軟鞘,帶有輸出軸的鋼絲繩繞輪;所述硬鞘內端部與內窺鏡手柄相連,所述軟鞘位于硬鞘內,軟鞘從硬鞘端部伸出,所述角度調整機構包括角度調整手柄和二級傳動齒輪箱,所述齒輪箱內的一級傳動為齒輪傳動,所述齒輪箱內的二級傳動為蝸輪蝸桿傳動;所述齒輪箱設有輸入軸、中間軸和輸出軸,所述鋼絲繩繞輪固定在輸出軸上;所述一級傳動的主動齒輪和被動齒輪分別設置在輸入軸和中間軸上;所述蝸桿設置在中間軸上,蝸輪設置在輸出軸上;所述角度調整手柄套接安裝在輸入軸上。本發明可靠性好,結構簡單、裝配非常方便;壓力大小可根據不同需要進行調整。
【專利說明】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具體是指一種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
【背景技術】 [0002]內窺鏡是經人體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經手術做的小切口進入人體內。內窺鏡是一種常用的醫療器械。使用時將內窺鏡導入預檢查的器官,可直接窺視有關部位的變化。內窺鏡的診療效果對醫師的技術和經驗依賴性高,并且對于內窺鏡裝置的穩定性、靈敏性也有較高要求,要避免反復在患者體內進行角度調整、定位,內窺鏡裝置的高安全性和高效率是滿足臨床診斷治療要求的迫切需要。由于操作醫師長時間的操作疲勞引起的操作失誤,很可能在內窺鏡介入人體時,內窺鏡鏡頭與人體組織發生較大的擠壓力,當這種擠壓力超過一定閥值時,將導致軟組織的破損,進而可能導致人體組織穿孔等醫療事故的發生。現有的內窺鏡大致有兩種,一種是采用角度滑塊進行限位,另一種是帶有蝸輪蝸桿機構的牽引裝置,這兩種內窺鏡結構復雜,制造精度要求高,各零件之間裝配的關聯性、互動性要求高,對內窺鏡其他裝置的依賴程度較高,操作起來需要內窺鏡整體進行配合調整,使用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手術安全性高的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包括內窺鏡手柄、角度調整機構、硬鞘、軟鞘和鋼絲繩繞輪;所述硬鞘內端部與內窺鏡手柄相連,所述軟鞘位于硬鞘內,軟鞘從硬鞘端部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調整機構包括角度調整手柄和二級傳動齒輪箱,所述齒輪箱內的一級傳動為齒輪傳動,所述齒輪箱內的二級傳動為蝸輪蝸桿傳動;所述齒輪箱設有輸入軸、中間軸和輸出軸,所述鋼絲繩繞輪固定在輸出軸上;所述一級傳動的主動齒輪和被動齒輪分別設置在輸入軸和中間軸上;所述蝸桿設置在中間軸上,蝸輪設置在輸出軸上;所述角度調整手柄套接安裝在輸入軸上。
[0005]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角度調整手柄的外側套設有摩擦盤,摩擦盤的外側設有調節螺母。
[0006]進一步地,所述軟鞘外壁與硬鞘內壁之間沿軸向設有排水通道,在所述硬鞘外端部設有與排水通道連通的出水口。
[0007]更進一步地,所述硬鞘外端還固定設有鞘環,所述出水口位于鞘環上。
[0008]更進一步地,在所述鞘環和硬鞘對應部位開設有與排水通道連通的壓力調節孔,在鞘環上還設有套接有壓力調節螺母的壓力調節螺桿;所述壓力調節螺桿穿過壓力調節孔直達排水通道。
[0009]更進一步地,所述角度調整手柄為與輸入軸同軸布置的輪盤結構。
[0010]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加工裝配方便的優點,尤其采用多級齒輪箱、蝸輪蝸桿機構,能夠滿足在手術過程中自由定位的要求,減輕手術過程中的勞動強度;通過調節本發明的摩擦盤結構,使得軟鞘頭端最大彎曲壓力小于N值的80% (N為在動物測試實驗中腎臟內壁承載最大壓力),因此在手術過程中運用本發明可以保護病人,避免操作失誤導致的傷害;鋼絲繩繞輪采用輪盤結構,本發明通過中間傳動機構的傳動比設計,滿足手柄撥動角度與軟鞘彎曲角度相一致的要求,使術者在手術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操控軟鞘彎曲角度;在軟鞘外壁與硬鞘內壁之間設置排水通道,使其在手術時能夠利用該通道進行排水和灌流,從軟鞘內的一個腔道注入水到人體器官內,人體器官內的水在負壓下的作用進入硬鞘的小孔,利用硬鞘與軟鞘的間隙排水形成灌流,在排水口處設置調壓閥,調節腎內壓力,防止腎內壓力超標對病人造成損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的A~A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4]圖4是本發明的工作狀態圖。
[0015]圖5是本發明二級傳動齒輪箱的機械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內窺鏡手柄I,角度調整機構2,硬鞘3,出水口 31,軟鞘4,調節螺母5,鋼絲繩繞輪6,摩擦盤7,角度調整手柄8,壓力調節螺桿9,鞘環10,二級傳動齒輪箱11,輸入軸12,輸出軸13,中間軸14,主動齒輪15,被動齒輪16,蝸輪17,蝸桿18。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18]如圖所示的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包括內窺鏡手柄1、角度調整機構2、硬鞘3、軟鞘4和鋼絲繩繞輪6 ;硬鞘3內端部與內窺鏡手柄I相連,軟鞘4位于硬鞘3內,軟鞘4從硬鞘3端部伸出,角度調整機構2包括角度調整手柄8和二級傳動齒輪箱11,齒輪箱11內的一級傳動為齒輪傳動,齒輪箱11內的二級傳動為蝸輪蝸桿傳動;齒輪箱11設有輸入軸12、中間軸17和輸出軸14,鋼絲繩繞輪6固定在輸出軸14上;一級傳動的主動齒輪13和被動齒輪52分別設置在輸入軸12和中間軸17上;蝸桿51設置在中間軸17上,蝸輪15設置在輸出軸14上;角度調整手柄8套接安裝在輸入軸12上。
[0019]上述角度調整手柄8的外側套設有摩擦盤7,摩擦盤7的外側設有調節螺母16。軟鞘4外壁與硬鞘3內壁之間沿軸向設有排水通道,在硬鞘3外端部設有與排水通道連通的出水口 31。
[0020]上述硬鞘3外端還固定設有鞘環10,出水口 31位于鞘環10上;在鞘環10和硬鞘3對應部位開設有與排水通道連通的壓力調節孔,在鞘環10上還設有套接有壓力調節螺母的壓力調節螺桿9 ;壓力調節螺桿9穿過壓力調節孔直達排水通道;角度調整手柄8為與輸入軸12同軸布置的輪盤結構。
[0021]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如下:具有角度調整功能功能的內窺鏡,主要包括內窺鏡手柄1、角度調整機構2、硬鞘3、軟鞘4、蝸輪蝸桿機構、鋼絲繩繞輪6、摩擦盤7、角度調整手柄8、壓力調節螺桿9。其中,角度調整機構2、蝸輪蝸桿機構、鋼絲繩繞輪6、摩擦盤7和角度調整手柄8集成為一體,以角度調整機構2為主體,配合蝸輪17和蝸桿18組成的蝸輪蝸桿機構,組成具有無級自鎖功能的齒輪箱結構,鋼絲繩繞輪6與蝸輪17同軸安裝,角度調整手柄8與角度調整機構2的輸入軸12同軸安裝,方便安裝調試。角度調整機構2、鋼絲繩繞輪6和蝸輪蝸桿機構一起組成二級傳動齒輪箱11,通過傳動轉換實現角度調整手柄8與軟鞘4彎曲角度的一致性,使軟鞘4在任意工位的自鎖定。角度調整手柄8和摩擦盤7安裝在齒輪箱11組件的輸入軸12上,由調節螺母調節兩者間的摩擦力,實現輸入齒輪箱的扭矩調節,進而調節軟鞘4轉彎時的拉力,避免操作失誤導致的傷害。軟鞘4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硬鞘3由不銹鋼材料制成,軟鞘4與硬鞘3之間存在間隙通道,用以實現排水功能,鞘環10用膠水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在硬鞘3上,壓力調節螺桿9穿過鞘環10和硬鞘3之間的孔,直達硬鞘3與軟鞘4見得排水通道,粘接在硬鞘3上,通過調節閥門實現腎內平衡的調節。[0022]本發明的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可靠性好,結構簡單、裝配非常方便;壓力大小可根據不同需要(指用于不同的科室的內窺鏡)進行調整。
[0023]關于內窺鏡的其它構件及連接結構均為現有技術,在此不作具體說明。
[0024]本發明的幾種常規應用如下:
[0025]1、在泌尿外科上的應用:可用于輸尿管鏡、經皮腎鏡,角度調整和無級鎖緊的功能可有效降低術者的手術強度,增大手術精度。用于治療腎結石、腎囊腫、腎內腫瘤等手術。
[0026]2、在神經外科上的應用:軟硬鞘結合使用,連續灌流的功能可降低顱內壓,保證手術的安全可靠。可廣泛用于治療腦積水、腦室內/旁病變、顱底外科手術、垂體瘤、動脈瘤、顱內血腫,特別是硬膜下分隔性血腫、內鏡經皮椎間盤切除術,甚至可用于腦實質內腫瘤活檢及小腫瘤切除、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及前庭神經切斷術等。
[0027]3、在婦科上的應用:可用于生殖內鏡及宮腔鏡下的輸卵管手術。也可以優化目前的宮腔鏡、腹腔鏡及陰道鏡。用于臨床上宮頸病變有癌前期或癌可疑者、防癌圖片中發現有異常細胞者的宮頸病變隨訪治療,以了解治療效果,確定有無復發或新的病變出現。也可用于異常子宮出血癥狀的檢查與治療;可用于包括子宮腔內肌瘤、息肉及子宮內膜癌、異常超聲聲像所見、不孕癥與計劃生育合并癥、激素替代與應用三苯氧胺所致子宮內膜的生理或特殊改變、前次IVF (體外受精)失敗等病癥的患者;可替代宮腔鏡應用于子宮內膜情況、習慣性流產、子宮腔畸形、子宮腔粘連、子宮腔內異物等病癥的檢查,以及良性婦科腫瘤的切除,宮外孕的診斷和治療,卵巢囊腫的治療,骨盆內粘連剝離、子宮內膜異位癥燒灼治療、輸卵管結扎治療等。
[0028]此外,還可以運用在消化內科、胰腺外科、血管外科、呼吸科、普通外科及其他各科室。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包括內窺鏡手柄(I)、角度調整機構(2)、硬鞘(3)、軟鞘(4)和鋼絲繩繞輪(6);所述硬鞘(3)內端部與內窺鏡手柄(I)相連,所述軟鞘(4)位于硬鞘(3)內,軟鞘(4)從硬鞘(3)端部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調整機構(2)包括角度調整手柄(8)和二級傳動齒輪箱(11),所述齒輪箱(11)內的一級傳動為齒輪傳動,所述齒輪箱(11)內的二級傳動為蝸輪蝸桿傳動;所述齒輪箱(11)設有輸入軸(12 )、中間軸(17 )和輸出軸(14),所述鋼絲繩繞輪(6)固定在輸出軸(14)上;所述一級傳動的主動齒輪(13)和被動齒輪(52)分別設置在輸入軸(12)和中間軸(17)上;所述蝸桿(51)設置在中間軸(17)上,蝸輪(15)設置在輸出軸(14)上;所述角度調整手柄(8)套接安裝在輸入軸(1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調整手柄(8)的外側套設有摩擦盤(7),摩擦盤(7)的外側設有調節螺母(16)。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軟鞘(4)外壁與硬鞘(3)內壁之間沿軸向設有排水通道,在所述硬鞘(3)外端部設有與排水通道連通的出水口(3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鞘(3)外端還固定設有鞘環(10),所述出水口(31)位于鞘環(10)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鞘環(10)和硬鞘(3)對應部位開設有與排水通道連通的壓力調節孔,在鞘環(10)上還設有套接有壓力調節螺母的壓力調節螺桿(9);所述壓力調節螺桿(9)穿過壓力調節孔直達排水通道。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5或6所述的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內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調整手柄(8)為與輸入軸(12)`同軸布置的輪盤結構。
【文檔編號】A61B1/005GK103690139SQ201310726283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5日
【發明者】羅洪波, 吳耀輝, 毛業云 申請人:龍剛, 張 杰, 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