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腸管脫出固定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用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院前急救腸管脫出固定裝置,包括密封包和位于密封包中的已消毒的透明容器和物品盛放密封袋,透明容器上部敞口,底部設置操作孔,操作孔的外部通過敷貼覆蓋,物品盛放密封袋中裝有消毒的生理鹽水棉球、碘伏棉球、一次性無菌鑷子、一邊開口的洞巾和無菌手套,透明容器敞口端的周邊設置固定件。本固定裝置通過透明容器能夠便于醫務人員隨時觀察血運和腸管情況,保證急救工作正常進行;透明容器上設置操作孔,通過操作孔便于及時向透明容器的溢出腸管撒生理鹽水,保持無菌;本固定裝置把處理腸管溢出所用的物品放到一個密封包內,能夠避免應急狀態下物品準備不全的情況發生,并能夠徹底清理創面。
【專利說明】院前急救腸管脫出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院前急救腸管脫出固定裝置,屬于醫用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急性創傷中如果病人出現腸管溢出,治療的原則是:不塞、不壓,不影響血運,撒些生理鹽水,用碗蓋住固定,至于怎么固定,未見有明確的解釋。現在醫院醫務人員通常采用金屬或搪瓷換藥碗蓋住固定,但由于上述換藥碗不透明,不容易觀察血運和腸管情況,因此會影響操作;用金屬或搪瓷換藥碗蓋在腸管溢出處,會給患者一種冷冰冰的感覺,使患者感覺不舒適,有時還會帶來恐慌;除上述外,在應急狀態下,容易出現物品準備不全的情況,影響急救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能夠隨時觀察患者血運和腸管情況、保證急救工作正常進行的院前急救腸管脫出固定
>J-U ρ?α裝直。
[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院前急救腸管脫出固定裝置,包括密封包和位于密封包中的已消毒的透明容器和物品盛放密封袋,透明容器上部敞口,底部設置操作孔,操作孔的外部通過敷貼覆蓋,物品盛放密封袋中裝有消毒的生理鹽水棉球、碘伏棉球、一次性無菌鑷子、一邊開口的洞巾和無菌手套,透明容器敞口端的周邊設置固定件。
[0005]使用時,打開密封包`和物品盛放密封袋,將物品盛放密封袋中的物品取出,戴上無菌手套,先用鑷子持碘伏棉球消毒腸管周圍皮膚,用生理鹽水棉球消毒傷口,再在腸管周圍鋪洞巾(將腸管從洞巾的開口端移入腸管放置口中),保持無菌,向腸管溢出處撒些生理鹽水,然后將透明容器的敞口端扣在患者腹部的腸管溢出處,并用固定件將透明容器,之后根據血運和腸管情況,隨時揭開透明容器操作孔外的敷貼,從操作孔處將生理鹽水灑向透明容器內的溢出腸管。為方便操作,可以通過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然后從操作孔灑向溢出腸管。
[0006]其中:
[0007]透明容器敞口端的周邊設置外凸邊緣,方便固定;
[0008]固定件可采用固定敷貼,固定敷貼可以裝在物品盛放密封袋中,使用時取出,并將固定敷貼貼在腹壁與透明容器敞口端的外周邊;
[0009]在密封包中設置透明容器加固用的松緊可調腹帶,用松緊可調腹帶對透明容器再次固定,能夠保證松緊適宜且固定牢固;
[0010]物品盛放密封袋通過透明膠帶固定在透明容器中;
[0011]透明容器采用透明塑料材質,一方面便于固定,另一方面,相比傳統使用的金屬或搪瓷換藥,不會給患者一種冷冰冰的感覺,從而使患者感覺比較舒適,便于穩定患者情緒。
[0012]除上述外,密封包內的所有物品都采用環氧乙烷滅菌,達到了無菌,防止感染。[0013]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通過透明容器能夠便于醫務人員隨時觀察血運和腸管情況,保證急救工作正常進行;透明容器上設置操作孔,通過操作孔便于及時向透明容器的溢出腸管撒生理鹽水,保持無菌;透明容器采用透明塑料材質,一方面便于固定,另一方面,相比傳統使用的金屬或搪瓷換藥,不會給患者一種冷冰冰的感覺,從而使患者感覺比較舒適,便于穩定患者情緒;本固定裝置把處理腸管溢出所用的物品放到一個密封包內,能夠避免應急狀態下物品準備不全的情況發生,并能夠徹底清理創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洞巾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密封包;2、固定件;3、透明容器;4、物品盛放密封袋;5、操作孔;6、敷貼;
7、透明膠帶;8、洞巾;9、腸管放置口 ;10、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0019]如圖1、2所示,本院前急救腸管脫出固定裝置,包括密封包I和位于密封包I中的已消毒的透明容器3和物品盛放密封袋4,透明容器3上部敞口,底部設置操作孔5,操作孔5的外部通過敷貼6覆蓋,物品盛放密封袋4中裝有消毒的生理鹽水棉球、碘伏棉球、一次性無菌鑷子、一邊開口的洞巾和無菌手套,透明容器3敞口端的周邊設置固定件2。
[0020]使用時,打開密封包I和物品盛放密封袋4,將物品盛放密封袋4中的物品取出,戴上無菌手套,先用鑷子持碘伏棉球消毒腸管周圍皮膚,用生理鹽水棉球消毒傷口,再在腸管周圍鋪洞巾8 (將腸管從洞巾8的開口 10端移入腸管放置口 9中),保持無菌,向腸管溢出處撒些生理鹽水,然后將透明容器3的敞口端扣在患者腹部的腸管溢出處,并用固定件2將透明容器3,之后根據血運和腸管情況,隨時揭開透明容器3操作孔5外的敷貼6,從操作孔5處將生理鹽水灑向透明容器3內的溢出腸管。為方便操作,可以通過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然后從操作孔5灑向溢出腸管。
[0021]其中:
[0022]透明容器3敞口端的周邊設置外凸邊緣,方便固定;
[0023]固定件2可采用固定敷貼,固定敷貼可以裝在物品盛放密封袋4中,使用時取出,并將固定敷貼貼在腹壁與透明容器3敞口端的外周邊,本實施例采用四個固定敷貼,用四個敷貼6正好能將透明容器3的前后左右方向進行妥善固定,且不至于造成損傷;
[0024]在密封包I中設置透明容器加固用的松緊可調腹帶,用松緊可調腹帶對透明容器3再次固定,能夠保證松緊適宜且固定牢固;
[0025]物品盛放密封袋4通過透明膠帶7固定在透明容器3中;
[0026]透明容器3采用透明塑料材質,一方面便于固定,另一方面,相比傳統使用的金屬或搪瓷換藥,不會給患者一種冷冰冰的感覺,從而使患者感覺比較舒適,便于穩定患者情緒。本實施例中透明容器3直接采用硬質塑料小盆。
[0027]除上述外,密封包I內的所有物品都采用環氧乙烷滅菌,達到了無菌,防止感染。
【權利要求】
1.一種院前急救腸管脫出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包(I)和位于密封包(I)中的已消毒的透明容器(3)和物品盛放密封袋(4),透明容器(3)上部敞口,底部設置操作孔(5),操作孔(5)的外部通過敷貼(6)覆蓋,物品盛放密封袋(4)中裝有消毒的生理鹽水棉球、碘伏棉球、一次性無菌鑷子、一邊開口的洞巾和無菌手套,透明容器(3)敞口端的周邊設直固定件(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院前急救腸管脫出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容器(3)敞口端的周邊設置外凸邊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院前急救腸管脫出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2)采用固定敷貼。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院前急救腸管脫出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包(I)中設置透明容器加固用的松緊可調腹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院前急救腸管脫出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品盛放密封袋(4)通過透明膠帶(7)固定在透明容器(3)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院前急救腸管脫出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容器(3)采用透明塑料材質。
【文檔編號】A61F17/00GK203619695SQ201320869364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6日
【發明者】王歌今 申請人:王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