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方面的領域,包括建筑以及相關建筑工具梁側模板進行研發與改進,尤其涉及到一種建筑外側梁的梁側模板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反面的快速發展,中國現階段的房屋建筑已經進入到快速集約化階段,尤其是在建筑大梁的澆筑方便,因此,大梁的建筑模板就變得尤為重要,尤其時建筑的外側梁的梁側模板的固定方面,在以往固定時是采用鐵絲扎固,由于鐵絲較為繁瑣,且在使用和拆卸過程中會造成大梁的鐵絲浪費,并且使用鐵絲進行纏繞會導致建筑模板大量的磨損,會導致模板是行出現很深的凹痕,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大梁的使用壽命,同時使用鐵絲會使模板容易松動,緊固力不足,降低側梁的質量,既降低大梁澆筑的質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材料的消耗,增加了成本。
因此,提供一種建筑外側梁的梁側模板固定裝置,以期能夠通過在外側梁與豎直側模板之間通過連接桿連接,并且在連接桿上增加固定裝置,以替代鐵絲進行固定,以減少對模板的磨損,減少材料的消耗,降低成本,同時提高模板與外側梁之間的緊固強度,提高側梁的澆筑質量,就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種建筑外側梁的梁側模板固定裝置,以期能夠通過在外側梁與豎直側模板之間通過連接桿連接,并且在連接桿上增加固定裝置,以替代鐵絲進行固定,以減少對模板的磨損,減少材料的消耗,降低成本,同時提高模板與外側梁之間的緊固強度,提高側梁的澆筑質量。
為解決背景技術中所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外側梁的梁側模板固定裝置,包括外側梁,所述的外側梁的兩面分別設有豎直內側模板和豎直外側模板,豎直內側模板設為L型,且豎直內側模板的折角與外側梁的陰角相對應,豎直內側模板和豎直外側模板之間通過連接桿連接,連接桿的兩端上的頂緊螺母和檸檬頭分別豎直外側模板與和豎直內側模板,頂緊螺母與豎直外側模板之間設有球面型的頂緊彈片,頂緊彈片內部對稱設有兩個頂緊彈簧,頂緊彈簧的兩端分別與頂緊彈片和豎直外側模板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頂緊螺母的外側設有外環套,且所述的外環套內的螺紋與頂緊螺母的外螺紋相對應,外環套設在頂緊螺母的外側,能夠對頂緊螺母進行互鎖,增加模板的固定強度,以防止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松動。
優選地,所述的外側梁的底部設有梁底模板,梁底模板上設有單支頂,且單支頂與梁底模板之間通過固定筒連接,單支頂上設有與固定筒的螺紋相對應的頂進螺紋,通過對外側梁底部進行固定,同時又增加了梁底模板與單支頂之間的固定強度。
優選地,所述的單支頂上均勻的設有三個單支頂旋轉孔,且單支頂旋轉孔的形狀為正五邊形,通過三個單支頂旋轉孔,既能夠方便對單支頂的固定,又能夠對單支頂的長度進行控制,不需要進行頻繁的測量。
優選地,所述的豎直外側模板的長度為650c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連接桿上增加固定裝置,以替代鐵絲進行固定,以減少對模板的磨損,減少材料的消耗,降低成本。
2)、同時提高模板與外側梁之間的緊固強度,提高側梁的澆筑質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外側梁的梁側模板固定裝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請參考圖1,一種建筑外側梁的梁側模板固定裝置,包括外側梁5,所述的外側梁5的兩面分別設有豎直內側模板2和豎直外側模板1,豎直內側模板2設為L型,且豎直內側模板2的折角與外側梁5的陰角4相對應,豎直內側模板2和豎直外側模板1之間通過連接桿8連接,連接桿8的兩端上的頂緊螺母7和檸檬頭3分別豎直外側模板1與和豎直內側模板2,頂緊螺母7與豎直外側模板1之間設有球面型的頂緊彈片6,頂緊彈片6內部對稱設有兩個頂緊彈簧10,頂緊彈簧10的兩端分別與頂緊彈片6和豎直外側模板1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頂緊螺母7的外側設有外環套9,且所述的外環套9內的螺紋與頂緊螺母7的外螺紋相對應,外環套9設在頂緊螺母7的外側,能夠對頂緊螺母7進行互鎖,增加模板的固定強度,以防止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松動。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外側梁5的底部設有梁底模板14,梁底模板14上設有單支頂13,且單支頂13與梁底模板14之間通過固定筒15連接,單支頂13上設有與固定筒15的螺紋相對應的頂進螺紋11,通過對外側梁5底部進行固定,同時又增加了梁底模板14與單支頂13之間的固定強度。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單支頂13上均勻的設有三個單支頂旋轉孔12,且單支頂旋轉孔12的形狀為正五邊形,通過三個單支頂旋轉孔12,既能夠方便對單支頂13的固定,又能夠對單支頂13的長度進行控制,不需要進行頻繁的測量。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豎直外側模板1的長度為650cm。
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