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動配藥系統組件,特別涉及一種輸液袋自調整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
現有機器人自動配藥系統中,輸液袋裝卸時比較吃力,降低了配藥效率。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實用新型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輸液袋自調整夾持裝置,從而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
輸液袋自調整夾持裝置,包括:電動缸、彈簧、夾持裝置;所述電動缸活塞桿與彈簧連接,所述彈簧與夾持裝置連接;所述夾持裝置包括連接件、夾持口,所述連接件一端與彈簧連接,一端與夾持口連接;電動缸活塞桿伸出時,彈簧松弛,連接件帶動夾持口呈開口狀態,電動缸活塞桿收縮時,彈簧繃緊,連接件帶動夾持口呈夾持狀態。
優選地,技術方案中,夾持口在夾持位置處設置有軸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過電動缸、彈簧、夾持裝置靈活改變輸液袋的夾持狀態,方便取用。在夾持口夾持處設置軸承,減少輸液袋頭部進出夾持口的阻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輸液袋自調整夾持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輸液袋自調整夾持裝置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為:1-電動缸、2-彈簧、3-夾持裝置、30-連接件、31-夾持口、32-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如圖1-2所示,輸液袋自調整夾持裝置,包括:電動缸1、彈簧2、夾持裝置3;所述電動缸1活塞桿與彈簧2連接,所述彈簧2與夾持裝置3連接;所述夾持裝置3包括連接件30、夾持口31,所述連接件30一端與彈簧2連接,一端與夾持口31連接;電動缸1活塞桿伸出時,彈簧2松弛,連接件30帶動夾持口31呈開口狀態,電動缸1活塞桿收縮時,彈簧2繃緊,連接件30帶動夾持口31呈夾持狀態;所述夾持口31在夾持位置處設置有軸承32,減少輸液袋頭部進入夾持口的阻力。
前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實用新型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 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