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吸塵器行業用吸塵毛絨滾刷的繞毛方法,具體的說是一種全自動數控絨毛刷絨毛繞柄方法。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實現這種全自動數控絨毛刷絨毛繞柄方法的繞毛裝置。
背景技術:
吸塵器毛絨滾刷由刷柄(通常由鋁合金制成)和纏繞在刷柄上的絨毛段構成,現有的吸塵毛絨滾刷采用的是半自動機加工的方式進行加工,采用半自動機加工的方式加工出來的毛絨滾刷存在絨毛段內有間隙,絨毛段與刷柄之間粘接不牢固,產量較低的問題,因此有必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為了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全自動數控絨毛刷絨毛繞柄方法。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為了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全自動數控絨毛刷絨毛繞柄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全自動數控絨毛刷絨毛繞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藝步驟,步驟1:將帶有貼紙的整卷絨毛帶安裝在毛帶架上,并將多個刷柄放置在刷柄架上,所述帶有貼紙的整卷絨毛帶包括整張貼紙和多個粘貼在貼紙上的絨毛段,有擋板將刷柄擋在刷柄架上;步驟2:先將所述絨毛段的毛料頭放入絨毛放置機構的上滾輪和下滾輪之間,然后使所述毛料頭穿過第一毛料槽,接著使所述毛料頭從第二毛料槽內穿出;步驟3:手動將絨毛段的頭部和貼紙的端部分開,同時使貼紙的端部穿過上托輪和下托輪之間的間隙,并使貼紙的端部從下托輪下方穿出;步驟4:將貼紙的頭部纏繞在去紙滾輪上,并通過去紙壓輪將貼紙在去紙滾輪上壓緊;步驟5:刷柄前后氣缸帶動刷柄放置機構從刷柄原始位置的向工作臺移動,當刷柄放置機構中的刷柄槽移動到旋轉主軸的正下方時,擋柄松開刷柄,刷柄從刷柄架上端滾動到刷柄槽內,此時刷柄的中心軸線與旋轉主軸的中心軸線同軸;推柄動力機推動刷柄向旋轉主軸移動,直至刷柄卡在推柄主軸和旋轉主軸之間;步驟6:刷柄上下機構帶動刷柄放置機構向下移動,送柄前后機構和送柄上下機構帶動送柄機構回到刷柄原始位置;步驟7:送毛機構帶動絨毛放置機構從送毛機原始位置向工作臺移動,直至絨毛段的頭部位于工作臺上的刷柄的正上方;步驟8:先通過壓塊氣缸使壓塊向絨毛段的頭部移動,接著通過壓塊使絨毛段的頭部和刷柄粘貼在一起;步驟9:使送毛滾軸、旋轉主軸和去紙滾輪同步轉動,通過軸銷氣缸使壓帶軸銷向下移動,使毛絨段處于繃緊狀態;步驟10:絨毛橫向平移機構帶動絨毛放置機構沿旋轉主軸的軸向,自工作臺上靠近旋轉主軸的一側向工作臺上靠近推柄主軸的一側移動;步驟11:當絨毛段的尾部開始纏繞刷柄時,壓輪氣缸帶動壓輪向絨毛段移動并對絨毛段產生壓力,使絨毛段的尾部與刷柄牢固的粘貼在一起;步驟12:送毛機構和絨毛橫向平移機構使絨毛放置機構從機架上靠近推柄主軸的一側回到送毛機原始位置;步驟13:重復步驟5至步驟12,直至整卷絨毛帶上的所有絨毛段用完。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步驟2中,當絨毛段的頭部從毛料槽上穿出時,有電磁吹氣機構向絨毛段的頭部吹氣,使絨毛段的頭部向上翹起。
為了實現上述第二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全自動數控絨毛刷絨毛繞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工作臺、用于放置刷柄的刷柄放置機構和用于放置絨毛段的絨毛放置機構;所述工作臺包括旋轉主軸、推柄主軸、推柄動力機和主軸電機,主軸電機的輸出端與旋轉主軸連接,推柄動力機的輸出端與推柄主軸連接,所述旋轉主軸、推柄主軸、推柄動力機和主軸電機均安裝在機架上;所述機架在工作臺前端安裝有能將刷柄放置機構移動到工作臺上,并能使工作臺上的刷柄與旋轉主軸軸向同軸的送柄機構;所述機架在工作臺后端安裝有能將絨毛放置機構移動到工作臺上,并能使絨毛放置機構上的絨毛段頭部位于與旋轉主軸軸向同軸的刷柄的正上方的送毛機構;所述機架上還安裝有能使絨毛段頭部和刷柄粘貼在一起的壓塊機構,能使絨毛放置機構沿旋轉主軸的軸向移動的絨毛橫向平移機構,和能使毛絨段尾部和刷柄牢固的粘貼在一起的壓輪機構;所述壓塊機構位于機架上靠近旋轉主軸的一側,絨毛橫向平移機構和壓輪機構均位于機架上靠近推柄主軸的一側,所述刷柄放置機構安裝在送柄機構上,絨毛放置機構安裝在送毛機構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刷柄放置機構包括呈傾斜布置且放置有多根刷柄的刷柄架,安裝于刷柄架底部的刷柄槽,和擋柄氣缸,所述刷柄架和刷柄槽均安裝在送柄機構上,所述擋柄氣缸的輸出端連接有用于擋住刷柄架上的刷柄的擋板,擋柄氣缸安裝在刷柄架或送柄機構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送柄機構包括能使刷柄放置機構在機架上前后移動的刷柄前后機構,和能使刷柄放置機構在機架上上下移動的刷柄上下機構;所述刷柄前后機構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刷柄前后氣缸,和安裝在機架上并能夠在機架上前后滑動的刷柄前后滑塊,刷柄前后氣缸的輸出端與刷柄前后滑塊連接;所述刷柄上下機構包括安裝在刷柄前后滑塊上的刷柄上下氣缸,和安裝在刷柄前后滑塊上并能在刷柄前后滑塊上上下滑動的刷柄上下滑塊,刷柄上下氣缸的輸出端與刷柄上下滑塊連接,刷柄放置機構安裝在刷柄上下滑塊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絨毛橫向平移機構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絨毛平移動力機,和安裝在機架上并能夠沿旋轉主軸的軸向移動的絨毛平移滑塊,絨毛平移動力機的輸出端與絨毛平移滑塊連接并帶動絨毛平移滑塊沿旋轉主軸的軸向移動;所述送毛機構包括安裝在絨毛平移滑塊上的送毛前后氣缸,和安裝在絨毛平移滑塊上并能在絨毛平移滑塊上前后移動的送毛前后滑塊,送毛前后氣缸的輸出端與送毛前后滑塊連接,所述絨毛放置機構安裝在送毛前后滑塊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絨毛平移動力機為絨毛平移電機,所述機架上安裝有螺桿,螺桿上套裝有可在螺桿上滑動的螺桿滑塊,所述絨毛平移滑塊與所述螺桿滑塊固定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送毛前后滑塊上還安裝有銷軸氣缸,和能夠在送毛前后滑塊上上下移動的壓帶滑塊,銷軸氣缸的輸出端與壓帶滑塊連接,有壓帶銷軸與壓帶滑塊固定連接,所述壓帶銷軸位于機架上靠近旋轉主軸的一側。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絨毛放置機構包括安裝在送毛機構上的毛料塊、安裝于毛料塊一端的滾輪機構和安裝于毛料快另一端的托輪機構,所述毛料塊上設有第一毛料槽、第二毛料槽和滾軸放置槽,滾軸放置槽位于第一毛料槽和第二毛料槽之間,滾軸放置槽內放置有送毛滾軸,滾軸氣缸的輸出端與送毛滾軸連接,所述滾輪機構包括與第一毛料槽的入口處對應的下滾輪,和位于下滾輪上方的上滾輪,滾輪彈性部件的輸出端與上滾輪連接;所述托輪機構包括與第二毛料槽的出口處對應的上托輪,和位于上托輪下方的下托輪,上托輪和下托輪之間呈間隔布置,所述下滾輪、上滾輪、滾輪彈性部件、上托輪、下托輪和滾軸氣缸均安裝在毛料塊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壓塊機構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壓塊氣缸,和位于工作臺上的刷柄的正上方的壓塊,壓塊氣缸的輸出端與壓塊連接;所述壓輪機構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壓輪氣缸,和位于工作臺上的刷柄尾部正上方的壓輪滾,壓輪氣缸的輸出端與壓輪滾連接。
實際工作時,當需要將刷柄移動到工作臺上時,本發明是將刷柄以及刷柄放置機構一同移動到工作臺上的,且當刷柄移動到工作臺上后,刷柄和旋轉主軸處于同一水平面。當需要將整卷絨毛帶上的絨毛段移動到工作臺上時,本發明是將絨毛段和絨毛放置機構一同移動到工作臺上的,且當絨毛段移動到工作臺上后,絨毛段正好處于刷柄的正上方(工作臺上的刷柄)。
本發明采用的全自動機加工的方式加工毛絨滾刷,絨毛段上無間隙,絨毛段與刷柄之間粘接牢固,絨毛段不易從刷柄上脫落。當人們采用現有的半自動機加工方式加工毛絨滾刷時,每名工作人員只能操作一臺設備,且每臺設備每天(8小時工作制)約能加工100至200根毛絨滾刷。當人們采用本發明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裝置加工毛絨滾刷時,每名工作人員能夠操作三臺設備,且每臺設備的每天(8小時工作制)約能加工1000至1200根毛絨滾刷。故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極大的提高了毛絨滾刷的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刷柄放置機構和送柄機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絨毛放置機構、絨毛橫向平移機構和送毛機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5為去皮滾輪、去皮壓塊和電磁閥吹氣機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6為推柄動力機和壓塊機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11-去皮滾輪,12-去皮壓塊,13-電磁閥吹氣機構,2-工作臺,21-旋轉主軸,22-推柄主軸,23-推柄動力機,24-主軸電機,3-刷柄放置機構,31-刷柄,32-刷柄架,33-刷柄槽,34-擋柄氣缸,35-擋板,4-絨毛放置機構,40-滾輪彈性部件,41-毛料塊,42-滾輪機構,42a-下滾輪,42b-上滾輪,43-托輪機構,43a-上托輪,43b-下托輪,44-第一毛料槽,45-第二毛料槽,46-滾軸放置槽,47-送毛滾軸,48-滾軸氣缸,49-滾軸電機,5-送柄機構,51-刷柄前后機構,52-刷柄上下機構,53-刷柄前后氣缸,54-刷柄前后滑塊,55-刷柄上下氣缸,56-刷柄上下滑塊,6-送毛機構,61-送毛前后氣缸,62-送毛前后滑塊,63-銷軸氣缸,64-壓帶滑塊,65-壓帶銷軸,7-壓塊機構,71-壓塊氣缸,72-壓塊,8-絨毛橫向平移機構,81-絨毛平移動力機,82-絨毛平移滑塊,83-螺桿,84-螺桿滑塊,9-壓輪機構,91-壓輪氣缸,92-壓輪滾。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情況,但它們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僅作舉例而已。同時通過說明使本發明的優點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參閱附圖可知:全自動數控絨毛刷絨毛繞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藝步驟,
步驟1:將帶有貼紙的整卷絨毛帶安裝在毛帶架上,并將多個刷柄31放置在刷柄架32上,所述帶有貼紙的整卷絨毛帶包括整張貼紙和多個粘貼在貼紙上的絨毛段,有擋板35將刷柄31擋在刷柄架32上;
步驟2:先將所述絨毛段的毛料頭放入絨毛放置機構4的上滾輪42b和下滾輪42a之間,然后使所述毛料頭穿過第一毛料槽44,接著使所述毛料頭從第二毛料槽45內穿出;
步驟3:手動將絨毛段的頭部和貼紙的端部分開,同時使貼紙的端部穿過上托輪43a和下托輪43b之間的間隙,并使貼紙的端部從下托輪43b下方穿出;
步驟4:將貼紙的頭部纏繞在去紙滾輪11上,并通過去紙壓輪12將貼紙在去紙滾輪11上壓緊;
步驟5:刷柄前后氣缸53帶動刷柄放置機構3從刷柄原始位置的向工作臺2移動,當刷柄放置機構3中的刷柄槽33移動到旋轉主軸21的正下方時,擋柄35松開刷柄31,刷柄31從刷柄架32上端滾動到刷柄槽33內,此時刷柄31的中心軸線與旋轉主軸21的中心軸線同軸;推柄動力機23推動刷柄31向旋轉主軸21移動,直至刷柄31卡在推柄主軸22和旋轉主軸21之間;
步驟6:刷柄上下機構52帶動刷柄放置機構3向下移動,送柄前后機構51和送柄上下機構52帶動送柄機構5回到刷柄原始位置;
步驟7:送毛機構6帶動絨毛放置機構4從送毛機原始位置向工作臺2移動,直至絨毛段的頭部位于工作臺2上的刷柄31的正上方;優選的,所述絨毛段的頭部位于刷柄31上靠近旋轉主軸21的一側;
步驟8:先通過壓塊氣缸71使壓塊72向絨毛段的頭部移動,接著通過壓塊72使絨毛段的頭部和刷柄31粘貼在一起;
步驟9:使送毛滾軸47、旋轉主軸21和去紙滾輪11同步轉動,通過軸銷氣缸63使壓帶軸銷65向下移動,使毛絨段處于繃緊狀態;
步驟10:絨毛橫向平移機構8帶動絨毛放置機構4沿旋轉主軸21的軸向,自工作臺2上靠近旋轉主軸21的一側向工作臺2上靠近推柄主軸22的一側移動;
步驟11:當絨毛段的尾部開始纏繞刷柄31時,壓輪氣缸91帶動壓輪92向絨毛段移動并對絨毛段產生壓力,使絨毛段的尾部與刷柄31牢固的粘貼在一起;
步驟12:送毛機構6和絨毛橫向平移機構8使絨毛放置機構4從機架1上靠近推柄主軸的一側回到送毛機原始位置;
步驟13:重復步驟5至步驟12,直至整卷絨毛帶上的所有絨毛段用完。
優選的,在步驟2中,當絨毛段的頭部從毛料槽上穿出時,有電磁吹氣機構13向絨毛段的頭部吹氣,使絨毛段的頭部向上翹起。
實際工作時,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機架1、工作臺2、用于放置刷柄31的刷柄放置機構3和用于放置絨毛段的絨毛放置機構4;所述工作臺2包括旋轉主軸21、推柄主軸22、推柄動力機23和主軸電機24,主軸電機24的輸出端與旋轉主軸21連接,推柄動力機23的輸出端與推柄主軸22連接,所述旋轉主軸21、推柄主軸22、推柄動力機23和主軸電機24均安裝在機架1上;所述機架1在工作臺2前端安裝有能將刷柄放置機構3移動到工作臺2上,并能使工作臺2上的刷柄31與旋轉主軸21軸向同軸的送柄機構5;所述機架1在工作臺2后端安裝有能將絨毛放置機構4移動到工作臺2上,并能使絨毛放置機構4上的絨毛段頭部位于與旋轉主軸21軸向同軸的刷柄31的正上方的送毛機構6;所述機架1上還安裝有能使絨毛段頭部和刷柄31粘貼在一起的壓塊機構7,能使絨毛放置機構4沿旋轉主軸21的軸向移動的絨毛橫向平移機構8,和能使毛絨段尾部和刷柄31牢固的粘貼在一起的壓輪機構9;所述壓塊機構7位于機架1上靠近旋轉主軸21的一側,絨毛橫向平移機構8和壓輪機構9均位于機架1上靠近推柄主軸22的一側,所述刷柄放置機構3安裝在送柄機構5上,絨毛放置機構4安裝在送毛機構6上。
優選的,所述刷柄放置機構3包括呈傾斜布置且放置有多根刷柄31的刷柄架32,安裝于刷柄架32底部的刷柄槽33,和擋柄氣缸34,所述刷柄架32和刷柄槽33均安裝在送柄機構5上,所述擋柄氣缸34的輸出端連接有用于擋住刷柄架32上的刷柄31的擋板35,擋柄氣缸34安裝在刷柄架32或送柄機構5上。
優選的,所述送柄機構5包括能使刷柄放置機構3在機架1上前后移動的刷柄前后機構51,和能使刷柄放置機構3在機架1上上下移動的刷柄上下機構52;所述刷柄前后機構51包括安裝在機架1上的刷柄前后氣缸53,和安裝在機架1上并能夠在機架1上前后滑動的刷柄前后滑塊54,刷柄前后氣缸53的輸出端與刷柄前后滑塊54連接;所述刷柄上下機構52包括安裝在刷柄前后滑塊54上的刷柄上下氣缸55,和安裝在刷柄前后滑塊54上并能在刷柄前后滑塊54上上下滑動的刷柄上下滑塊56,刷柄上下氣缸55的輸出端與刷柄上下滑塊56連接,刷柄放置機構3安裝在刷柄上下滑塊56上。
優選的,所述絨毛橫向平移機構8包括安裝在機架1上的絨毛平移動力機81,和安裝在機架1上并能夠沿旋轉主軸21的軸向移動的絨毛平移滑塊82,絨毛平移動力機81的輸出端與絨毛平移滑塊82連接并帶動絨毛平移滑塊82沿旋轉主軸21的軸向移動;所述送毛機構6包括安裝在絨毛平移滑塊82上的送毛前后氣缸61,和安裝在絨毛平移滑塊82上并能在絨毛平移滑塊82上前后移動的送毛前后滑塊62,送毛前后氣缸61的輸出端與送毛前后滑塊62連接,所述絨毛放置機構4安裝在送毛前后滑塊62上。
優選的,所述絨毛平移動力機81為絨毛平移電機,所述機架1上安裝有螺桿83,螺桿83上套裝有可在螺桿83上滑動的螺桿滑塊84,所述絨毛平移滑塊82與所述螺桿滑塊84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送毛前后滑塊62上還安裝有銷軸氣缸63,和能夠在送毛前后滑塊62上上下移動的壓帶滑塊64,銷軸氣缸63的輸出端與壓帶滑塊64連接,有壓帶銷軸65與壓帶滑塊64固定連接,所述壓帶銷軸65位于機架1上靠近旋轉主軸21的一側。
優選的,所述絨毛放置機構4包括安裝在送毛機構6上的毛料塊41、安裝于毛料塊41一端的滾輪機構42和安裝于毛料快另一端的托輪機構43,所述毛料塊41上設有第一毛料槽44、第二毛料槽45和滾軸放置槽46,滾軸放置槽46位于第一毛料槽44和第二毛料槽45之間,滾軸放置槽46內放置有送毛滾軸47,滾軸氣缸48的輸出端與送毛滾軸47連接,所述滾輪機構42包括與第一毛料槽44的入口處對應的下滾輪42a,和位于下滾輪42a上方的上滾輪42b,滾輪彈性部件40的輸出端與上滾輪42b連接;所述托輪機構43包括與第二毛料槽45的出口處對應的上托輪43a,和位于上托輪43a下方的下托輪43b,上托輪43a和下托輪43b之間呈間隔布置,所述下滾輪42a、上滾輪42b、滾輪彈性部件40、上托輪43a、下托輪43b和滾軸氣缸48均安裝在毛料塊41上。
優選的,所述壓塊機構7包括安裝在機架1上的壓塊氣缸71,和位于工作臺2上的刷柄31的正上方的壓塊72,壓塊氣缸71的輸出端與壓塊72連接;所述壓輪機構9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壓輪氣缸91,和位于工作臺上的刷柄尾部正上方的壓輪滾92,壓輪氣缸91的輸出端與壓輪滾92連接。
實際工作時,送毛滾軸47在轉動的時候會帶動絨毛段向前移動,滾軸氣缸48帶動送毛滾軸47在豎直方向上在上下運動,滾軸電機49的輸出端與送毛滾軸47連接并帶動送毛滾軸47轉動。
其它未說明的部分均屬于現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