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工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紡織工藝。
背景技術:
由于傳統的紡織品功能單一,織物原有的性能已不能滿足諸多特殊行業、特殊場所的要求,面料檔次不高,適用范圍狹窄,其附加值也不高。隨著紡織科技的不斷發展,紡織面料正由經濟實用向結構輕薄化、風格潮流化、使用功能化、健康環?;l展,因而多功能面料的開發已經是紡織發展的必然趨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了上述的缺點,而提供一種高效紡織工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該高效紡織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原棉開棉、清棉后混合制成厚薄均勻的棉層;
2)將棉塊分梳、除雜后制成棉條;
3)將若干根棉條并和、牽伸,制成邊緣平整、層次清晰的小卷;
4)清除纖維中的棉結、雜質和纖維疵點,再分離纖維,將棉條拉細到客戶要求粗細,制成纖維平行伸直的棉條;
5)將步驟4)得到的棉條通過高溫高壓的條件,加入水、染料、染色助劑,讓紗線或者面料染上需要的顏色并達到客戶的色牢度要求;
6)一次脫水烘干,采用烘干機對水洗后的紡織面料進行烘干;
7)將紗線按設計的要求按顏色、粗細、密度、長度、總線數等技術規范進行經軸的準備;
8)將緯線按面料設計的密度、顏色、排列、粗細、組織等要求與經線進行編織即可。
優選的,所述步驟5)中加入水的水溫為50~90℃。
優選的,所述步驟5)中加入水的水溫為70℃。
優選的,所述步驟6)中的烘干溫度為110~125℃。
優選的,所述步驟6)中的烘干溫度為115℃。
優選的,所述步驟6)中的烘干時間為2.2~2.8h。
優選的,所述步驟6)中的烘干時間為2.5h。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案完整,工藝簡便;操作嚴密,工序連接性強,生產過程中纖維運動控制良好,得到的產品密度均勻、容量充分、強力高,生產成本低,適于廣泛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高效紡織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原棉開棉、清棉后混合制成厚薄均勻的棉層;
2)將棉塊分梳、除雜后制成棉條;
3)將若干根棉條并和、牽伸,制成邊緣平整、層次清晰的小卷;
4)清除纖維中的棉結、雜質和纖維疵點,再分離纖維,將棉條拉細到客戶要求粗細,制成纖維平行伸直的棉條;
5)將步驟4)得到的棉條通過高溫高壓的條件,加入水、染料、染色助劑,讓紗線或者面料染上需要的顏色并達到客戶的色牢度要求;
6)一次脫水烘干,采用烘干機對水洗后的紡織面料進行烘干;
7)將紗線按設計的要求按顏色、粗細、密度、長度、總線數等技術規范進行經軸的準備;
8)將緯線按面料設計的密度、顏色、排列、粗細、組織等要求與經線進行編織即可。
其中,步驟5)中加入水的水溫為90℃,步驟6)中的烘干溫度為125℃,步驟6)中的烘干時間為2.8h。
實施例2
一種高效紡織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原棉開棉、清棉后混合制成厚薄均勻的棉層;
2)將棉塊分梳、除雜后制成棉條;
3)將若干根棉條并和、牽伸,制成邊緣平整、層次清晰的小卷;
4)清除纖維中的棉結、雜質和纖維疵點,再分離纖維,將棉條拉細到客戶要求粗細,制成纖維平行伸直的棉條;
5)將步驟4)得到的棉條通過高溫高壓的條件,加入水、染料、染色助劑,讓紗線或者面料染上需要的顏色并達到客戶的色牢度要求;
6)一次脫水烘干,采用烘干機對水洗后的紡織面料進行烘干;
7)將紗線按設計的要求按顏色、粗細、密度、長度、總線數等技術規范進行經軸的準備;
8)將緯線按面料設計的密度、顏色、排列、粗細、組織等要求與經線進行編織即可。
其中,步驟5)中加入水的水溫為50℃,步驟6)中的烘干溫度為110℃,步驟6)中的烘干時間為2.2h。
實施例3
一種高效紡織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原棉開棉、清棉后混合制成厚薄均勻的棉層;
2)將棉塊分梳、除雜后制成棉條;
3)將若干根棉條并和、牽伸,制成邊緣平整、層次清晰的小卷;
4)清除纖維中的棉結、雜質和纖維疵點,再分離纖維,將棉條拉細到客戶要求粗細,制成纖維平行伸直的棉條;
5)將步驟4)得到的棉條通過高溫高壓的條件,加入水、染料、染色助劑,讓紗線或者面料染上需要的顏色并達到客戶的色牢度要求;
6)一次脫水烘干,采用烘干機對水洗后的紡織面料進行烘干;
7)將紗線按設計的要求按顏色、粗細、密度、長度、總線數等技術規范進行經軸的準備;
8)將緯線按面料設計的密度、顏色、排列、粗細、組織等要求與經線進行編織即可。
其中,加入水的水溫為70℃,步驟6)中的烘干溫度為115℃,步驟6)中的烘干時間為2.5h。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