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牽引式旋轉雙層停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停車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雙層停車裝置一般由上下多個停車位構成,每對上下車位都有升降機,每層車位都有橫向移動機構,停車時,必須要有一個車位空著,以便車從停車位出來。此種雙層停車裝置結構復雜,而且必須要有兩排以上的車位才能正常運行,正常運行時,必須要空一個車位,車位利用效率不能達到100%。即使是簡易式雙層停車設備也不能隨意提車和取車,必須是讓下層的車開走后才能對上層進行存取,極其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滿足各種場地的停車要求、車位利用率達100%的雙層停車裝置。同時可以自由存取,不需要把下層的車開走后才能對上層進行存取。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包括一對平行設置的框架、運動平臺、傳動機構,運動平臺包括座、轉動設置在座上的平臺、帶動平臺轉動的動力裝置,框架包括上橫梁、下橫梁、連接在上橫梁、下橫梁兩端的前立柱、后立柱,框架截面呈橫置C型槽,傳動機構包括動力機構、 由動力機構帶動的一對同步帶、由一對同步帶分別帶動的一對拉桿、一對連桿機構,在框架的底部下橫梁上設置有數個同步輪,同步帶設置在同步輪上,連桿機構是二連桿或者三連桿或者四連桿或者五連桿,連桿機構一端鉸接在框架底部外側,連桿機構另一端鉸接在座側部,連桿機構的相鄰兩連桿間設置有限制連桿由水平狀態向上擺動小于90度的限位擋塊,在框架的上橫梁或者座下面正對著框架的上橫梁處設置有滑輪。工作時,可先將第一輛車停在一對框架間的地面上,然后,放下運動平臺,通過動力裝置轉動平臺使其與座垂直, 將第二輛車停在平臺上,然后轉動平臺,使其與座處于同一方向,啟動動力機構,通過同步帶輪帶動同步帶循環移動,使拉桿從框架的前立柱運行到后立柱,同步帶帶動拉桿運動,帶動運動平臺的前端向前和向上移動,此時,連桿機構的第一連桿繞第一鉸接向上擺動,使運動平臺與第一連桿的鉸接點也隨著向上移動,使運動平臺在接近水平狀態向上、向前移動, 當第一連桿隨著拉桿前移擺動到限位擋塊位置時,在限位擋塊的作用下,第一連桿不再沿第一鉸接點擺動,第一連桿、第二連桿一起沿第二鉸接點擺動,使運動平臺繼續在接近水平狀態向上、向前移動,直至運動平臺被拉進框架的上梁,拉桿繼續拉動運動平臺,在滑輪的作用下,運動平臺被完全拉進框架的上梁上,從而完成第二輛車的停放。這里,為了使運動平臺向前移動時,向上有足夠的移動,以保證運動平臺向后傾斜的角度小,前立柱是向外傾斜的,這樣,同步帶帶動的拉桿在向上移動時,又有足夠的向前移動的量,使連桿機構的連桿有足夠的擺動,將運動平臺托起,使運動平臺以接近平行的方式向前移動。這里,為了使運動平臺順滑地進入上橫梁上面,在座的重心落在上橫梁上前且座前端已經落在上橫梁時,座在連桿機構的頂托下始終位于上橫梁的上面。這樣,在座的重心落在上橫梁前,座前部通過滑輪沿上橫梁往前滑動而不受前立柱的阻礙,當座的重心落在上橫梁上時,座就不會受前立柱的阻礙,這樣,座即使失去了連桿機構的頂托,也能順滑地通過滑輪沿上橫梁前行。在座上設置有由動力裝置帶動的轉盤,平臺固定在轉盤上。采用轉盤,使平臺轉動平穩。構成連桿機構的相鄰兩連桿是這樣鉸接的,在其中一連桿的端頭上設置凹槽,另一連桿鉸接在凹槽內,限位擋塊固定在另一連桿的擺動方向的下面的凹槽上。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能滿足各種場地的停車要求、車位利用率達100%的優點。本發明的特點
1、車與車之間沒有依賴關系,可以獨立運作,各自存取。2、旋轉方式和操作方式簡單,旋轉后可以直接面向行車方向。3、運動過程中平穩,噪音很少。4、提升過程只需60秒。5、在沒有電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手動裝置把上層的車取出來。本發明優點
1、不需要設備的基礎,只需要做一些簡單的固定。2、由于沒有了液壓元件,從而沒有了漏油的煩惱。3、可靠的電動裝置,電機運行中平穩,旋轉平穩。4、維護的要求很低,方式簡單。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各個運動狀態的示意圖; 圖3為圖2連桿機構A點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連接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2B點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ι所示,本發明包括一對平行設置的框架1、運動平臺2、傳動機構3,運動平臺2包括座加、轉動設置在座加上的平臺2b、帶動平臺2b轉動的動力裝置2c,平臺2b上設置兩條平行的通道2d,通道2d的兩端設置有方便車輪進出的斜坡加,框架1包括上橫梁la、下橫梁lb、連接在上橫梁la、下橫梁Ib兩端的前立柱lc、后立柱ld,框架1截面呈橫置C型槽le,傳動機構3包括動力機構3a、由動力機構3a通過轉軸北兩端的同步輪3f帶動的一對同步帶3c、由一對同步帶3c分別帶動的一對拉桿3d、一對連桿機構!Be,在框架1的底部下橫梁Ib上設置有數個同步輪3f,同步帶3c設置在同步輪3f上,連桿機構!Be是二連桿或者三連桿或者四連桿或者五連桿,連桿機構3e —端鉸接在框架1底部外側,連桿機構3e另一端鉸接在座加側面,如圖3所示,連桿機構!Be的相鄰兩連桿3el間設置有限制連桿3el由水平狀態向上擺動小于90度的限位擋塊:3e2,在框架1的上橫梁Ia正對著座加下面或者座加上正對著框架1的上橫梁Ia處設置有滑輪4。如圖4所示,同步帶3c與拉桿3d間通過連接構件5連接,連接構件5包括前端和后端與同步帶3c固定連接在一起的座fe、轉動連接在座fe上的輪子恥、設置在座fe側面的鉸接軸5c,拉桿3d鉸接在鉸接軸5c上。輪子恥的作用是使連接構件5能順滑地沿C型槽Ie移動。滑輪4有兩對以上,分別設置在上橫梁Ia前部和后部或者分別設置在座加的前部和后部或者分別設置在座加的前部和上橫梁Ia后部。座加的寬度小于兩框架1間的寬度,設置在上橫梁Ia后部的一對滑輪4位于兩框架1間并固定在軸如上,設置在座加的前部的一對滑輪4位于座加兩側的外側,并通過軸4b固定在座加上。如圖5所示,拉桿3d為二連桿,在拉桿3d與座加直接鉸接的連桿3dl的外側設置有滑輪4。這樣,在座加剛升起,重心向后傾斜時,拉桿3d為二連桿,以便適應拉力方向的變換,當座加升起到一定高度,重心前傾時,拉桿3d的滑輪4剛好靠在上橫梁Ia上,拉桿3d成為單連桿從而保證了座加前端下落,使座加前端的滑輪4順利靠在上橫梁Ia上。動力機構3a包括電機3al、與電機3al輸出軸相連的變速傳動機構3a2,一對同步齒3f通過轉動連接在一對平行設置的框架1上的一對后立柱Id間的轉軸北與變速傳動機構3a2相連。前立柱Ic是向外傾斜的.
前立柱lc、后立柱Id與上橫梁Ia間的連接是弧形連接,以保證同步帶順滑運行。如圖2所示,在座加的重心D落在上橫梁Ia上前且座加前端已經落在上橫梁Ia 時,座加在連桿機構:3e的頂托下始終位于上橫梁Ia的上面。如圖4所示,構成連桿機構!Be的相鄰兩連桿3el是這樣鉸接的,在其中一連桿的端頭上設置凹槽3e3,另一連桿!Bel鉸接在凹槽3e3內,限位擋塊3e2固定在另一連桿!Bel 的擺動方向的下面的凹槽3e3上。為了保證擺動順暢,在凹槽:3e3內固定有鉸接軸加4,另一連桿3el鉸接端設置有帶有軸承的軸承座,鉸接軸:3e4穿接在另一連桿的軸承上。如圖1所示,為了在斷電時,也能提升或者放置平臺2b,傳動機構3包括有手動驅動機構3g,手動驅動機構3g包括帶有手柄3gl的的變速機構3g2,變速機構3g2設置在后立柱Id側面,變速機構3g2的輸出軸與動力機構3a的帶動帶動一對同步帶3c運動的同步齒相連。如圖1所示,在座加的尾部設置有輪子6,以便座落地后能順利鋪開在地上。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層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對平行設置的框架、運動平臺、傳動機構,運動平臺包括座、轉動設置在座上的平臺、帶動平臺轉動的動力裝置,框架包括上橫梁、下橫梁、連接在上橫梁、下橫梁兩端的前立柱、后立柱,框架截面呈橫置C型槽,傳動機構包括動力機構、由動力機構帶動的一對同步帶、由一對同步帶分別帶動的一對拉桿、一對連桿機構,在框架的底部下橫梁上設置有數個同步輪,同步帶設置在同步輪上,連桿機構是二連桿或者三連桿或者四連桿或者五連桿,連桿機構一端鉸接在框架底部外側,連桿機構另一端鉸接在座側部,連桿機構的相鄰兩連桿間設置有限制連桿由水平狀態向上擺動小于90度的限位擋塊,在框架的上橫梁或者座下面正對著框架的上橫梁處設置有滑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前立柱是向外傾斜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層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前立柱、后立柱與上橫梁間的連接是弧形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雙層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座的重心落在上橫梁上前且座前端已經落在上橫梁時,座在連桿機構的頂托下始終位于上橫梁的上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雙層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構成連桿機構的相鄰兩連桿是這樣鉸接的,在其中一連桿的端頭上設置凹槽,另一連桿鉸接在凹槽內,限位擋塊固定在另一連桿的擺動方向的下面的凹槽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層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構成連桿機構的相鄰兩連桿是這樣鉸接的,在其中一連桿的端頭上設置凹槽,另一連桿鉸接在凹槽內,限位擋塊固定在另一連桿的擺動方向的下面的凹槽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層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凹槽內固定有鉸接軸,另一連桿鉸接端設置有帶有軸承的軸承座,鉸接軸穿接在另一連桿的軸承上,在同步帶上固定有夾持器,夾持器上設置有軸,拉桿鉸接端設置有帶有軸承的軸承座,軸連接在軸承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6或7所述的雙層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滑輪有兩對以上,分別設置在上橫梁前部和后部或者分別設置在座的前部和后部或者分別設置在座的前部和上橫梁后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層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座的寬度小于兩框架間的寬度, 設置在上橫梁后部的一對滑輪位于兩框架間并固定在軸上,設置在座的前部的一對滑輪位于座兩側的外側,并通過軸固定在座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雙層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傳動機構包括有手動驅動機構,手動驅動機構包括帶有手柄的的變速機構,變速機構設置在后立柱側面,變速機構的輸出軸與動力機構的帶動帶動一對同步帶運動的同步齒相連。
全文摘要
一種雙層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對平行設置的框架、運動平臺、傳動機構,運動平臺包括座、轉動設置在座上的平臺、帶動平臺轉動的動力裝置,框架包括上橫梁、下橫梁、連接在上橫梁、下橫梁兩端的前立柱、后立柱,框架截面呈橫置C型槽,傳動機構包括動力機構、由動力機構帶動的一對同步帶、由一對同步帶分別帶動的一對拉桿、一對連桿機構,在框架的底部下橫梁上設置有數個同步輪,同步帶設置在同步輪上,連桿機構是二連桿或者三連桿或者四連桿或者五連桿,連桿機構一端鉸接在框架底部外側,連桿機構另一端鉸接在座側部,連桿機構的相鄰兩連桿間設置有限制連桿由水平狀態向上擺動小于90度的限位擋塊,在框架的上橫梁或者座下面正對著框架的上橫梁處設置有滑輪。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能滿足各種場地的停車要求、車位利用率達100%的優點。
文檔編號E04H6/06GK102535905SQ20121002241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日
發明者何澤賢, 何甜灶 申請人:何澤賢, 何甜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