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生產,特別涉及配料混合攪拌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配料混合系統一般直接在攪拌機內進行配料,沒有對物料進行過篩選,一些顆粒大小不合格的產品也會進入,導致產品存在瑕疵。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配料混合攪拌系統,可以對產品進行預先篩選,保證產品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配料混合攪拌系統,包括放料桶、攪拌機、用于將放料桶內物料輸送至攪拌機的輸送帶,所述放料桶上方設置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上方設置有環形擋圈,所述環形擋圈內固定一濾網,所述環形擋圈上設置開余料出口,所述環形擋圈上鉸接一封閉余料出口的封閉板且鉸接點位于余料出口下方,所述放料桶上固定一擋板且擋板抵接封閉板的外側,所述放料桶兩側固定有氣缸且氣缸的活塞桿與環形擋圈鉸接。
物料經過濾網后進入放料桶,一些不合格的物料被濾網擋住,環形擋圈是為了防止物料掉落;當要清理濾網上不合格的物料時,氣缸同時驅動帶動環形擋圈上移,此時擋板與環形擋圈分離不再限制封閉板,之后遠離余料出口一側氣缸運動使得濾網傾斜,不合格的物料由于重力作用往余料出口方向運動沖開封閉板從余料出口出料;之后反向操作使得濾網回復原位,封閉板重新被擋板擋住。
進一步的,所述放料桶外壁上設置有螺旋形滑道,所述螺旋形滑道自上而下延伸,所述余料出口與螺旋形滑道的上端對接。
如此,避免不合格的物料垂直下降,通過螺旋形滑道使得不合格物料緩慢下滑。
進一步的,所述螺旋形滑道的下端連接破碎機。
對不合格的物料進行破碎達到合格標準。
進一步的,所述環形擋圈的內壁靠近余料出口處設置有彈性板。
濾網在傾斜的時候,不合格的物料會因重力撞擊環形擋圈,彈性板可有效減少物料的撞擊。
進一步的,于濾網上沿周向設置多個凸塊,所述環形擋圈對應設置多個凹槽且凹槽背向放料桶貫通環形擋圈。
如此濾網可以通過凸塊和凹槽實現周向固定,并且通過濾網本身的重力作用實現濾網的軸向固定,且如此方便濾網取出。
進一步的,所述濾網中心設置一連接臺,所述連接臺上設置一柱體,所述柱體與連接臺旋轉卡接。
如此濾網可以通過柱體方便取出,且濾網和柱體可通過旋轉分離。
進一步的,所述柱體遠離連接臺一端固定一提環。
如此濾網可以通過提環取出,也可以通過吊機勾住提環將濾網取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對物料進行篩選,保證產品質量,且不合格的物料可通過破碎機進行破碎。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第一放料桶及濾網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3是第二放料桶及濾網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4是濾網與環形擋圈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第一放料桶;11、第一出料管道;12、第一從動齒輪;13、第一主動齒輪;14、第一電機;15、第一出料閥;2、第二放料桶;21、第二出料管道;22、第二從動齒輪;23、第二主動齒輪;24、第二電機;25、第二出料閥;3、輸送帶;4、攪拌機;5、混合桶;6、環形擋圈;61、凹槽;62、余料出口;7、濾網;71、凸塊;72、連接臺;73、通孔;74、導向槽;75、環形槽;8、柱體;81、凸起;82、提環;9、封閉板;10、彈性板;101、擋板;102、氣缸;103、螺旋形滑道;104、破碎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如圖1,一種配料混合攪拌系統,包括包括放料桶、攪拌機4、用于將放料桶內物料輸送至攪拌機4的輸送帶3。其中放料桶設置兩個,由第一放料桶1和第二放料桶2二組成,第一放料桶1和第二放料桶2結構相同。
如圖2、4,第一放料桶1的出口轉動連接第一出料管道11,第一出料管道11通過第一驅動機構驅動,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出料管道11外的第一從動齒輪12、與第一從動齒輪12配合的第一主動齒輪13、驅動第一主動齒輪13轉動第一電機14,第一出料管道11內設置有第一出料閥15;第二放料桶2的出口轉動連接第二出料管道21,第二出料管道21通過第二驅動機構驅動,第二驅動機構包括第二出料管道21外的第二從動齒輪22、與第二從動齒輪22配合的第二主動齒輪23、驅動第二主動齒輪23轉動第二電機24,第二出料管道21內設置有第二出料閥25。
第一放料桶1和第二放料桶2下方設置有混合桶5,混合桶5的出口處設置有閥門,第一出料管道11轉動時且第一出料管道11的出料口位于混合桶5上方時第一出料閥15打開,第二出料管道21轉動時且第二出料管道21的出料口位于混合桶5上方時第二出料閥25打開,第一出料管道11和第二出料管道21轉動時,第一出料管道11的出料口和第二管道的出料口僅會有一個位于混合桶5上方。
第一放料桶1上方為進料口,進料口上方設置有環形擋圈6,沿環形擋圈6周向在其內壁上設置四個凹槽61,凹槽61背向放料桶貫通環形擋圈6,濾網7上對應設置四個凸塊71,將凸塊71卡入凹槽61內完成濾網7的裝配。濾網7的中心固定一連接臺72,連接臺72中心開設一通孔73,通孔73的側壁開設有導向槽74,導向槽74背向濾網7貫通連接臺72,通孔73側壁還開設有與導向槽74連通的環形槽75,柱體8一端設置有凸起81,凸起81沿導向槽74進入之后轉動使得凸起81卡入環形槽75內,如此柱體8與連接臺72連接,柱體8遠離凸起81一端固定有提環82。
環形擋圈6的側邊設置開余料出口62,環形擋圈6上鉸接一封閉余料出口62的封閉板9且鉸接點位于余料出口62下方,環形擋圈6的內壁靠近余料出口62處設置有彈性板10。第一放料桶1上固定一擋板101且擋板101抵接封閉板9的外側,第一放料桶1兩側固定有氣缸102且氣缸102的活塞桿與環形擋圈6鉸接。
第一放料桶1外壁上設置有螺旋形滑道103,所述螺旋形滑道103自上而下延伸,余料出口62與螺旋形滑道103的上端對接,螺旋形滑道103的下端連接破碎機104。
如圖3、4,第二放料桶2上方為進料口,進料口上方設置有環形擋圈6,沿環形擋圈6周向在其內壁上設置四個凹槽61,凹槽61背向放料桶貫通環形擋圈6,濾網7上對應設置四個凸塊71,將凸塊71卡入凹槽61內完成濾網7的裝配。濾網7的中心固定一連接臺72,連接臺72中心開設一通孔73,通孔73的側壁開設有導向槽74,導向槽74背向濾網7貫通連接臺72,通孔73側壁還開設有與導向槽74連通的環形槽75,柱體8一端設置有凸起81,凸起81沿導向槽74進入之后轉動使得凸起81卡入環形槽75內,如此柱體8與連接臺72連接,柱體8遠離凸起81一端固定有提環82。
環形擋圈6的側邊設置開余料出口62,環形擋圈6上鉸接一封閉余料出口62的封閉板9且鉸接點位于余料出口62下方,環形擋圈6的內壁靠近余料出口62處設置有彈性板10。第二放料桶2上固定一擋板101且擋板101抵接封閉板9的外側,第二放料桶2兩側固定有氣缸102且氣缸102的活塞桿與環形擋圈6鉸接。
第二放料桶2外壁上設置有螺旋形滑道103,所述螺旋形滑道103自上而下延伸,余料出口62與螺旋形滑道103的上端對接,螺旋形滑道103的下端連接破碎機104。
物料分別從第一放料桶1和第二放料桶2上的濾網7進入第一放料桶1和第二放料桶2,由于第一電機14和第二電機24分別帶動第一出料管道11和第二出料管道21轉動,第一放料桶1和第二放料桶2內的物料間隔鋪在混合桶5內,之后物料從混合桶5下落至輸送帶3,經過輸送帶3被運送至攪拌機4進行攪拌。
物料經過濾網7后進入放料桶,一些不合格的物料被濾網7擋住,環形擋圈6是為了防止物料掉落;當要清理濾網7上不合格的物料時,氣缸102同時驅動帶動環形擋圈6上移,此時擋板101與環形擋圈6分離不再限制封閉板9,之后遠離余料出口62一側氣缸102運動使得濾網7傾斜,不合格的物料由于重力作用往余料出口62方向運動沖開封閉板9從余料出口62出料;之后反向操作使得濾網7回復原位,封閉板9重新被擋板101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