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工程減振隔震領域,尤其是一種高靈敏高耐久性的減振隔震支座及應用。
背景技術:
1、隔震(振)技術已經在建筑、電力、精密儀器和交通等工程領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上述領域逐漸向規模化、密集化和復雜化發展,而這樣就會面臨更多新的問題。目前的隔震(振)技術主要是針對地震、風振和沖擊振動等響應較大、可能造成工程損壞或破壞的震(振)動,然而隨著城市化的進一步發展,工程上面對的更多是微震(振)所帶來的問題,微震(振)主要包括微地震、交通振動和機械振動等微型震(振)動,其特點是響應小和發生頻率高,雖然微震(振)不會對工程上造成明顯的破壞或損壞,但是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和精密儀器的正常使用等。而目前的震(振)動控制技術,如橡膠隔震(振)支座、鋼彈簧隔振支座、粘滯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和慣容器等,均需要輸入的震(振)動響應較大時才能產生形變,進而發揮震(振)動控制效果,但是面對微震(振)時并不會產生明顯形變,因此震(振)動控制效果并不明顯,同時由于微震(振)經常會發生,震(振)動控制裝置的耐久性要求也較高。
2、綜上所述,現有的震(振)動控制技術,無法在面對微震(振)時發揮較明顯的隔震(振)效果或耗能效果,因此,迫切需要研發在小響應下也能發揮震(振)動控制作用的新型隔震(振)支座,且具有較高的耐久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靈敏高耐久性的減振隔震支座及應用,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2、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高靈敏高耐久性的減振隔震支座,包括:
3、基座,固定安裝于地面上;
4、活動座,所述活動座的下端活動安裝在所述基座內,且活動座相對于基座上下移動;
5、豎向剪切耗能構件,一端與基座抵接、另一端與活動座抵接,包括多個豎向堆疊排列的耗能環;所述耗能環包括至少一個的側滑環,側滑環具有上下對稱的兩個斜面,且兩個斜面在相接處形成拱起;兩個斜面上各自抵接有一滑動環,滑動環上具有與側滑環斜面斜度相配合的斜面,滑動環與側滑環通過斜面貼合,且滑動環斜面與側滑環斜面之間固定有橡膠層;兩個滑動環互不接觸,兩個滑動環均凸出于側滑環的上下表面;相鄰的兩個耗能環之間,滑動環相互抵接。
6、進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底板和套筒,套筒內設有活動腔,套筒的頂部設有與活動腔連通的插口,套筒的底部設有容納槽,插口及容納槽的直徑均小于活動腔的內徑;
7、所述活動座包括固定在一起的頂板和豎向固定桿,豎向固定桿呈t形,且豎向固定桿的豎桿上下兩端固定有直徑增大的上擋塊以及下擋塊,豎向固定桿的豎桿從插口插入所述活動腔中,并使上擋塊位于所述插口中,下擋塊位于所述容納槽中;上擋塊的下方以及下擋塊的上方各設置有一承壓墊塊,上下兩個承壓墊塊之間的豎向固定桿上安裝有所述豎向剪切耗能構件,并使所述豎向剪切耗能構件抵接在兩個承壓墊塊上。
8、進一步地,所述容納槽具有深度,深度滿足下擋塊在容納槽中上下移動的距離。
9、進一步地,所述套筒包括上套筒和下套筒,上套筒與下套筒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插口位于上套筒的軸部,所述容納腔位于下套筒的軸部;所述下套筒通過螺栓與底板固定連接;所述上套筒的底部與活動腔的底部具有間隔;兩個所述承壓墊塊的內徑相同,上方承壓墊塊的外徑與上套筒的內徑配合,下方承壓墊塊的外徑與下套筒的內徑配合,下方承壓墊塊的厚度小于上套筒底部與活動腔底部的間隔。
10、進一步地,所述豎向固定桿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所述頂板上。
11、進一步地,所述側滑環為兩個,分為外側滑環和內側滑環,外側滑環與內側滑環相對側面上設置有斜面,所述滑動環抵接在外側滑環與內側滑環之間,所述滑動環的兩側對應外側滑環與內側滑環均設置有斜面,使滑動環的截面呈等腰梯形。
12、進一步地,所述側滑環為一個,所述滑動環位于側滑環的內側,所述滑動環的外側面為斜面,使滑動環的截面呈直角梯形。
13、進一步地,橡膠層包裹在側滑環上或橡膠層包裹在滑動環上。
14、一種減振隔震支座的應用,當所述耗能環的數量為1-5個時,減振隔震支座用于隔震工程中;當所述耗能環的數量為6個以上時,減振隔震支座用作耗能阻尼器用于消能減振工程中。
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發明提供的減振隔震支座,在承受豎向靜載時,減振隔震支座中的豎向剪切耗能構件可以提供較大的豎向承載能力;在受到微震(振)時,豎向剪切耗能構件中的側滑環和滑動環之間可以產生較大的相互作用力,而其中的橡膠層在該作用力下會產生較明顯的擠壓剪切變形,因此整個減振隔震支座會發生較明顯的豎向形變,從而產生可觀的豎向隔震(振)作用,而橡膠層在擠壓剪切變形過程中也會產生可觀的耗能效果。
17、2.本發明提供的減振隔震支座,側滑環、滑動環和橡膠層都具有很強的荷載耐久性,因此整個隔震(振)支座也具有較高的耐久性能。
18、3.本發明提供的減振隔震支座,不僅可以用于隔離微震(振)的工程中,當豎向剪切耗能構件疊合數量較多使其高度較高時,隔震(振)支座可以充當耗能阻尼器應用于消能減震(振)工程中,而該減振隔震支座可以和水平隔震(振)支座串聯使用,成為三維隔震(振)支座。
1.一種高靈敏高耐久性的減振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靈敏高耐久性的減振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底板和套筒,套筒內設有活動腔,套筒的頂部設有與活動腔連通的插口,套筒的底部設有容納槽,插口及容納槽的直徑均小于活動腔的內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靈敏高耐久性的減振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槽具有深度,深度滿足下擋塊在容納槽中上下移動的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靈敏高耐久性的減振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上套筒和下套筒,上套筒與下套筒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插口位于上套筒的軸部,所述容納腔位于下套筒的軸部;所述下套筒通過螺栓與底板固定連接;所述上套筒的底部與活動腔的底部具有間隔;兩個所述承壓墊塊的內徑相同,上方承壓墊塊的外徑與上套筒的內徑配合,下方承壓墊塊的外徑與下套筒的內徑配合,下方承壓墊塊的厚度小于上套筒底部與活動腔底部的間隔。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靈敏高耐久性的減振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固定桿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所述頂板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靈敏高耐久性的減振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滑環為兩個,分為外側滑環和內側滑環,外側滑環與內側滑環相對側面上設置有斜面,所述滑動環抵接在外側滑環與內側滑環之間,所述滑動環的兩側對應外側滑環與內側滑環均設置有斜面,使滑動環的截面呈等腰梯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靈敏高耐久性的減振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滑環為一個,所述滑動環位于側滑環的內側,所述滑動環的外側面為斜面,使滑動環的截面呈直角梯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靈敏高耐久性的減振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層包裹在側滑環上或橡膠層包裹在滑動環上。
9.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隔震支座的應用,其特征在于,當所述耗能環的數量為1-5個時,減振隔震支座用于隔震工程中;當所述耗能環的數量為6個以上時,減振隔震支座用作耗能阻尼器用于消能減振工程中。